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
杭州的历史
城市介绍: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华东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杭州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自秦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公安部授权的口岸签证城市,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是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和中国国际微电影展的终身举办城市,是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如今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大步迈进。
茶文化:杭州是一座有着茶香的城市,那香气是用历史的慢火焙出来的。
唐代,茶叶已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茶圣陆羽在余杭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产茶的记录;至清代龙井茶又被指定为皇室贡品;现如今龙井茶已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了。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韵的城市,那韵味是老百姓慢慢品出来的。
杭州产茶,杭州人更爱喝茶。
早在宋代,作为南宋京城的杭州以卖茶为业的茶肆、茶坊已遍布全市,在闹市区清河坊一带,就有多家大茶坊,街头巷尾,还有担茶卖的。
杭州的茶室一般临湖而设,透过窗户,西湖美景尽收眼底,这时候端起茶杯喝一口,一定会体会到淡泊、无怨无艾、回归自然的恬静心境。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业的城市,杭州是一座有着茶学的城市,杭州是一座有着茶景的城市丝绸之府:杭州的丝绸织锦是精致、和谐之美的集大成之象征,拥有"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它们不只是单纯的生活消费品,它们承载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悟。
打造城市副中心 留住自然原生态——永康市城西新区中心服务区控规方案设计
综 合以上 分析 , 地块开 发以 中 、低 强度 为主 , 核 心区 和桐 塘湖 景 观住宅区开发强度适当 加大, 其 它 居住用地适合永康农居 实际, 开
总 体规 划结 构图
基 地位 置图
用地 现状 图
控规 规划 结构 图 发强度较低。 2. 2. 3 服 务设 施
农村居民点位置分散不利于集中改开发建设拆迁量大基地内除330国道外其余为乡村道路等级低不成系统内外生态理念本方案充分利用现状山体水系和道路绿带组织园区网状绿地系统保持大型生态廊道河流水库及周边自然山体的贯通使外围园林工程14分析了永康市城西新区中心服务区项目规划的缘由现状具体介绍了项目规划方案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最后谈了设计后的反思
(1)保护自然水体和山体。保持 烈桥 溪、倪 宅溪 原有 走向 , 河 底不 作铺 砌, 维 持自 然原 生状 态; 北面 山体严禁开山采石和乱砍 乱伐, 严 格控制建设项目。
(2)根据 城市总体规划, 烈桥溪 绿带为城市生态廊道 , 宽度控制大 于 1 00m , 内部 管制以 生态 保护为 主、生态修复为辅。
另 外, 考虑 环 境容 量, 采取 合 理 的开发强度, 减少对自然 环境的 破坏。 2. 1. 2 互动 发展 理念
建 立 产业 与城 市拓 展 协调 发 展 的理念, 通过城西产业园 的产业 集 聚, 推动 城市 经济 的发 展, 为城 市 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 同时, 城 市 拓展配套完善的服务设 施, 又支 持产业园的发展。 2. 2 规 划思 路 2. 2. 1 功能 定位
(2)基地内自然 环境良好, 烈桥 溪 、倪 宅溪 自北 向南 流过 , 两 侧自 然 植被较好; 中部的桐塘水 库面积 约 为 22 ha, 水质良好 , 水库周 边有 低 矮土 坡, 植被 完好 ; 基 地北 面是 横 山城郊景区, 生态背景优 越。规 划 立足片区环境资源特质 , 突出构 建 根植 于特 定山 水环 境的 用地 布 局, 因而区块开发强度不宜太强。
12张地形图,快速了解浙江省各地级市
12张地形图,快速了解浙江省各地级市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因其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古称浙江)而得名。
浙江省面积比较小,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和江苏省差不多。
其中,山地和丘陵约占75%,河流和湖泊约占5%,平地约占20%,因此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省的地形按东西南北中五大方位,大体上可分为六个地形区:浙东丘陵、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浙南山地、浙西丘陵、浙北平原、中部金衢盆地等。
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分别为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衢州、金华、台州、丽水、温州。
杭州市,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皇城所在地,杭州西部是丘陵,东部平原,河湖众多,风景秀丽,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3.57平方千米。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和江苏接壤,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因太湖而得名。
湖州古称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素有丝绸之府美誉。
面积约58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00万。
湖州辖两区三县: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面积为4275.05平方千米,465.6万人。
嘉兴古称嘉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
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西接天目之水,北望太湖,大运河纵贯境内,处于江河湖海交会之地,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又是鱼米之乡,春秋时期是吴越争霸的风云之地。
现辖2区2县3市:南湖区、秀洲区、嘉善县、海盐县、平湖市、桐乡市、海宁市。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等诸多美誉。
绍兴古称会稽县、越州,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
绍兴地处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交接地带,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
浙江省杭州市介绍
气候(Climate)
杭州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 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 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 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东部连海、西部连山,地形地貌复 杂多样,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小气候资源丰富。 Hangzhou City,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zone, is with four quite distinct seasons, mild and humid, and enough sunshine and rainfalls. The annual rainfall here is 1046.5 mm, the average humidity 70%, annual length of sunshine 1874.9 hours.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from late August to early September is in the range of 28~31℃ (82~ 88 oF). August is a rainy season with frequent shower and September features excellent weather with clear sky and breezing air, which can be enjoyed most of the day.
