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调试措施
1 调试目的
1.1 在设备完好及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满足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1.2 通过调试,使系统实现设计的各种控制功能。
2 编制的主要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2009版);
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09年版);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1996年版)
2.4《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
2.5《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
2.6设备厂家提供的监控参数保护/报警定值表等资料。
3 调试范围
3.1系统介绍:
●汽包水位控制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
●炉膛负压控制
●除氧器水位控制
●除氧器压力控制
●减温减压器温度、压力控制
●凝器汽水位控制等
4 调试的组织与分工
4.1MCS系统的调试有调试单位、施工单位、(生产厂家)、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来完成。
4.2 调试的分工
4.2.1施工单位根据机组试运计划负责设备的安装和完善工作,进行设备的单体调试和配合调试工作。
4.2.2建设单位负责与各厂家联系并负责提供各种调试资料和图纸以及调试中所需的各种参数、定值。
根据合同和技术规范书要求,对MCS应有的设计功能进行整体验收,并针对施工和调试情况提出进度控制要求。
4.2.3调试单位负责MCS系统调试及整个调试工作的协调工作。
根据合同和技术规范书的要求,通过系统联调,使MCS符合所设计的功能,并针对调试和试运中出现的问题,起到技术把关和协调解决问题的作用。
4.2.4生产厂家负责其设备的现场服务, 根据合同和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指导完成MCS系统的安装及系统恢复,并配合试运和调试要求,负责完成系统内的硬件的修改和完善,满足工程需要。
4.2.5监理单位负责过程监督及见证。
5 调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5.1 基建方面
5.1.1 所有设备应就位,包括:各种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安装完毕,各取样管连接好,执行机构安装完毕,接线完毕,控制台及它上面的操作器安装完毕。
5.1.2 主控室内应无基建杂物,保持主控室的清洁,需保证主控室和调试现场的充足照明,电子间和主控室的空调需投用。
5.2 生产方面
5.2.1 调试前调节系统所需的所有电源(或气源)应具备随时送电(或送气)的能力。
5.2.2 调试前控制设备都应做完静态恢复。
5.2.3 调试前电厂应提供必要的资料,包括端子接线图,原理接线图,SAMA图,控制系统有关的设备说明书。
5.3 调试使用的仪器、工具、备件、材料等:
仪器有万用表、信号发生器。
工具有平口螺丝刀,十字花螺丝刀,验电笔,电烙铁,查线灯,剥线钳。
备件有电池和灯泡。
材料有电线,各种必要的胶带。
5.4 为确保试运行期间自动的投入,在竣工之前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动态调试。
6 调试的方法和步骤
6.1 查线
6.1.1 首先对系统原理图,组态图仔细研究,并确认两者之间没有不同,如果发现错误,及时讨论修改,确保无误。
6.1.2 机柜间及与人机间接口的电缆的连接要经制造厂代表认可,尤其系统的电源配置和接地情况,必须经厂家确认后,方可送电调试。
6.2 DCS系统的现场恢复,包括硬件与软件的恢复,由设备生产厂家主负责。
6.3 一次元件检查。
对照设计图纸检查热电偶、热电阻及变送器的信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4 执行机构的检查:电厂、中能等二方进行检查验收.
6.4.1 电动执行机构的检查
6.4.1.1 “手/自动”切换应动作灵活、正确.
6.4.1.2 动作方向应正确.
6.4.1.3 机构动作应平稳、灵活.
6.4.1.4 行程时间的偏差应小于 20%额定时间.
6.4.1.5 行程误差应小于等于允许基本误差.
6.4.1.6 回程误差应小于等于1/2允许基本误差.
6.4.1.7 死区应小于等于允许基本误差.
6.4.2气动执行机构的检查
6.4.2.1 “手/自动”切换应动作灵活、正确.
6.4.2.2 动作方向应正确.
6.4.2.3 机构动作应平稳、灵活.
6.4.2.4 行程误差应小于等于允许基本误差.
6.4.2.5 回程误差应小于等于2/3允许基本误差.
6.4.2.6 空载行程时间符合制造厂规定.
6.4.2.7 三断保护动作符合制造厂规定。
6.5 冷态调试
6.5.1 依照SAMA图检查MCS各调节系统的软件组态,如发现不符和现场要求时,及时进行修改.
6.5.2 对静态参数进行检查或设置.
6.5.3 对每一个调节系统进行系统联调,查看回路是否通畅,正反作用是否正确,手自动切换是否无扰.各联锁功能是否能实现.
6.6 热态调试
6.6.1 控制参数的设置
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是投自动的关键环节,根据实际工作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使用经验试凑法,根据相同的炉型已经使用过的参数表,预置调节器参数,投入自动后观察过程变量的响应曲线,再微调参数,直到最理想结果。
注意投自动前一定要求负荷稳定,通知运行人员注意监视运行状态。
6.6.2 投自动前的准备
首先,检查所有过程变量,前馈信号,显示正常,执行机构动作灵敏。
其次,调节器参数合理,操作器跟踪正常,特别注意调节器的P、I、D参数以及正反作用正确。
再次,对于一些重要系统,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投自动前,应使测量值与设定值基本相等,并对PID调节器输出进行限幅.
6.6.3 对各系统投入自动, 观察过程变量的响应曲线,再微调参数,直到最理想结果。
7 调试的质量检验标准
7.1 以合同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执行。
7.2 各种控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7.3 信号指示、阀位指示正确。
7.4 各种控制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8 调试过程记录内容
8.1 各系统提供详细的扰动试验曲线
8.2 机组的负荷摆动试验曲线
8.3 各阀门、执行器的冷态试验情况
8.4 调试过程中的图纸修改情况
9 调试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9.1 人身安全
9.1.1 调试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带电作业时还应穿绝缘性能好的鞋。
9.1.2 禁止垂直作业。
9.1.3 调试人员在直接用手接触线路或电气设备进行作业之前必须用试电笔测试,确认电源已断后,方可操作。
9.1.4 调试人员在断电工作时,电源开关处应挂有警告牌,以防有人误合电源,工作完毕经调试人员同意后方可通电,同时设备通电前就地一定有人监视,用对讲机确认通电。
9.2 设备安全
9.2.1 电气设备安装时各种接地情况应良好,抗干扰能力一定要良好。
9.2.2 就地设备应有防护罩以防止坠落物件砸坏设备,在可能有水有火处应加防护罩,以免损坏设备。
9.2.3 工作时防止线路短接,以免损坏设备。
9.3 仪器安全
9.3.1 万用表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防止因挡位放错而损坏,不使用时应置于交流电压最大挡。
9.4 认真执行上级颁发的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