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循环的纬纱根数,用Rw表示。
7
织物组织的概念
经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纬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纬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同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相等 的组织。
8
织物组织的概念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 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两个
毛织物:华达呢等。
丝织物:美丽绸等。
三、缎纹组织
每根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连 续的经或纬组织点,这些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 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覆盖,在织物表面呈现经或纬
的浮长线。
38
缎纹组织参数
R≥5(6除外),1<S<R-1且R与S互为质数。 为什么6除外? (1)R=6,S=1或5,不满足1<S<R-1,
② 同时,R与S互为质数:只有3,5
42
八枚缎纹组织图
8枚5飞纬面缎纹
8枚5飞经面缎纹
8枚3飞纬面缎纹 8枚3飞经面缎纹
43
缎纹组织图
(2)圈定一个组织循环R; (3)以左下角为起点,如果是经面缎纹组织,就以 第一根经纱的纬组织点沿经纱方向向上飞数;如果是纬
面缎纹组织,就以第一根纬纱的经组织点沿纬纱方向向
28
平纹组织的应用
(5)利用各种花式纱线做纬(经),形成各种花式织 物。
平纹组织的应用
(6)采用双经轴,利用不同的送经量,形成绉效果或
泡状效果。
平纹组织的应用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帆布等。
毛织物:凡立丁、派力司、法兰绒、花呢等。
丝织物:乔其纱、双绉、电力纺等。 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化纤织物:粘纤平布、涤棉细纺等。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01100420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5、总学时:52学时6、理论学时:44学时7、实验学时:8学时8、学分:3学分9、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及相关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同时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织物小样的能力。
10、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织物上机图、各类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特征及其在常见织物中的应用,同时对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11、教学大纲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及上机图本章有两个要点,即织物的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节织物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织物及织物结构的概念、织物的分类、织物的量度及织物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上机图本节内容主要有上机图及其相关概念。
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等。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
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
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
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第四节平均浮长第五节织物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
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芦席斜纹。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缎纹斜纹、变则缎纹和重缎纹。
3.2斜纹组织与织物
三原组织
(2)斜纹组织纱线捻向对织物外观的影响
反光带:浮在织物表面的纱段,在光 线照射下,各根纤维的反光部分排成 带状区域,该反光区称作反光带。
7
三原组织
反光带方向与纤维斜向相反:Z捻纱,反光带 S捻纱,反光带 反光带对斜纹外观的影响: 当反光带的方向与织物的斜纹线方向一致时,斜纹线就清晰 突出。
三原组织
第二节
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表示方法
一、组织参数及表示方法 (1)分式+箭头(表示斜
