2024年《新课标 新教材 新课堂》培训研学感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培训研学感悟在秋风送爽的八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培训,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的教育教学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培训中,孙海燕老师分析了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整体编排及变化,对每个单元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让老师们更好的走进教材、走近儿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01关注儿童成长
————————————
注重幼小衔接
《课标2022》关注了幼小衔接问题,明确提出“一年级第一学期为入学适应期,一年级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

”新教材增设了“数学游戏”单元,安排学生在校园里找一找、操场上玩一玩、教室里认一认、教室里玩一玩五个主题活动,即跳房子、排队比高矮、桃花朵朵开、网鱼……,帮助一年级新生从心理、生理方面顺利过渡到小学。

通过活动,孩子们认识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生活,以融合数学内容的游戏唤醒儿童学习经验。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感新教材提出的新要求:要关爱儿童、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用爱与智慧点燃儿童成长的内驱力。

02关注学科本质
————————————
促进素养提升
《课标2022》在课程、教学建议等内容中指出:“重点是将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

如果一个一个知识点去教,学习就是碎片化的,不能保留最本质的东西。

应该将内容结构化,将零散的内容组织起来,和学生长远发展的观念、意识、能力建立联系。

一年级的新材中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三个板块的内容。

其中数与代数包含了四个单元,分别是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从主题我们首先发现认数与数的运算有机融合,数的最基本特征是可以运算,通过各种运算可以由已知数得到其他数,可以建立不同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数的规律,可以解决问题。

因此,通过学习运算,学生才可以不断地拓展数的意义,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主题编排体现知识进阶,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启蒙内容,初步感知数是数量的抽象表达,感知数的大小与基数、序数含义,并能初步建立加法与减法的模型。

由于数量较少,便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特别符合刚入学儿童的生活经验、认知发展规律。

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顺序的能力,感悟数位与数值的关系;运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凑十计算的方法。

能够通过
运算解决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质相通、内容密切关联的结构化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理解力、迁移运用能力的发展。

03关注儿童学习表现
————————————
精心设计活动
新教材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

在图形与几何板块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搭一搭,想一想,说一说等探究式活动,直观感知立体图形特征。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低门槛、大空间、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新教材犹如一座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时,联系真生活、创设真情境、解决真问题,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的意识。

新教材通过连贯系统的例题、内容精简的练习,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解决问题统一步骤,更加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分析,突出思维过程外显化,同时加强方法策略的反思。

新教材还注重跨学科融合,学习资源尽可能选取融合式的主
题。

如计数运算与自然学科融合,几何图形与建筑艺术的融合等。

我们要深入钻研新教材,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