brilliant cul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cradles of China's ancient civilization.As early as the Old Stone Age, about 50’000 years ago, a kind of primitives called "jiande people" has appeared in this area.More than 100 sites of relics of the New Stone Age have been discovered here, which include the Hemudu Culture which dates back to seven thousand years ago, the Majiabang Culture ,six thousand years ago and the Liangzhu Culture ,five thousand years ago.
借力赢力 跨越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四——争创发展新优势 奋力推进新跨越
高标 准建设仙 人 渡镇 、孟楼镇 ,以及 王
文化 、商 贸服务 、公 共服务 、生 态宜 居 楼 村 、邓 岗村 、陈埠村 、卢 营村 、周 岗 村 、孟楼村城 乡一体化试点 ,完成4 个农 中心 ,建设 成 为城市 新地标 、新 窗 口,
推进 城市沿 江 发展设 ,建 成布 局 0 合 理 、梯 级 发 展 、经 济 繁 荣 、功 能 完
善 、特色鲜 明 的城镇 发展框 架 ,形成 城
放 上下功 夫 ,敢想 敢试 ,敢 闯敢于 ,敢
为 人先 ,不 断开拓 更宽更 大更 远 的发展 空 间 ,彻底 打开跨越式发展 的总开关 。
接 ,打造 一条 市 区至仙 人渡镇 的 “ 工业
展不 够仍 然是 我们最 大 的现实 问题 。经 济发 展不 够的 实质 ,归根 到底还 是思想
解放 不够 ,传 统思想 观念 束缚 了我们 的 手脚 ,遮 住 了我们 的视野 ,阻 碍了我们
的 发展 。因此 , “ 十二五 ”期 间 国民经 济实 现新 跨越 ,首先 要实 现思想 上 的跨
坚 持 以创 新 理念 为先 导 。
在 推进解放 思想上 实现新跨越
“ 一五 ”期 间 ,我市地 方 国民经 十
济保持 了快 速增 长 的态势 ,综合 经济实
力在 全省 排位 连续 三年进位 。面对 “ 十 二五 ”发展 的难 得机 遇和挑 战 ,经济发
建 、园区 当作 城市 建 ”的思 路 ,努 力推
观为 指导 ,以跨越 式发 展为 主题 ,以转
变经 济发 展方 式 为主线 ,以 “ 3 1 2 1 ”工 程 为 总抓手 ,以 “ 士断腕 ” 的气 魄 , 壮 以 “ 茧重 生 ”的决心 ,努 力实现 “ 破 五
全面加快建设临海副中心城市——杜桥镇中心镇建设概况
学杜桥 中学、二级 甲等医院临海 市第二 人 民医院等重点教 育、卫生机构 。每年 投入近 千万元用 于农村生 活生产基础 设
小区。
二是 突出项 目建设 ,城 市综合功 能
城市 新 中 心区效 果 图
住 宅小 区
一
镇 区 三 角绿 岛广场
不断 增 强 。 完善 城 市 规 划体 系 。投 入 20 万 元 编 制 了 城 镇 总 体 规 划 和 城 市 0多 中心区规划设计 ,在建或拟 建的有 国际 大酒 店、浙江 国际眼镜城 、万邦国际星 城 、供 电大楼 、信用大楼 、水务大楼 、 建设 大楼 等重点项 目。注重建 管并举 , 临 海 市 首 个 乡镇 旧 村 改 造 工 程 一 一 杜 东 旧村 改造 顺 利 推 进 ,杜 桥 大 厦 、 耀 达 商 贸 城 、 世 纪 豪 庭 等 标 志 性 建 筑 拨 地 而
代 ”迈 向 “ 海 时 代 ” 这 些 战 略 部 署 东 都为 处于临海 东部核心 区域 的杜桥带来 历 史 性 的发 展 机 遇 。
南工 业发展 区、眼镜 工业区块 、半洋 微 小 企 业 孵 化 基 地 等 产 业 功 能 区 块 。 农 业
基 础 稳 定 扎 实 , 拥 有 西 兰 花 、 万 亩 无 公 害 水 稻 、洋 平 杨 梅 等 多 个 农业 基 地 ,各 类农 业合 作社 5 家 ,有6 5 个农产 品 获 国 家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认 证 。 服 务 业 发 展 迅
整治 。强 化基础 设施 建设 ,投 资4 元 亿 新建了杜 南大 道、滨海路 、沿海大道 、 杜 盈 线 等 城 市 主 干 道 , 改 造 完 成 了解 放
嘉兴市发展临空经济
嘉兴市发展临空经济研究如同 18 世纪的港口、19 世纪的铁路和 20 世纪的高速公路一样,机场已成为集聚和辐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航空口岸、连接市场和资源的重要纽带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资源。
嘉兴市位于长三角数大机场之间,而且嘉兴军民合用机场报批工作进展顺利,对于嘉兴如何发展临空经济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临空经济的发展要求1、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协调。
临空经济的产业选择必须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重要产业相协调。
2、设施完备的机场。
机场的大小以及机场的辐射范围决定了临空经济的影响范围,机场的发展规划、定位与临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3、便捷的地面交通和商务设施。
地面交通越畅通,机场的辐射能力越强,临空经济发展越有条件。
休闲、办公等商务设施也是临空经济尤其是成熟阶段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4、相对配套的文化教育科研机构。
成熟的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配套,为临空经济区提供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5、良好的自然环境。
较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于居住和生活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同时,积聚在临空经济区的高科技企业出于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
6、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协调。
临空经济的发展涉及的利益主体多,体制问题复杂,需要协调的事情也比较多,需要中央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详细规划的支持。
二、嘉兴市发展临空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嘉兴市发展临空经济的必要性分析1、经济全球化使得临空经济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随着各种资源、要素的全球范围流动和配置对时间要求越来越高,空港成为全球化联系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成为集各种零售商业业态、生产性服务业于一体的复合经济体,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增长极。
2、嘉兴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求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产生对临空经济的巨大需求,客观上要求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嘉兴城市介绍旅游攻略
中/国/第/一/水/乡
一、城市介绍 三、美食特产
目录
二、风景名胜 四、名人事迹
城市介绍
简介
嘉兴,别称“禾城”,浙江省地级市,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 圈副中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东 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嘉兴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 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相距 均不到百公里,作为沪杭、苏杭交通干线中枢,交通便利。陆 地面积为4275.05平方千米(包含钱塘江水域面积,钱塘江河 海分界线采用海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
JIA
>>>>>>
盐官
YAN GUAN
盐官,集自然奇观与人文 盛景于一地,以其悠久的 历史、灿烂的民俗文化、 动人的民间传说和壮观的 海宁涌潮闻名于世。从捍 海长城到镇海古塔,从千 年古刹到皇家御花园,从 宰相府第到海神庙宫,无 不与皇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悠远、神秘.
