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
青少年时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少年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4分)
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骛,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甚至能chù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
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jiǎo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附庸风雅,使诗意与人生相得益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1)娉.婷()(2)j iǎo()揉造作
2.选文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鲜妍B.亵渎C.附庸风雅D.相得益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学习5G全新技术,让我对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有了更多了解。
B.“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控作业时长,减少考试频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C.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莫泊桑,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
他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古代常用借代手法来释义,如“庙堂”指朝廷,“伛偻”“黄发”指老人,“提携”“垂髫”指儿童,“丝竹”指音乐,“青鸟”指信使,“桑梓”指家乡。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D.三皇五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帝王,具体说法不一致。
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
据《史记》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分)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将在
全省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
今年3月,试点市、县(市、区)要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园绿地中可开放共享区域、开放时间、可开展的活动类型、游客承载量,完善设施配套,提升服务功能,加强植物养护管理。
要共享更要共护,对于可亲可近的绿地,我们一定要悉心爱护,倍加珍惜。
(1)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画线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不改变句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自信、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李白在《行路难》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行路难》其一);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2)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坦荡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韩愈在左迁途中,不忘用“(3)
__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白自己对朝廷的耿耿忠心;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4)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一句既怀家愁,又忧国难;欧阳修坦言“(5)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把仕途坎坷的苦闷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
7.名著阅读(6分)
你校组织“艾青,我为你骄傲”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北方》)【丙】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
——(《复活的土地》)(1)以上三首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什么?意象背后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牛汉曾经这样评价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联系《我爱这土地》,试从情感、构思等方面说说你对艾青这一“大形象”的理解。
(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诗歌阅读(4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8.诗歌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9.尾联写“凫雁满回塘”的用意是什么?(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前人之述备.矣()(2)薄.暮冥冥()
11.翻译句子。
(2分)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将记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具体而论,又有鲜明的层次性,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
B.第③④两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
C.“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D.“微斯人,吾谁与归?”有自勉之意,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同时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阔达胸怀和高尚情操的人太少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旦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②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①滃(wēng)然:水势盛大的样子。
②岁物:收成。
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4.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15.结合本文和《醉翁亭记》内容,说说你对欧阳修的认识。
(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
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
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
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_____________。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
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
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
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
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
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
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1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能表明本段观点的一句话。
(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2分)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3分)
19.文中第③段画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18分)
修鞋匠
雪樱
①小区对面的空地上,有一个修鞋摊。
修鞋阿姨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踏实感,把修补的鞋子交给她,就像随手扔给妈妈那样放心。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责打下手。
老先生个头不高,鹦鹉鼻,驼背,戴一副老花镜,断的一根眼镜腿缠着胶布。
他和谁说话都和和气气,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
很多时候,人们不修鞋,每天过来坐一会儿,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拉家常,心里也欢喜。
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
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
”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
③这条街上,有一所大学、一所职专、一所小学,还有家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分,人声鼎九年级语文试题沸,堵得水泄不通。
一个初冬的午后,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简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划,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
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人群里一阵聒噪。
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
给您搞砸了。
”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
”又说,“你没问题。
”旁边的人跟着翻译。
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来取。
此时,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④几天后,还是那个时间,外教如约而至,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助教。
接过崭新、锃亮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