同组织点连续构成斜向纹路。 向)。分子分母必有一个为1 (2)均为单面斜纹:经面斜 Rj=Rw≥3 纹或纬面斜纹。 Sj=Sw=±1: S j=1,右斜纹;
S j=1,左斜纹。(Sw=1)
1
三原组织
经面斜纹模拟图
为得到清晰的斜纹线,应使支持面纱线的捻向与斜纹方向相 反。
如:经面斜纹,右斜纹经纱采用S捻,左斜纹经纱采用Z捻。
纬面斜纹,右斜纹纬纱采用Z捻,左斜纹经纱采用S捻。
8
三原组织
四、斜纹组织织物的特点
(1)R较大,表面有浮长线,相同条件下时,手感比平纹 软,坚牢度比平纹差;
(2)可密性较好,常采用较高的密度;
等价组织关系
4
三原组织
三、设计斜纹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1)上机时的正织与反织(针对常用的经面斜纹) 正织:易发现布面疵点,有利于保证布面质量,但每次开口 提综多,动力消耗大,不易发现断经,拆坏布易损坏 经纱。
反织:情况相反。如: 3/1 右斜,应按1/3左斜上机反织。
5
三原组织
斜纹三原组织
二、绘图方法及上机
绘图(1)Rj=Rw=分子+分母 (2)按分式填绘第一根经 纱上的组织点 (3)其余经纱组织点: 右斜纹,依次向上移一格; 左斜纹,依次向下移一格; 上机:顺穿或飞穿, 穿筘:3入、4入
织物结构—第二章机织物三原组织
缎纹 单面组织,有显著差异
光泽
无浮长线,关泽暗 有浮长线,有一定光泽, 单个组织点被浮长线覆盖,
淡
且组织循环越大,光 光泽最好,且组织循
泽越好
环越大,光泽越好
柔软度 交织频繁,较硬
坚牢度
同面组织,受力由 经纬纱共同承 受,强度和耐 磨性最好
织造特点 不分正反织
较柔软,组织循环越大 最柔软,组织循环越大越
2
9 纬面缎纹 5
二、缎纹组织的绘作
经面缎纹绘作方法: 1、确定R并在方格纸上圈出范围。 2、以左下角为起点,在第一根经纱上连续画经组织点,直至剩下
一个纬组织点。 3、从第二根开始,按Sj作图,即前一个起点向上移Sj个格,得到
后一根经纱的起点,再画组织点。依此类推,直至完成一个组织 循环。
与平纹相比,斜纹织物在组织循环里有浮长线, 故织物柔软,光泽较好,但坚牢度不如平纹。
第三节 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特点
:在一个完全组织中的每根经(纬)纱上都 只有一个单个组织点。相邻两根经(纬)纱 上的单个组织点相距较远,并且单个组织点 的分布有规律且不连续。
组织循环以“枚”作单位。 经面缎纹、纬面缎纹
五枚二飞经(纬)面缎纹 八枚三飞经(纬)面缎纹
缎纹织物
图
四、缎纹织物的表面特征P19
织物正反面有非常显著差异。经来自缎纹正面 呈现经浮长线,纬面缎纹正面呈现纬浮长线。
单个组织点被两旁的浮长线遮盖,织物表面 呈现经浮长线(或纬浮长线),因此织物表 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质地柔软。
织物组织正反面的关系
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其余的都是纬组织点 (或经组织点)。 • ③组织循环经纱数等于组织循环纬纱数,Rj = Rw = R。
织物组织与结构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
均为纬(经)组织点。 这就决定了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必然等于组织循环 纬纱数。亦即Rj=R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因而称这三种
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在三原组织的织物中,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 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 一系统纱线纱线交织一次,因而组织循环纱线数(R)愈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
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
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 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 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
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单起平纹、双起平纹。习惯上均
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来平纹组织图。
在织造经密较小的平纹织物里,可采用两页综的顺穿法; 一般织造中等密度的平纹织物,如市布,采用两页复列式 综页飞穿法;在织经密很大的平纹织物,如细布和府绸, 可采用两页四列式综页,或四页复列式综页用双踏盘织造。
二、平纹组织的应用 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因此 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 坚牢,因此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细布、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在钉植纹钉时,考虑减少经纱开口张力及操作方便,应使
