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二中高中历史 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中国战败。你了解到:
信息二 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其经济 改革方面的措施是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政府决定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 见,提倡、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清政府还颁布了《奖励工商章程》,凡办 1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男爵,办2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子爵…… 信息三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 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进一步发展(1912—1919)
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帝 国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帝 国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情境一
假设你是一名晚清官员。在甲午中日战争
信息一 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 要在三年内付清日本2亿两的巨额赔款, 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一年的财政收入 也不过8000余万两。为了筹集这么大一 笔款项,清政府加紧在全国征收,放宽 了对各种新式工业的控制和民间办厂的 限制……
辛亥革命后政府鼓励人民干什么?
材料二
1912年全国有商会794所,入会19.66万人。到1915 年商会增至1211所入会已达23.85万人。1914年,全 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与会者超过 180人。 张謇认为:实业救国乃“富强之大本”。
人们对政府的政策持什么态度?
材料三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 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作用,“抵制外货’’、 “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 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曲 折 发 展
山重水复疑无路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1938
= = = =
=
1939
1943 1945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无奈结局
图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曾国藩 李鸿章 3、代表: 中央:奕訢; 地方 左宗棠 张之洞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4、内容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洋务经济
本质为封建经济,民用企 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培养近代人才 5、结果: 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
6、影响: 引进了…… 刺激了……
培养了…… 抵制了……促进了


江南制造局炮厂
必修二第三单元
பைடு நூலகம்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CHU ZHOU SHI DI ER ZHONG XUE
自然经济:
不是为了 交换,而是为 了满足生产者 本身需要而生 产的经济形式。 它是封建社会 经济的基本形 式。 男耕女织图
返回
(
封建农耕 文明
碰 撞
资本主义 工业文明
近 代 中 国 经 济 结 构 的 变 动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洋务经济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
材料一: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 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州 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 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 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鸦片战争前 茶叶 生丝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时间
国别
英国 法国
比例
减少到1/2 减少到1/3
欧洲列强 对华商品 输出情况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英法德等国对华商品输出量1918年同战前相比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国 际
欧洲列强放松控制
归纳2: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提供 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 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 量弱,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难以独立发展。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3、影响
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经济是怎么 形成的?
19世纪60年代至 90年代这 几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 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 号,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 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 “洋务运动”。
历史归纳:洋务运动
1、背景: 内忧外患;中体西用思潮 2、洋务派:维护清朝统治。
地思 域考 特: 点中 ?国 简近 要代 分工 析业 其出 原现 因有 。什 么
贻来牟机 器磨坊
沿海和沿江地 区最早受列强 侵略,列强倾 销商品、掠夺 原料,自然经 济解体较早; 外商企业最早 在沿海沿江地 区建立,刺激 了中国近代企 业的建立; 近代工业分布 在沿海和沿江 地区便于引进 外来先进技术 和引进机器设 备。
踏 水 车
天津机器局
返回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 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 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 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返回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鸦 片 战 争 后
洋务运动 诱导
外商企业 的刺激
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封建经济的分解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5000(年平均值) 8010
9919 10122
5000(年平均值) 13220
23040 62896
1845年
1851年 1853年
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1)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纺”与“织”分离 2、表现 “织”与“耕”分离 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提供了条件(积极)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附庸(消极)
2.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成为 C )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B.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材料一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 创新深化 司简称“南洋公司”,见产品 销售量 销售量示意图(左图)。 (吨) 40000 ①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 司的营业状况如何? 35000 ②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 30000 业的发展有哪些客观条件? 材料二 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 25000 的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 20000 “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 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 15000 资”,产品为“日货”,大造 10000 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 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 5000 “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 0 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年) 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注:1917年上海工厂开工后的产品 销售量未计入。 ③南洋公司与英美烟公司的斗争 说明了什么问题?
发昌机 器厂 南海继昌 隆缫丝厂
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商人
4、特点:
私人投资、使用机器生产 从东南沿海起步,多轻工业(资金不足) 自身技术薄弱
5、影响: 加快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改变了中国的阶级结构和中国 革命的面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你忧心如焚,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 于是你决
定……为什么做此决定?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原因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初 步 发 展
表现: P44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 扩展,总额增加一倍多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小荷已露尖尖角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 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 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学以致用
1、1864年,包世臣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 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 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 (A ) A B C D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 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 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归纳1: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阻碍的因素: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主要因素。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3.政局长期动荡
推动发展的因素:
1.列强的侵略分解中国的封建经济, 2.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辛亥革命的推动,扫除一些障碍 4.人民反帝斗争 5.实业救国思潮推动,实业家们的爱国精神
原因
国 内
辛亥革命推动
进 一 步 发 展
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表现 资本增加 涌现著名实业家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影响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 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化,为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 基础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927——1936:发展较快 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 1937——1945:遭受沉重打击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统制经济 1946——1949:日益萎缩 美国的经济掠夺 官僚资本的挤压 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