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规范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课程建设管理机构和职责
中职学校设立课程建设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具体职责包括:
1. 制定中职学校课程建设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2. 组织开发、修订学生课程;
3. 组织开发、修订各类教材教辅资料;
4. 组织设计、开展课程建设研究;
5. 组织实施课程建设成果评估;
6. 组织开展课程建设宣传和培训。
三、课程建设的程序
1. 课程建设规划
中职学校每三年制定一次课程建设规划,明确课程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
规划内容包括:学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学科课程规划、校本课程规划等。
2. 课程建设组织
中职学校每年制定一次课程建设年度计划,明确课程建设任务和安排,建立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组织课程建设项目评审和立项。
3. 课程建设实施
中职学校严格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发、修订学生课程和教材教辅资料,组织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研究,推动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4. 课程建设评估
中职学校每三年开展一次课程建设评估,对学校课程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课程建设管理的原则
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质量第一,
不断追求卓越。
2. 合理原则
课程建设管理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程的实际效果和应
用价值。
3. 创新原则
课程建设管理必须以促进课程创新为主要任务,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新思想新理念,推陈出新,敢于变革。
4. 控制原则
课程建设管理必须以严格管理为手段,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课程建设管理的方法
1. 制度和制度
中职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课程建设工作的组织架构、职责
任务、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
2. 资源整合和共享
中职学校鼓励各部门和教师之间开展合作,共享课程建设资源和成果,形成合力,提高效
率和效果。
3. 激励和约束
中职学校以奖励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课程建设管
理的有序进行。
4. 管理和评估
中职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和评价课程建设工作的进展和
成果,为决策提供依据。
六、课程建设管理的保障措施
1. 物质保障
中职学校要充分保障课程建设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和设施,确保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中职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
3. 经费保障
中职学校要合理配置课程建设经费,加大对课程建设工作的投入,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管理保障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课程建设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七、课程建设管理的宣传推广
1.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向全校师生宣传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成果,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2. 中职学校要组织开展各类课程建设活动,如课程建设研讨会、课程建设成果展示等,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课程建设管理。
八、附则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职教育课程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各中职学校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本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中职教育事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