用机前部分的纹钉。 由于多臂龙头挂置纹板时花筒只有八个槽,所以花筒所挂 纹板数至少应为八块,不够时应使nRw是大于16的偶数。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 数,用R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 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w表示。 6.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其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 称为同面组织,当其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 面组织,当其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里称为纬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第八章 织物分析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 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 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第二节 织物的上机图
1.上机图是表示织上机织造工艺条件是图解。生产,仿造 或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2.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上机图中各组成部分排列的位 置,随各个工厂的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
由上述所举各例知道穿综方法是多样的,要确定穿综方法 可从织物组织、经纱密度、经纱性质和操作几个方面综合 考虑。操作便利的穿综方法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穿错 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工厂往往不用上述的方格法来描绘穿 综图,而是用文字加数字来表示。穿综方法可写成小花纹 织物,用4页综,穿法:1、2、3、4、3、2。又可写成用 8页综,穿法:1、2、3、4、5、6、7、8。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四、纹板图
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它是多臂开口机构植纹钉的 依据。此种方法绘图方便、校对简捷,所以工厂(尤其是 色织厂)一般采用此法。
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列)综片,其顺序是 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列)数。每一横行表示一 块纹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排纹钉孔(复列式多臂织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少。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 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一般用组织图来表示。对于简 单的织物组织大多采用方格表示法。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 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其纵行格子表示经纱,横行格 子表示纬纱。在简单组织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 (浮点)。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应在格子内填满颜色 或标以其他符号。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即为空白格子。
织物组织知识培训
1/2右斜
3/1左斜
2/1
3/1
第三节 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一:定义 1)在一个完全组织的每根经纱或纬纱上都有一单个组织点,而且这些单个组
纹组织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每一个飞数值应满足1<S<R-1(四枚变则缎纹除外);(2)各飞数之和 应等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
❖
Sw=4,3,2,2,3,4的缎纹
3、重缎纹 (扩充缎纹)
5/2经面重纬缎纹
❖
延长缎纹组织的纬(经)向组织循环根数,也就是延长组织点的经
向(纬向)浮长所得的组织称为重缎纹。
的经浮长线围绕,形成四周松弛浮线隆起而中心凹下的几何块;而某些
平纹块其周围的浮线在织物反面,这些平纹块在织物正面微微凸起;凹
凸几何块面有规律地相间排列,便形成了蜂巢状外观。Rj=2Kj-2,
Rw=2Kw-2。
第一节 条格组织 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使织物表面呈现条纹或格子图 案的一类组织.由于各种不同的组织,其织物外观不同,因此在织物表面 呈现了清晰的条或格的外观。 1)、纵条纹组织 ❖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左右并列时,各个不同的组织各自形成纵 条纹,称为纵条纹组织。 ❖ Rj=各纵条纹中经纱数之和 ❖ Rw=各纵条纹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 穿筘图中,为使条纹界限清晰,每一纵条纹的经纱数应为筘齿穿入数的 倍数,使各条纹相邻的两根经纱分别穿入不同的筘齿内。穿综图中,一 般采用分区间断穿法。
