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涂装局部修补新技术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轿车涂装局部修补新技术实践与探索
汽车漆膜缺陷或破损,需要进行漆膜修补。

文章结合轿车车身涂装修补实训课实际,运用对比手法,将传统的修补工艺与改进后的操作技法相比较,介绍了漆膜流挂、深色车漆膜修补接口不良问题及钣金校正的修补方法,凸显出新操作技法成本低、效率高且修补后外观与车身漆膜外观一致等优点。

标签:轿车涂装;局部修补;钣金矫正
一、综述
1.汽车面漆修补。

汽车油漆表面存在瑕疵或在使用中造成油漆破损,就需将汽车表面的油漆进行修复,将汽车表面油漆恢复到最佳的状况并与整车呈现一致性,这一过程就是汽车面漆修补。

根据修补的面积将汽车面漆修补分为整车修补和局部修补。

根据修补的主体不同将汽车面漆修补分为原厂家修补和专业修理厂修补。

汽车原厂家修补是汽车总装前后对汽车的局部缺陷进行的修补,修理厂修补是针对汽车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漆膜表面缺陷进行修补。

2.汽车面漆修补的基本条件。

专业的面漆修补首先要求有良好的作业环境。

如环境中的灰尘和杂质、工作场所的照明、送排风等都会影响漆膜的修补质量。

其次是面漆修补要有一定的操作技法。

比如,为了增加漆膜的附着力,一定要将需补漆的部位打磨成羽状;为了避免修补后留下的漆膜台阶痕,需将待修补区打磨出“斜口”等;再如面漆修补一般是局部喷涂,把握各道漆喷涂幅面,确保修补处与原车漆面不留接口轮廓,力求做到无痕修补。

再者就是注意钣金损伤。

当车身有凹凸等平正度问题时,需要钣金处理把凹瘪处吸平,对周围的损伤较小。

3.面漆局部修补领域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轿车维修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当今轿车事业的飞速发展,各汽车修配厂、维修站所采用的刮腻子、敲敲打打等一些修复方法,使车身维修后的质量很不过关,特别是对中、高档轿车影响更大。

这就需要修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钻研出各种操作技法,并推出相应的新的修补工具。

二、轿车涂装局部修补技法改进
漆膜缺陷种类多,且修补工艺几乎各不相同。

因此,必须根据漆膜缺陷状态和现场的具体条件确定修补工艺。

一般由钣金修整、涂底漆、刮腻子填平、喷中涂、喷涂面漆等工序组成。

由于车身面漆局部修补是涂装生产线的末端工序,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节拍,现场急需高效可行的修补方法。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适应汽车涂装局部修补工作,涂装局部修补实训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师生共同参与、探讨钻研出更多有效的修补技法。

下面所列的几种修补操作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钻研出的改进技法。

1.巧用刀片修复流挂、麻点等缺陷。

传统的车身漆膜流挂修补的方法是用适当型号的砂纸打磨缺陷点或面,将缺陷去除或打磨到喷漆能遮盖的程度后对打磨
面进行喷涂、烘烤、打磨和抛光处理。

而对于清漆流挂(或者是麻点、滴漆、大的颗粒等)高出漆膜面的缺陷,传统的手法是用800~1200#砂纸磨平流挂点,同时会将流挂点周围的漆膜磨穿,这样就增大了修补面积。

改进后的修补方法是使用美工刀片直接刮除流挂点。

具体做法是:双手持刀片,保持刀口与漆膜面平行,来回均匀用力刮平流挂点,然后用2500#砂纸打磨去除刀痕,抛光即可完成修补。

修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用力均匀,避免挖出凹坑或破坏漆膜。

改进前后的对比:改进后的作业方法(刀片刮平→打磨→抛光)比传统的作业方法(打磨→喷漆→烘烤→打磨→抛光)更简便易操作,前者不需要喷涂,约5min即可修复,后者需要约30min才能完成修补作业。

从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改进后的作业优势,不仅修补速度快,还节约了辅材及能源成本。

2.深色车修补接口不良。

修补接口不良是指在面漆修补处理后显现出修补的轮廓痕迹,这种问题深色车容易发生。

该问题在修补过程中很难发现,但装車后较明显,往往需要再次返修。

车身漆膜局部修补一般主要包括缺陷点打磨、喷涂前除油、喷涂色漆、罩光漆和喷接口水、烘干、打磨抛光这七个步骤,且每个步骤涉及的区域范围如图不同。

假设中心点为缺陷点,面漆喷涂区应稍大些以盖住打磨面,在面漆上喷罩光,罩光漆喷涂区域应大于面漆喷涂区,最后喷接口水,接口水喷涂区域为环行区域,幅面适当环形内侧搭接修补区(湿区)外侧搭接车身正常漆膜(干区)。

修补后会产生修补轮廓或接口痕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发现接口不良往往是为了抛除砂纸痕,将修补接口与车身漆膜抛出断层而产生的。

现场改进操作技法,即打磨后喷涂前增加抛光工序,去除打磨痕迹,减少漆膜修补后的抛光量,即可避免接口与漆面断层,从而保证良好的接口效果,消除深色车漆膜局部修补接口不良问题。

3.钣金矫正。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会遇见车身鼓包或凹坑现象。

传统的修补方法就是将鼓包敲凹进去,将大凹坑用钣金机拉拔出来,经多次敲打后刮腻子填平再进行喷涂处理。

笔者也经常查找修补方面的专业书籍、与同事探讨、借鉴同行先进的做法,如一汽集团的王洪军,自制出多种适用于江淮轿车钣金矫正的工具,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自制工具,在不破坏漆膜的条件下用自制工具整平鼓包;凹坑根据车身板单、双层和是否有工艺孔而采取或拉、或顶、或撬处理,将凹坑整平,基本不用喷涂处理。

改进后,车身基本不用刮腻子和喷涂处理,减少了修补工作量和修补成本,也提高了车身漆膜修补质量。

4.油点点漆处理。

修补车身漆膜油点的传统方法是将油点磨平后重新喷涂。

有时整车可能出现多个油点,且可能分布在多处,这样打磨和喷涂处理的修补面就相当大。

而直接点漆处理因表面光泽度不同,很明显能看出修补点。

改进后的操作,先用2500#砂纸轻打磨以增加附着力,点色漆是避免色漆露底,点清漆要高出漆膜平面,是为了后道工序能抛出与车身一致的光泽。

具体的操作技法如下:色漆油点:轻打磨→点色漆→点清漆高出漆膜→烘烤→刮平→磨平→抛光;清漆油点:轻打磨→点清漆高出漆膜→烘烤→刮平→磨平→抛光。

该方法修补后,油点处漆膜与整车漆膜平整度和光泽度一致,且修补方法简单易掌握,比传统修补省时省力,比直接点漆效果好。

三、总结
本文综述了面漆局部修补的条件及该领域的发展,并结合轿车涂装车身修补实际,教与学相结合、学校实训课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为适应快速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探索出汽车涂装局部修补的新方法,较传统的修补工艺成本低其更高效、质量更优。

师生及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让实训课内容更充实、技术方法更新颖。

学生积极性高涨,更主动的钻研新操作技法、新工具的使用。

探索和实践汽车涂装修补新技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提升车身表面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费用;同时能避免学生知识陈旧,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拓波.汽车面漆修补技术概况[J].材料与保护,2003,(8).
[2]魏斯博.汽车修补漆技术的历史[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8,(10).
[3]翟大锋,吴涛.汽车涂装修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王锡春.汽车修补涂装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