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渣器维护检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运行平稳,无杂音,进出料斗不得与灰密封装置相撞,链条与大小链轮啮合良好。

2.2.3 输送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2.3.1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2 设备易损配件有图样。

2.3.3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
2.4.1 冷渣机表面清洁、无污垢。

2.4.2 减速机不漏油,表面无污垢。

2.4.3 设备周围无杂物,现场整洁。

3 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3.1.2 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做好各润滑部位的检查和加油工作。

3.1.3 每次投运前必须空转5~10分钟,检查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检查各安全装置、联琐装置、操作机构是否正常,应打开冷渣器上的排气阀,接通冷却水,检查进口水压是否在设定值内,待冷渣器上的排气阀出水时,将排气阀关闭正常通水。

3.1.4 运行中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利用听、摸、查、看、闻等方法,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检查进出水的压力、温度,以检验报警装置是否失灵;检查排渣温度是否在设计数值内。

3.1.5 操作人员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发现设备不正常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3.1.6 在冷渣器正常运行过程中,应经常打开排气阀将冷渣器筒体内的气体排掉。

3.1.7 每班必须做到工作场地清洁,设备上无积灰、油污等。

3.1.8 每次停车前必须把物料送完,做到料斗内无料。

3.1.9 停机时应先关闭排渣阀,然后使设备至少再运行30分钟或无渣排出,方可停机,1小时后方可关闭水阀,也可常开。

3.1.10 长期停用可通过排气阀将筒体内的存水排掉。

3.2 定期维护
3.2.1 每周由维修工对托轮、挡轮、链条、链轮、等进行一次检查。

托轮、挡轮与轨道环之间应接触良好,接触面不少于轨道环宽度的70%。

3.2.2 每15天各加油点进行一次油路疏通并加油。

3.2.3 每月开盖检查各轴承工作状态,视情处理缺陷。

3.3 常见故障处理
常见故障见表二处理:
表二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
筒体内有异常响声1、导流板断裂脱落
2、有异物进入
1、重新焊接
2、取出异物
3.4 紧急停车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紧急停车:1)出料口堵塞;
2)出现较激烈的异常响声和振动;
3)出料温度过高;
4)其他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二
表二
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周期,月1~3612
4.2 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 各加油点油路疏通并加油。

4.2.1.2 检查链条、灰密封装置、料斗螺栓,并视情况进行处理。

4.2.1.3托轮及顶轮检查换油,视情况修理。

4.2.1.4 检查进渣阀及排渣三通阀,视情况修理。

4.2.1.5 冷却水进出口管路、管件检查视情况修理。

4.2.2 中修
4.2.2.1 包括小修的内容。

4.2.2.2 灰密封装置检查,更换损坏或磨损过大的密封片。

4.2.2.3 更换磨损过大的顶轮、托轮。

4.2.2.4 减速机清洗、检查更换易损件。

4.2.3 大修
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 进出料斗、料斗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3 冷却水管部分更换。

4.2.3.4 进渣阀或排渣三通阀修理或更换。

4.2.3.5 筒体轴向水平校正、修理或更换。

4.2.3.6 检查冷渣器内胆、螺旋板、水管磨损及结垢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4.2.3.6 减速机齿轮、轴、壳体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7 涂防腐油漆。

4.2.4 检修内容可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适当调整。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5.1.1 检修前应根据设备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确定检修项目及检修内容,对技术难度较大的检修项目应编写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

5.1.2 组织检修队伍确定专责检修技术员和检修技术负责人,并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明确检修内容及技术标准。

5.1.3 落实检修用易损件,如螺旋片、轴承、托轮、挡轮、密封片、链轮、旋转接头中的石墨纤维密环等备品备件及消耗材料。

每种材料和备件都需要有合格证或检验单,并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5.1.4 所有检修项目都应填写检修任务书,并由检修负责人会同生产工艺负责人一起在现场逐项查对落实,对特殊情况作必要表记。

5.1.5 校验检修用量具,准备好各种检修用工器具、专用机具、记录图表等
5.1.6 如需抽芯检修,应确认进渣门关闭、筒内余渣排尽。

5.1.7 起吊用吊装工具应由专人负责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5.2 检修
5.2.1 减速机
减速机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HG25034-91《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2.2支撑装置
5.2.2.1 托轮、挡轮
5.2.2.1.1 托轮、挡轮出现以下损坏情况之一者应更换:托轮表面有进展性裂纹和严重剥皮掉块,局部不平大于4mm;直径磨损减少1.5%~2%直径,大小头直径之差大于7mm,两端出台肩大于3mm。

5.2.2.1.2 托轮安装的中心位置应以底座的中心十字线为基准找正,两托轮纵向中心线距底座纵向中心线应相等,其允许误差不超过0.5mm,托轮顶面应呈水平,每米允许误差不得超过0.05mm。

5.2.2.1.3 待冷渣机本体找正后,在进行挡轮的安装,安装后挡轮与轨道环应均匀接触。

5.2.2.1.4 托轮轴的各种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修理后满足技术要求,如有弯曲可用机械压力法校直;
5.2.2.1.5 托轮轴颈部分磨损过大,可用镶套、堆焊、电镀等方法修复。

镶套厚度一般为10.00±2.00mm;堆焊修补时要防止轴产生变形;电镀的厚度一般不超过0.30mm;
5.2.2.1.6 轴承发生严重锈蚀或变形、破裂、严重磨损等现象时必须更换。

5.2.2.1.7 轴承安装可用110~120℃机油油浴或轴承加热器热装。

5.2.3 密封装置
5.2.3.1 密封片磨损达原厚度的2/3时,应进行更换;
5.2.3.2密封片更换,必须先进行试装配,待静环安装好、进料斗及冷渣机本体固定好以后再确定动环在进料斗出口上的位置,并将密封盖紧固在简体上;
5.2.3.3密封片更换后动环与定环之间的间隙均匀,应保证图纸的要求,不得有卡紧、捌劲或局部摩擦现象。