开,而夹在平纹中的重平组织长浮线收缩并被两边的平纹纱线挤起,使
织物组织与结构
(纬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如凡立丁、薄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
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
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 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 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
疵而影响生产质量。为了使织造顺利地进行,工厂常使用
复列式综框(一页综框上有2~4列综丝)或成倍增加单列 式综框的页数,这样,就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 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能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 Rj<Z=r。
3、照图穿法 在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 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页中, 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综页的数目。因此这种穿综方法又可称为省综穿法, 这时r =Rj>Z。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用。 组织图中在对称处,穿综图也相应对称,因而把这种穿综方法称为山 形穿法或对称穿法。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综片页数,但也有 不足之处: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 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 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
第五章 重组织 第一节 重经组织 第二节 重纬组织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第三 章三原组织及其织物-2
S=3
5
3 纬面缎
六、 缎纹组织的应用 缎纹组织在棉、毛、丝各类织物中均有应用。棉织物中有 直贡缎( 5 3 经面缎)与横贡缎(
5 3
纬面缎);毛织物中
有直贡呢和横贡呢,在起毛大衣呢、粗花呢等毛织物中也 有应用。缎纹组织在丝织物中应用更加广泛,如五枚缎纹 织物有人造丝光缎羽纱、醋酯丝新软缎等。八枚缎纹织物 有素软缎、织锦缎等。
1
2 ↗斜纹
3
1 ↗斜纹
二、斜纹组织的绘图方法
• • • • 按照斜纹组织的表达分式,求出组织循纱经、纬纱数。 按照组织循环经、纬纱数 圈定组织图的范围。 确定组织点飞数,右斜纹飞数取+1,左斜纹飞数取-1。 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相交处的组织点为起始点(即 左下角第一个小方格),按分式所表示的经、纬纱交织规 律画出第一根经纱上的各经、纬组织点;再以Sj=+1(右 斜纹), Sj=-1(左斜纹)填绘第二根经纱上的各组织点 ;填绘第三根经纱时,则以第二根经纱为基础重复填绘第 二根的各步骤。直至绘完一个组织循环为止。
第三章
三原组织及其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平纹组织及其应用 • 第二节 斜纹组织及其应用 • 第三节 缎纹组织及其应用
本章知识要点
• 1.三原组织的基本特征 • 2.三原组织的绘图方法 • 3.三原组织的应用
• 在织物组织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组织就是原组 织。 • 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类 ,所以,常称为三原组织,三原组织是所有组织的 基础。
练习题:
1.现有采用单纱生产的棉劳动布,试画出其组织图。
2. 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 3. 根据三原组织的特点,请分别判断下图中的组织是否属于 三原组织,如果是请写出其组织名称。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01100420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5、总学时:52学时6、理论学时:44学时7、实验学时:8学时8、学分:3学分9、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及相关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同时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织物小样的能力。