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又发现鞋子重新擦拭过,焕然一新,他对老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了不起!”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
老先生婉拒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
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
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真诚、认真,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只长了包浆的木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
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
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那年春天,我给母亲网购了一双健步鞋,收到后母亲没舍得穿,等穿的时候意外发现脚后跟处有开裂,母亲便去找阿姨修鞋。
那几天阿姨下午才出摊,原来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了。
她眯着眼睛,仔细按压一遍,判断是断裂,应该是出厂残品,表示粘了也穿不了几天。
鞋子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我有些半信半疑,拍照给客服,客服答应退货,收到后验收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
我不禁对阿姨刮目相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
⑦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毕业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
“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我天天干着心里不慌张。
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
”她缓缓地说道。
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
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
”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⑧《红楼梦》里曾写到睛雯抱病补裘的动人场景,睛雯补的是衣服,修复的是人心和人性。
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加丰盈。
由此,我对修鞋匠人更加敬畏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20.根据选文③-⑦段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4分)
老修鞋匠拒绝修没有把握修好的鞋,在外教信任下接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姨继承父亲衣钵,判断出“我”母亲的鞋是出厂残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
”
22.品析选文第⑤段加点字“活”的表达效果。
(4分)
23.概括选文中两代修鞋匠身上令人敬畏的美德。
(3分)
24.分析选文结尾段作用。
(3分)
四、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50分)
以笔为舟,文人墨客书写了山水诗路;以书为舟,莘莘学子邀游着知识海洋;以梦为舟,航天英雄创造出太空神话。
“舟”是远行的依靠,是成长的阶梯,是圆梦的翅膀。
请以《以___________为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1)pīng (2)矫
2.C【解析】“附庸风雅”是贬义词,不合语境。
3.C【解析】A.主语残缺,可将“通过”或“让”删去。
B.“减少考试频率”搭配不当,应将“减少”改为“降低”。
D.语序不当且语意重复,可删去“普遍”或删去“众多”并把“普遍”放到“欢迎”的前面。
4.C 解析:C.有误,“唐宋八大家”中并无范仲淹。
5.【答案】(1)山东省印发通知明确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
(2)对于可亲可近的绿地,我们不得不悉心爱护,倍加珍惜。
(或:对于可亲可近的绿地,我们不能不悉心爱护,倍加珍惜。
)
6.(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月有阴晴圆缺(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重点字词:弊、衰)(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5)醉翁之意不在酒(重点字词:醉翁)7.(1)反复出现的意象是“土地”。
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2)示例:艾青对这片土地赤诚而又深沉的爱可谓“大”,即使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艾青精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可谓“大”,如通过想象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不觉。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8.示例:清晨报晓的鸡叫声唤起了夜宿茅店的旅人,在明月当空,万籁俱寂时,他匆匆赶路,积满了早春寒霜的板桥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9.示例: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10.(1)详尽(2)迫近
11.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12.D 解析:D.有误,“同时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阔达胸怀和高尚情操的人太少了”表述有误,这里的“斯人”,从文字上看是“古仁人”,实际上也指滕子京,是希望滕子京也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这句话也包含了正面
规劝,勉励好友的意思。
1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解析:句意: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故可断为: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4.四季(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解析:重点词:无不,没有不;可,值得。
句意:四季(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15.①欧阳修被贬滁州,随遇而安,寄情山水,可见他襟怀宽广;②政事宽简,与民休息,滁州地僻事简,人民安居乐业,可见他勤政爱民;③公余之暇欧阳修与滁州百姓同游丰乐亭,可见他是一个愿意与民同乐的人;
④写文言文,成就斐然,可见他才华横溢。
(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我担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
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
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
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
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涂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
秋冬草木凋零,山岩裸露,春夏的清烟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16.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17.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
解析:根据第②③短的段首句的格式以及第④段的“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可以概括为“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
18.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接着从“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四个方面具体论述读书的好处;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总结全文。
19.比喻论证。
把读书的好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观点“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使论述生动形象,道理通俗易懂。
解析:第③段首先提出观点“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总领全段内容。
然后运用比喻论证,“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等句子使论述生动形象,道理通俗易懂。
20.示例:①老修鞋匠将鞋修得焕然一新,拒绝多收费;②阿姨坚持出摊,修鞋不涨价。
21.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修鞋匠解释自己拒绝接单时的急切,表现了他的诚信质朴。
22.示例:“活”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鞋子被阿姨修好,变得完美无缺,表现出阿姨修鞋技艺的精湛。
23.示例:讲诚信、技艺精湛、真诚质朴、不贪财。
解析:由“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
’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可概括出:讲诚信;由“接过崭新、锃亮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
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阿姨看出“我”母亲的鞋“应该是出厂残品”可概括出:技艺精湛;由“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可概括出:真诚质朴;由“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
老先生婉拒了”“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可概括出:不贪财。
24.示例:由《红楼梦》里抱病补裘的情节写到日常生活中的修补,写出修鞋匠不仅修补出了美好生活,更丰盈了内心世界,表达了“我”对修鞋匠人的赞美。
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解析:结尾段由《红楼梦》里晴雯抱病补裘的情节,写到日常生活中的修补,作者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
由此可知,作者认为修鞋匠不仅是补鞋,更是修补生活,让生活变得美好,也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丰盈。
这句话收束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了“我”对修鞋匠人的赞美。
四、写作(50分)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