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沙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活动沙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沙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幼儿吹、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和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欲,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沙教案吧。

活动分析:
沙子具备细小、坚硬、搅拌后可以任一造型等特点,难引致幼儿的想象力和缔造欲。

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就是干活的或是烫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精心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时经常就是在重复着滚沙、好像沙和堆上沙动作,玩玩得不多样,没创造性。

其根本原因是幼儿不介绍沙的特性,尤其不介绍干活沙河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逗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创造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吹起、拆分、挖出、刻画、经验回忆起等活动,认知和积极探索沙轻、细小、不溶水及搅拌后易造型的特性,介绍沙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欲。

3.引发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高度关注,培育幼儿爱惜周围自然物的情感。

4.学习能两人和四人合作玩。

5.唤起幼儿乐意积极探索科学实验的快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知和积极探索沙的特性。

难点: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纱窗布替代筛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鼠标、揪揉体会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勾上的细沙放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烘烤体验沙不溶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

体验干沙松软的特点。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在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烫沙可以任一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互动关于沙的用途的经验。

2.介绍沙漏。

活动延展:
1.沙能不能种养植物:
提供更多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明确提出管理建议:每天给与一定的阳光;淋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搞好纪录。

2.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重新加入水和颜料,混合烘烤,把沙涂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晒干,
分层放入或分色放入物色透明化的器皿内。

3.制作“沙雕”。

活动思考: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沙,因此在本次的活动里,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高的,但是要怎么在
玩当中有目的的去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感受沙的特性,就是这本节活动的重点。

崭新《纲要》表示:幼儿科学教育就是科学启蒙教育,轻在唤起幼儿的重新认识兴趣
不好和积极探索性欲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
决问题从而体验辨认出的快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