美食特产
汾湖蟹
Fen
Lake
Crab
汾湖蟹是产于嘉善县
名人事迹
历史人物
Historical figures
沈钧儒
( 1875-1963 ) , 浙江嘉兴人,字 秉甫,号衡山。 清末进士。早年 留学日本。回国 后参加辛亥革命。 1912 年 加 入 中 国 同盟会。
徐 志 摩 ( 1897
年1月15日—1931 年 11 月 19 日 ) , 现代诗人、散文 家。原名章垿, 字槱森,留学英 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 代表诗人,新月 诗社成员。
境内汾湖和附近水域
的一种高档水产品。
浙江嘉兴介绍
浙江嘉兴介绍嘉兴,别称“禾城”,浙江省地级市,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
嘉兴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作为沪杭、苏杭交通干线中枢,交通便利。
陆地面积为4275.05平方千米(包含钱塘江水域面积,钱塘江河海分界线采用海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
嘉兴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嘉兴名人辈出,涌现出茅盾、金庸、徐志摩、陈省身、王国维、丰子恺、张乐平等名家大师。
嘉兴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拥有南湖、乌镇、西塘三个5A级景区,以及盐官(钱江潮)、南北湖、绮园、月河历史街区、梅花洲、九龙山、东湖、莫氏庄园、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等著名景点,构成江南水乡特色;中共一大在嘉兴胜利闭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2014年:嘉兴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含副省级城市)排名第17●2018年:生产总值为4871.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3964元●2018年9月:荣获“2018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奖”西塘古镇古镇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距嘉善县城11公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从上海乘火车到嘉善下车后,乘中巴到西塘3.5元。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
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嘉兴南湖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综合基础知识——浙江省省情大全
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资料浙江省省情省况一、浙江省概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
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浙江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10%,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
浙江省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5个县(含1个自治县)。
二、历史沿革三、行政区划全省辖11个地级市,36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3个县、1个自治县(合计9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1、杭州市辖9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政府驻拱墅区环城北路318号2、宁波市辖6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政府驻江东区。
3、温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政府驻鹿城区广场路184号4、嘉兴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政府驻南湖区西南路1号5、湖州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市政府驻吴兴区仁皇山新区行政中心6、绍兴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政府驻越城区曲屯路286号7、金华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杭州市情概况
杭州市情概况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
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
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
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
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简介杭州市(本地吴语读音(IPA):愂tsei)简称杭,中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三角地区副中心城市和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的金融中心和行政中心,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古时杭州曾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处杭嘉湖平原南缘,拥有约2300年的建城史,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
西子湖、钱塘江、千岛湖以及周边丘陵构成了杭州的山水美景。
自古以来,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素有“东南第一州”之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赞美西子湖之美。
活跃的多元化经济和发达的文化教育使杭州成为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市花:桂花市树:香樟城市精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
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
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
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
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
杭州湾新区规划
杭州湾新区规划
杭州湾新区规划
杭州湾新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东海岸,地处杭州市和宁波市两个城市的交界处,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
根据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杭州湾新区被确定为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将成为浙江省在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领域的新高地。
首先,杭州湾新区将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副中心。
规划中明确提出,新区将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办公楼、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等。
同时,新区将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杭州湾新区将加强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
新区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
