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玩转语文课堂?别闹了!
最近学校组织了个信息技术培训,讲师口沫横飞地介绍各种新奇的软件,什么AI写作啊、智能批改啊,听得我都有点晕乎乎的。
讲师还特别强调,要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生动有趣。
我听得直翻白眼,心想这信息技术有用吗?语文这东西,真的要靠“科技”来拯救吗?
直到我上了一堂“古诗鉴赏”课,才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堂课上要讲的诗是李白的《静夜思》,孩子们对这首诗应该很熟悉了,但每次讲到这儿,他们都只是机械地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然后就没了。
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为了给孩子讲故事,我刷到一个“AI绘图”的软件。
就玩心大起,用“床前明月光”四个字生成了一幅画。
那画面真是妙不可言,一弯新月倾斜地挂在夜空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霜雪一般。
我当时就觉得,用这个软件来解释诗歌,简直是绝配!
于是,我把这幅画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顿时眼睛一亮,指着画面兴奋地喊着:“哇!这画好美!”
我趁热打铁,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画里的月亮像不像诗歌里描写的那样?这月光照在地上,又像什么呢?”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像霜!” “像银子!” “像水!”
我笑着说:“对,这就是李白用‘疑是地上霜’来写月光带来的感受。
你们看,这幅画真的把诗歌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啊!”
孩子们被这幅画深深吸引,他们不再只是机械地背诵诗歌,而是开始思考诗歌的意境,感受李白当时的心情。
下课后,有个孩子跑到我面前,兴奋地问:“老师,你用什么软件画的这幅画?我也想用它来画诗!”
我笑着说:“这可不是什么软件,而是我们用‘床前明月光’这几个字生成的!你看,信息技术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是不是很有趣?”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不禁感叹:信息技术,它本身并不是万能药,但当它与教学技巧相结合,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效。
语文教学,不再只是枯燥的背诵和分析,还可以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
而这,正是信息技术所能带给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