10、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织物上机图、各类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特征及其在常见织物中的应用,同时对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11、教学大纲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及上机图本章有两个要点,即织物的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节织物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织物及织物结构的概念、织物的分类、织物的量度及织物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上机图本节内容主要有上机图及其相关概念。
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等。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
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
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
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第四节平均浮长第五节织物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
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芦席斜纹。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缎纹斜纹、变则缎纹和重缎纹。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本节主要介绍几类具有一定外观特征的联合组织的特征、作图方法、上机要点及其应用。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简介服装纺织术语英文名:plainweave;tabby专业解释:经纬组织点以1:1比例交替出现的一种基本组织由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的组织称为平纹组织。
经线和纬线一隔一地相互沉浮所形成的织物结构形式。
编辑本段组成部分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平纹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由经线和纬线一隔一地浮沉交织而成,它的经纬循环均为二。
在织造过程中,将排列好的经线按照奇、偶数分成两部分,当经线以一定规律作上下运动时,奇数部分的经线形成梭口上层,而偶数部分的经线则形成梭口下层,第一个梭口形成,投入第一根纬,打纬;然后,奇数部分的经线下沉变成梭口下层,而偶数部分的经线上浮变成梭口上层,第二个梭口形成,再投入第二根纬,打纬。
如此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平纹织物。
编辑本段应用由于平纹组织的交织点很多,经纬线的抱和最为紧密,因此,平纹织物的质地最为坚牢、外观最为平挺。
这种组织应用极为广泛,最普及常见的有电力纺、双绉、乔其纱等。
该类组织在花织物(织带,布匹)中用作地组织的也很多。
pingwenzuzhi平纹组织plainweave经纱和纬纱以一上一下的规律交织的织物组织,是三原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
平纹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用分式来表示。
平纹组织的织物正反面外观相同,经、纬纱之间交织点最多。
应用极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平布和府绸;毛织物中的凡立丁,丝织物中的塔夫绸,麻织物中的夏布,以及工业和国防用的织物等。
平纹组织织物中的经、纬纱采用不同原料、纱号(支)、拈度、拈向、色泽、经纬纱密度和改变每筘穿入经纱根数等,能使织物获得各种不同的外观效应,再经过不同的后整理工艺便形成各种花色品种,如细经粗纬的绨,强拈丝制成的乔其纱,不同拈向纱制成的隐条隐格织物以及采用不同经纱张力织成的条状泡泡纱等。
以平纹组织为基础,沿经或纬向或同时沿经、纬两个方向延长组织点,使组织循环扩大,能演化出许多平纹变化组织,如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
组织纹织学第2章 三原组织
2.2.2 分类、分式表示法及其作图 经面斜纹
纬面斜纹
任意一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点数 任意一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点数
左斜纹↖
右斜纹 ↗
斜向 符号
2 1
↗
1 2
↗
3 1
↗
3 1
↖
第2章 三原组织
作
Three-elementary weaves
第2章 三原组织
8 3
Three-elementary weaves
作 2.3.3 根据分式作组织图 纬面、经面缎纹组织图
课堂实训题:试作十二枚缎纹组组图
第2章 三原组织
印花素软缎 印花涤丝缎 横贡缎
第2章 三原组织
2.4 三原组织的异同
Three-elementary weaves
