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 要来源。 ②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商朝人善于经商,“商人”的由来 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业市场和大商人出现
重农抑商政策;市坊分开,对外贸易发展
宋元
商品经济繁荣;市坊界限打破;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明清
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1)严格限制阶段:(周秦至唐代) ①时间:有时间的控制。 ②地点: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③管理:受官府严格控制。 ④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①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 ②地点:分散在城中,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 ③管理: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④城市职能:经济职能加强。
专题提升(一)
1.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及其特点
(1)条件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的 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的变化。 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③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2)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③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脆弱性: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及简单落后 的小生产模式。
【典例】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古代统治者( )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关注农民利益 ③抑制商业发展 ④力求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从材料“先务于农”“易用则边境安”等信息可知,统治者重视引导人民从事农
4.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 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 且出现晓市、夜市。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 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 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业生产,这不仅有利于发展经济,还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
答案 B
2.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商朝人善于经商,“商人”的由来 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业市场和大商人出现
重农抑商政策;市坊分开,对外贸易发展
宋元
商品经济繁荣;市坊界限打破;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明清
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1)严格限制阶段:(周秦至唐代) ①时间:有时间的控制。 ②地点: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③管理:受官府严格控制。 ④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①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 ②地点:分散在城中,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 ③管理: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④城市职能:经济职能加强。
专题提升(一)
1.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及其特点
(1)条件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的 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的变化。 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③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2)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③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脆弱性: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及简单落后 的小生产模式。
【典例】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古代统治者( )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关注农民利益 ③抑制商业发展 ④力求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从材料“先务于农”“易用则边境安”等信息可知,统治者重视引导人民从事农
4.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 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 且出现晓市、夜市。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 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 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业生产,这不仅有利于发展经济,还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