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课时训练 冀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的冬天
(第2课时)
1.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1)济(jǐ jì)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2)济南真得(dé děi )算个宝地。

(3)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zhāo zhuó zháo)落。

(4)由澄(chéng dè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________(A.沐浴着;B.对着;C.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________(A.睡着;B.躺着;C.放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________(A.吹绿;B.唤醒;C.摇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将字母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4.划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5.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之后,许多报纸
杂志都进行了报道。

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3分)甲:《大河报》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
乙:《重庆晚报》标题: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
丙:《齐鲁晚报》标题:高粱红了
我选:
赏析:
6.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写景,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表达了对济南冬
天的感情。

请联系以下文字来作分析。

(6分)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
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
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8.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家乡冬天天一景。

(6分)
(1)比喻:
(2)拟人:
第17课参考答案(第2课时)
1.(1)jǐ(2)děi (3)zhuó(4)chéng
2.C A B
3. (1)CA (2)B (3)
B 4.D
5.我选:选甲
赏析:这个标题用了双关,既盛赞“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又说明中国文学来者可期,表现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自信。

我选:选乙
赏析:这个标题用了顶真(针),既点明本期内容是介绍“莫言的世界”,又说明莫言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盛赞莫言。

我选:选丙
析:《红高粱》是莫言的作品,在这里“高粱”借代莫言,“红了”借指莫言获奖,因而题目富有暗示性。

6.(1)把一圈小山比做小摇篮,又用拟人手法写小山: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赋
予小山以慈母之情,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拟
人方法写。

因为要助长水藻绿的精神,要让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7. B 8.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