2.4.1 原组织的共同特征 (1) Rj=Rw;(2)S为常数; (3)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纬纱只交织一次。 (4)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 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即一个组织循环内都有且仅 有一个经或纬单独组织点) 2.4.2 原组织的不同特征 (1)同异面的差异 (2)外观差异(相同条件下的光泽、手感对比) (3)性能差异(相同条件下强度、耐磨) (4)致密性(相同经纬纱线条件下的最大可织密度)LOGO Nhomakorabea
第2章 三原组织
2.2.5 斜纹组织的应用 1、棉织物:
Three-elementary weaves
斜纹布
2 1
,单面纱卡
3 1
3 1
↖,单面线卡
↗
3 1
↗
2、精纺毛织物: 单面华达呢 3、丝织物: 美丽绸
第三章 第二节 织物组织
经组织 点常用 符号
组织循环的起始点
⑤绘制组织图时,只需绘出一个组织循 环图即可。 ⑥一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 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起始点。
经
(甲)
(乙)
图(甲)是平纹织物的意匠图,图(乙)斜纹织物 的意匠图,图中用箭头A和B标出织物组织的一个组织 循环。箭头B左侧的经纱根数为Rj ,称为完全经纱数; 箭头A下面的纬纱根数为Rw ,称为完全纬纱数。
④纬浮长:连续浮在经纱上的纬纱长度。
6.组织循环(完全组织) 组织循环: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沉浮规 律重复出现为一个组成单元时,该组成单元称为 一个组织循环或称为一个完全组织。 或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达到 循环重复时的最小单元。
思考:图中最小单元需几根 经纱和几根纬纱?
答:最小单元需2根经纱和2根纬纱。
2∕1 斜纹
3∕1 ↗斜纹
3∕1 ↖斜纹
1∕3↗斜纹
(5)斜纹织物外观
织物表面呈较清晰的左斜或右斜斜向纹 路。通常正面呈右斜纹,而反面呈左斜纹。
牛仔布正面
牛仔布反面
①正反面外观不同,如正面↗,反面↖ ②交织次数比平纹少,织物手感较软。 ③织物比平纹厚而密。光泽、弹性、抗 皱性比平纹好。 ④耐磨性、坚牢度不及平纹织物
(3)平纹组织织物特点
②正反面的外观效应相同,表面平坦,花纹单 调。 ③在相同规格下,与其他组织织物相比最轻 薄。 ④织物不易磨毛、抗勾丝性能好。 ⑤可织密度最小(可密性差)、易拆散。 由于经纬纱交织次数多,纱线不易靠得太 紧密,因而织物的密度一般不会过大。
表面光泽:
平纹<斜纹<缎纹
应用举例
平纹组织
三原组织
斜纹组织
变化、联合组织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课件
2/2加强斜纹外观模拟图
(二)复合斜纹(combination twills) 1、组织构成 2、组织参数:Rj=Rw≥5;S=±1 3、表示方法及作图方法 4、上机:因为R≥5,组织循环较大,
一般用顺穿法,穿筘2~4入/齿。 5、应用
例作 2 2 ↗
13
复合组织织物外观模拟图
(二)阴影斜纹(shaded twills)
由纬面斜纹逐渐过渡到经面斜纹;或由经面斜纹逐渐过渡到 纬面斜纹;或由纬面斜纹逐渐过渡到经面斜纹再过渡到纬面 斜纹,得到的斜纹变化组织称为阴影斜纹。 Rj=R基×(R基-1);Rw=R基(纬阴影斜纹与其相反)。
阴影斜纹外观模拟图
(三)夹花斜纹 (figured twills)
例2:以 3 1 为基础组织,Sj=1 1 0 1,0 1 0 0,
22
0-1 0 -1,0 –1 –1 (∑Sj=0)
Rj=15;Rw=8
4、上机:采用照图穿法 5、应用:装饰织物,服用织物的女士呢、粗花呢等。
曲线斜纹外观模拟图
三、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方向
(一)山形斜纹 (waved or pointed twills)
4、 按照画山形斜纹的方法填绘组织点。
例2:2 1 复合斜纹为基础;Kj=8, Sj’=4
12
Rj’=(2Kj-2)-Sj’=2×8-2-4=10 n=6/2=3 所以Rj=10×3=30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6
4、上机:照图穿法
(五)芦席斜纹(entwining twills) 1、构成:利用改变斜纹线方向—— 一部分斜纹线 向右,另一部分斜纹线向左,外观呈芦席状。
1、经山形斜纹 构成:以斜纹线方向改变前的第一及第Kj根经纱作 为对称轴,组织点左右对称。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一、平纹变化组织
(二)方平组织
3.花式变化方平组织:没有规律性,不能按照变化方平组织的画 法来绘制。具体要根据织物的要求和上机条件来设计。
仿麻效应
一、平纹变化组织
(三)平纹变化组织的上机
经重平及变化经重平:顺穿、飞穿; 纬重平及变化纬重平:顺穿、照图穿; 方平及变化方平:照图穿、飞穿或顺穿。
一、平纹变化组织
第二节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主要内容
变化组织是在原组织的基础上,改变组织点的浮长、飞 数、斜纹线方向等而获得的各种不同的组织。包括: 一、平纹变化组织
如:重平组织、方平组织
二、斜纹变化组织
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 菱形斜纹、锯齿斜纹、芦席斜纹、螺旋斜纹、阴影斜纹、夹花斜 纹、飞断斜纹。
从纬面缎纹过渡到经面缎纹之后再过渡到纬面缎纹
谢谢各位!
第二章第二节完,