同时,新区将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科创中心和孵化基地,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再次,杭州湾新区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区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同时,新区将加强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和城市形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最后,杭州湾新区将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新区将依托现有城
市规划和管理经验,建立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之,杭州湾新区的规划旨在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新区将成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宁波为什么是副省级城市
宁波为什么是副省级城市
当初,宁波能够成为浙江的副省级城市,一是因为历史的底蕴和积累所在,二则是宁波本身的具有不小的发展潜力,当然和上个世纪叱咤风云的宁波帮人士的推动有着不小的关系。
在古代的历史上,明州(古代宁波的称呼)从唐宋开始一直就是我国的几个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而且宁波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从重见天日的河姆渡遗址,到宁波的汤圆的文化,可以说宁波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而这个文化底蕴,在将来转化成经济推动力之后潜力是非常大的。
宁波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车水马龙的港口的。
过去的三江口,现在的北仑港,宁波的港口一直以深水良港而闻名。
现如今,在工业化的巨轮的推动下,宁波的整座城市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能量巨大。
最后,这和宁波帮人士的推波助澜有着不小的关系。
虽然当时成功的宁波帮人士早已是远在他乡,但是养育他们的这座城市却仍然念念不忘。
所以说,他们为当时有些破败的宁波争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机会,才最终有了今天宁波这座大都市。
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初探——以金清镇为例
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初探——以金清镇为例摘要:美丽城镇规划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也是指引城镇高品质建设的重要抓手。
金清镇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副中心所在地,本文结合该镇的实践,从环境整治、产业提升、城市管理、人文宣传等方面联动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美丽城镇规划的总体框架和行动策略,旨在促进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氛围的创建,为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金清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目标,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浙江是总量位居全国第四的经济大省,提出了全面实施“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战略。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以“垦荒“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谱写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台州篇章。
金清镇是台州市路桥区东南副中心镇,是美丽台州和“两美”浙江目标的一个缩影。
1美丽城镇规划概述美丽城镇规划从视角而言,小城镇综合整治聚焦于独立乡镇,美丽城镇则在县级层面进行统筹,最终实现全域各乡镇的“先美带动后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从规划范围来看,美丽城镇建设则放眼于乡镇全域空间,包括各类生产空间、美丽乡村、生态自然等方面。
就规划内容而言,美丽城镇规划是多部门工作计划的协调与融合。
就规划要求而言,在浙江省美丽城镇“五美”建设基础上,形成金清特色的鲜明城乡形象,进一步强调城乡融合、完善城乡功能布局与优化空间形态的重要性。
2金清镇发展现状金清镇地处浙东南沿海,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商贸重镇,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镇之一,台州市十大中心镇之一。
全镇全镇陆域面积96.96 平方公里,岛屿 15 座,下辖 42 个村 1 个社区。
改革开放以来,金清镇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列入首批浙江“东海文化明珠”,首批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卫生城镇,首批浙江省现代示范镇和省级绿色小城镇。
副中心城市
副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一般在300公里),未来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大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仅次于省会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
与其它地级市的区别就是市委一把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兼任。
设立省域副中心的目的就是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快速发展,再造经济增长极,减轻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压力;对省域副中心城市设立的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杭州城市文化
杭州城市文化手册(通用版本2)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位于浙江省北部,处杭嘉湖平原南缘,拥有约一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古时杭州曾称“临安”、“钱塘”、“武林”等,自古以来,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谚。
活跃的多元化经济和发达的文化教育使杭州成为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杭州的历史文化最早可追述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
公元前222年秦初次置钱唐县、余杭县;南朝年间,先后置临江郡、钱唐郡;隋文帝开皇年间首度改称杭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唐代,为避讳,改钱唐为钱塘;923年,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杭州首次成为一个政权的首都;北宋期间,兴修水利,博得“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美誉;1138年改名为临安府,成为南宋的首都;元时,临安府改名杭州路,当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明,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清,康熙、乾隆多次巡游杭州,康熙帝还为西湖十景题字立碑。
在这里,蜿蜒曲折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杭州,见证了杭州的繁华,滔滔河水流经的两岸不仅物产丰沃,繁盛的南北交流还留下了许多历史的遗迹,这些代表着文化传承的建筑历经沧桑,等待着更多的后人驻足揽胜。
在这里,因“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而闻名的龙门古镇,传承了数百年的乡镇文化。
踏着清冷的石板,信步于幽深的街巷和古老的民居中,就好像走进一部地域文化的线装书,让你在淡泊、幽思中品读其深厚之文化底蕴。