5.2.4 传动装置
5.2.4.1 链轮磨损过大、表面疲劳、严重塑性变形及断裂时必须更换。

5.2.4.2 链轮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用堆焊法、镶环法和镶齿法进行修复。

5.2.4.3 链轮与轴配合部位磨损过大可用镶套法修复,镶套厚度一般为10.00±2.00mm;
5.2.4.4 链轮与链条装配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 链轮的两轴线必须平行,链轮之间的轴向偏移量根据中心距大小而定,一般当中心距小于500mm时,允许偏移量为1mm;当中心距大于500mm,允许偏移量为2mm;
2). 链轮在轴上固定之后,其允许跳动量见表三:
表三mm
链轮直径径向端跳
100以下0.250.30
链轮直径径向端跳
101~200 201~300 301~400 400以上0.50
0.75
1.00
1.20
0.50
0.80
1.00
1.50
3). 链的下垂要适当,对于水平的或45º以内的链传动,在无规定的情况下,可取链轮中心距的2%,垂直传动中,其下垂度可取链轮中心距的2‰。

5.2.5 冷渣机本体
5.2.5.1 更换磨损严重的芯管。

5.2.5.2 更换磨损严重的导流板。

5.2.5.3 打磨修补泄露部位。

5.2.5.4 筒体两端的水平度不超过3mm。

5.2.6 进、出料斗
5.2.
6.1 进出料斗安装时轴向水平误差不超过2mm。

5.2.
6.2 进料口前进料管上的膨胀节不能直接安装在进料口上,应安装在足以能够压缩膨胀节的支架上。

以免锅炉膨胀力直接作用在冷渣器上。

5.2.7 冷渣器的解体步骤
5.2.7.1 将锅炉下渣管和冷渣器进渣斗上的连接法兰打开,拆除进渣斗的进、出水管。

5.2.7.2 将进渣斗和冷渣器分离。

5.2.7.3 拆除旋转接头及旋转接头上的进、出水软管。

5.2.7.4 将出渣斗上、下盖处的连接螺栓打开,拆除上、下盖体。

5.2.7.5 将冷渣器本体移到方便的地方或就地解剖本体。

5.2.7.6 在解剖本体时,先将筒体和冷却装置(内芯)之间的连通管靠内芯管箱的根部断开。

5.2.7.7 将出渣端内芯螺旋板上的四个定位块取下。

5.2.7.8 打开前端(进渣口处)筒体和内芯之间连接法兰上的螺栓,从前端将内芯抽出。

5.2.7.9 检修人员可进入筒体内检查内胆磨损情况,以水压试验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5.2.7.10 检修人员可直接观察内芯螺旋板和管束的磨损情况,以水压试验检查管束是否有渗漏现象。

6 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工作现场和设备打扫、擦洗干净。

6.1.2 检查所有的报警、联锁、操纵、安全等装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6.1.3 对照检修项目,逐项检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6.1.4 各润滑点按照规定加润滑油。

6.1.5 手动盘转牵引构件,转动一周无异常现象方可试车。

6.2 试车
6.2.1 必须先进行冷态空载试运转,试运应检查筒体旋转方向是否与标志相同,转动是否灵活、轻松,空载时间不少于1小时。

转速以3转/分左右为宜,检查润滑油是否加好。

6.2.2 空载试验合格后方可通水,进行热态试验,试验连续运行不低于8小时,并应有专人监护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6.2.2 运转中,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

6.2.3 运转时,进出料斗不碰筒体,运行平衡,不得有不正常的噪音。

6.2.4 运转中,操纵联锁、制动安全等装置作用应灵敏、正确可靠,停车瞬时不得产生异常的振动。

6.2.5 各法兰连接处和检查门闭合处密封合格,无漏灰现象。

6.2.6 灰密封装置密封效果良好。

6.2.7 冷却水进出口管路及管件、筒体等无泄露。

6.3 验收
设备检修完毕,经试车达到下列要求,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正式交付生产。

6.3.1 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

6.3.2 负荷运转8小时无异常现象,生产能力达到设计或查定能力。

6.3.3 验收技术资料齐全,包括:
1).完整、准确地检修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检修时间、劳动组织、检修项目、修前原始记录、更换零件情况、设备改进情况、材质变化、工时材料消耗及费用,检修后质量数据,存在问题及下次修理的建议等;
2).检修中经修改的零、部件图或说明;
3).试运转记录;
4).结构尺寸,材质变更的审批文件。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及有关安全规定。

7.1.2 要经常检查齿轮箱油位,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

7.1.3 冷渣机在运行中出现异常声音、电流升高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车处理。

7.1.4 在冷渣器运行的情况下,定期打开冷渣器筒体上排气/放水阀以保证冷渣器能得到可靠的冷却。

7.1.4 保持岗位清洁,随时消除跑、冒、滴、漏。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设备检修前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出手续(包括切断电源、清理物料、挂警告牌、“动火证”等)。

7.2.2 在检修时,应特别注意进渣门是否关闭。

7.2.3 对检修用起吊机机具、工具进行严格检查。

起吊必须有专人指挥。

7.2.4 拆开的设备孔和管孔,要及时堵塞,防止掉进杂物。

7.2.5 检修时严禁工、器具坠落,以免伤人、伤物。

7.2.6 需要动火作业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 必须做好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7.3.2 试车应有专人指挥和专人操作。

7.3.3 试车前,先调试电机旋转方向。

7.3.4 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

7.3.5 负荷试车前必须将进料斗的冷却水夹套、冷渣机筒体的水冷夹套及其冷却装置内的气体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