1. 改变Pj、Pw可以改变斜纹线的角度: Pj>Pw,斜纹线倾斜角>45°;(乙) Pj<Pw,斜纹线倾斜角<45°。(丙)
二、斜纹变化组织
(三)角度斜纹
2. 改变Sj、Sw可以改变斜纹线的 角度: 增大Sj,斜纹线的倾斜角度
>45°,称为急斜纹组织; 增大Sw,斜纹线的倾斜角度
三、缎纹变化组织
加强缎纹、变则缎纹
一、平纹变化组织
一、平纹变化组织
(一)重平组织
1. 经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着经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2经重平组织模拟图
一、平纹变化组织
2. 变化经重平组织:经重平组织中的浮长长短不同。
3. 纬重平及变化纬重平组织
一、平纹变化组织
2/2纬重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2-2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 斜纹组织及其织物斜纹组织的起名源于用该种组织织成的织物表面有一定角度的斜向纹路。
该斜向纹路可以是经组织点连续而构成的浮长线,称为经面斜纹;也可以是纬组织点连续而成的纬浮长线,称为纬面斜纹。
如图2-4为三枚斜纹,图(a )为组织图,(b )为纬向剖面图,(c )为结构图。
一、斜纹的组织结构斜纹组织的完全经纬纱数R j =R w ≥3,其飞数S j =S w =±1。
而构成斜纹的一个组织循环至少要有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其组织点飞数可以有四种配置方式,即S j =S w = +1;S j = +1,S w = -1;S j =S w = -1;S j = -1,S w = +1。
配置不同,得到的斜纹线倾斜方向不同。
斜纹组织通常用分式表示。
其分子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其分母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数,分子和分母之和等于组织循环纱线数R 。
在原组织的斜纹分式中,分子或分母必有一个等于1。
当分子大于分母时,在组织图中经组织点占多数,称为经面斜纹;当分子小于分母时,组织图中纬组织点占多数,称之为纬面斜纹。
在图2-4中的三枚斜纹用分式表示为21,读作一上二下,分子与分母相加就得出它的一个组织循环的完全纱线数,即1+2=3。
通常在表示斜纹的分式旁边加上一个箭头,用以表示斜纹的方向。
如图2-5(a ),其组织写作21↗,读作一上二下右斜纹(纬面斜纹);图2-5(b ),其组织写作21↖,读作一上二下左斜纹(纬面斜纹);图2-5(c ),其组织写作13↗,读作三上一下右斜纹(经面斜纹)。
斜纹组织的斜向由飞数的正负值来决定。
若组织点经向飞数S j =+1,纬向飞数S w =+1,那么该组织斜纹线呈右斜,即右斜纹,如图2-6(a );若经向飞数S j =+1,纬向飞数S w =-1,则该组织斜纹线呈左斜,即左斜纹,如图2-6(b );若组织点经向S j =-1,纬向飞数S w =+1,则该组织斜纹线呈左斜,即该组织为左斜纹,如图2-6(c );若组织点经向飞数S j =-1,纬向飞数S w =-1,则该组织斜纹线呈右斜,该组织为右斜纹,如图2-6(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价组织关系
4
三原组织
三、设计斜纹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1)上机时的正织与反织(针对常用的经面斜纹) 正织:易发现布面疵点,有利于保证布面质量,但每次开口 提综多,动力消耗大,不易发现断经,拆坏布易损坏 经纱。
反织:情况相反。如: 3/1 右斜,应按1/3左斜上机反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三原组织
斜纹组织反织法上机图
三原组织
第二节
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表示方法 一、组织参数及表示方法 (1)分式+箭头(表示斜
同组织点连续构成斜向纹路。 向)。分子分母必有一个为1 (2)均为单面斜纹:经面斜 Rj=Rw≥3 纹或纬面斜纹。 Sj=Sw=±1: S j=1,右斜纹;
S j=1,左斜纹。(Sw=1)
1
三原组织
经面斜纹模拟图
6
三原组织
(2)斜纹组织纱线捻向对织物外观的影响
反光带:浮在织物表面的纱段,在光 线照射下,各根纤维的反光部分排成 带状区域,该反光区称作反光带。
7
三原组织
反光带方向与纤维斜向相反:Z捻纱,反光带 S捻纱,反光带 反光带对斜纹外观的影响: 当反光带的方向与织物的斜纹线方向一致时,斜纹线就清晰 突出。
纬面斜纹模拟图
2
三原组织
二、绘图方法及上机
绘图(1)Rj=Rw=分子+分母 (2)按分式填绘第一根经 纱上的组织点 (3)其余经纱组织点: 右斜纹,依次向上移一格; 左斜纹,依次向下移一格; 上机:顺穿或飞穿, 穿筘:3入、4入
3
作
1 ↖组织图
3
三原组织
等价组织:起始点不同的同一种组织,称为等价组织。
为得到清晰的斜纹线,应使支持面纱线的捻向与斜纹方向相 反。
如:经面斜纹,右斜纹经纱采用S捻,左斜纹经纱采用Z捻。
纬面斜纹,右斜纹纬纱采用Z捻,左斜纹经纱采用S捻。
8
三原组织
四、斜纹组织织物的特点
(1)R较大,表面有浮长线,相同条件下时,手感比平纹 软,坚牢度比平纹差;
(2)可密性较好,常采用较高的密度;
(3)表面有清晰纹路。
9
三原组织
五、斜纹组织的应用
(1)棉织物:
牛仔布 :
斜纹布
2
2
1或
3 1
斜纹
3 1
1
,单面纱卡
3 1
↖,单面线卡
2 1
3 1
↗
(2)精纺毛织物: 单面华达呢 (3)丝织物: ↗, ↗
袖里绸
3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