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谷县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人体的水分代谢调节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骨髓
C.大脑
D.垂体
2. 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T4噬菌体D.质粒DNA
3.
4. 在北京培育出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看出()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变异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无基因重组发生
5. 下列与细胞癌变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B.只要机体中有癌细胞出现就会得癌症
C.癌变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两端的端粒不断减少,癌细胞存在延长端粒、合成端粒的酶,那么正常细胞不能无限增殖的原因是没有合成端粒酶的基因
6. 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正电荷
B、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部位
C、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兴奋的传异方向是→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
7.
8. 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D.有机物和矿质元素既输入,又输出
9. 下面是有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共性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它们都含有多种酶,为多种细胞代谢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B. 它们都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转换,与ATP直接有关
C. 它们都含有自由水,用作物质的良好溶剂并参与某些反应
D. 它们都含有DNA和RNA,是细胞内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10. 果蝇的tra基因转录产生的前体信使RNA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加工,从而产生不同的最终转录产物。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ra基因转录产生的RNA经加工后的碱基序列可能不同
B.RNA通过选择性加工,可以使tra基因表达出不同的蛋白质
C.这一过程可以使tra基因在不同条件下控制的性状不同
D.最终转录产物不同的原因是tra基因的两条链均作模板
11. 为响应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号召,我国投入大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以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保护该地的生态系统应该禁止对该地的开发利用
B.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这项举措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
D.植树造林会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因为增加了营养级别
12. 用生长素除草,其原理与下列叙述相似的一项是()
A.用生长素培育无籽茄子B.修剪、制造植物盆景
C.雪松保持塔型树姿D.除去种子后的子房停止发育
13. 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用“礼服”品种的雌鱼和雄鱼做亲本杂交,后代中雌鱼均表现为“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
则F1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之比为
A.7∶1∶6∶2 B.9∶3∶3∶1 C.1∶1∶1∶1 D.1∶7∶6∶2
14.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15. 按照现代免疫的概念划分,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A.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B.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C.自身新生成的白细胞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二、主观题(共55分)
1. 甲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像,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图和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
A._______(含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10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该过程的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和11~13,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
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5~6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条。
(5)图乙中发生基因重组的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
(6)时期7与13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
2.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图中结构[_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4)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图乙细胞_______。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②能继续增殖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3. 下图是三类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判断,图中A、B、C分别属于哪三类生物的细胞?
A ,
B ,
C 。
判断的依据是。
(2)若用纤维素酶接触三种细胞,则图中细胞外层发生水解变化的是:
(3)指出图A中结构③、图B中结构④、⑨及图C中结构⑦的生理功能。
A中③ ;B中④ ,⑨ ;C中⑦ 。
(4)若上述三种细胞均吸收K+离子,且三种细胞膜上与K+吸收有关的某物质结构和数量组成上无差异,则吸收K+能力最强的细胞是,判断的依据是。
4.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
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
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⑴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和。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和。
⑵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 __。
⑶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 __ 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 _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⑷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 种细菌。
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⑸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 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