在这里,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让你领略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
站立钱塘江畔的六和塔之上,眼观汹涌壮观的潮水奔腾而来,化为东西两股,两股潮水相碰的瞬间,激起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美景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知何时开始流传,荡漾千年,化雨为烟。
滨江市属于哪个省
滨江市属于哪个省滨江市是一个特定的地名,很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
但实际上,滨江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滨江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毗邻上海市。
它地处杭州市辖区的最东部,东临钱塘江,南濒钱塘江北岸的富春江,西邻余杭区,北界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滨江市总面积为106.5平方公里,人口约34.87万人。
作为浙江省的一个市辖区,滨江市具有自己的行政管理体系,包括市政府和相关行政机关。
滨江市在浙江省的整体规划中被定位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及新城区的副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滨江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其区位优势和杭州市的辐射效应。
近年来,滨江市逐渐发展成为杭州新经济的核心区域。
众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纷纷落户滨江市,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滨江市目前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乃至世界上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重要基地之一。
除了经济方面的发展,滨江市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
市内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钱江世纪城、西溪湿地公园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滨江市还积极推动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滨江市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有着较为完善的体系。
市内有许多优秀的中小学和大学,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滨江市还注重文化艺术的培养和推广,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总的来说,滨江市作为浙江省的一个市辖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优势。
它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毗邻上海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随着杭州市的快速发展,滨江市也得到了辐射和带动,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同时,滨江市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课时跟踪检测(六)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课时跟踪检测(六)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一、选择题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4月8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文件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应突出强调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
据此回答1~2题。
1.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有利于()①解决中心城市城市化问题②优化生产要素空间配置③扩大中小城市服务范围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2.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的原因最可能是()A.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B.中小城市环境质量下降C.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显著D.中小城市交通拥堵加重解析:1.D 2.C第1题,该模式下,中小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市环境压力,不能解决中心城市的城市化问题,排除①;不同城市优势不同、定位不同,该模式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将周边中小城市整合为一个整体,可以使生产要素在城市间得到最优配置,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②④对;该模式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新的城市出现,区域内的居民在选择同一等级的城市来寻求服务时,会选择距离最近的城市,因此可能会缩小原有中小城市的服务范围,排除③。
D正确。
第2题,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发展,成长为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时会使医疗、教育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高度集中,同时还会从周边地区吸引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资源,这一现象被称为城市的“虹吸效应”,C正确。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差异,排除B、D项。
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的转移有可能导致周边中小城市就业机会增多,所以人口可能会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排除A。
右图为浙江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完成3~4题。
3.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是()①地理位置优越,上海辐射带动②海陆交通便利,协作条件良好③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④水系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城市群是()A.环杭州湾城市群B.浙中城市群C.温台沿海城市群D.同步发展解析:3.A 4.B第3题,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距大都市上海近,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①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2个副中心城市:1、宁波市宁波,简称甬,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中国大陆综合竞争力前15强城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连续四次蝉联中国文明城市。
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著名高校:宁波大学、诺丁汉大学中国校区2、温州市温州,浙江省辖地级市,简称“瓯”;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
温州方言也被评为中国最难懂方言之一。
高等学校: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