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1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
1.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 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B. 质粒是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C.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上两个特定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 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答案】C
【解析】解 A.基因amp和tet在同一个DNA分子上不是一对等位基因 A错误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 动植物病毒的DNA不属于质粒 B错误
C.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正确
D.重组质粒4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完好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因此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D错误
故选 C
2.现有一长度为
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 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 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酶H有2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B. 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会产生四个DNA片段
C. 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能产生完全相同的酶切片段
D. 酶B只有1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答案】B
B.用酶B和酶H同时酶切结果得到3个DNA片段结果如图3 由于DNA碱基不会因为切割而变化这样分析得到1个1400bp片段 2个600bp片段和1个400bp片段这样两种酶共同切割就得到了4个片段 B正确
C.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能产生两个碱基数都是600bp的DNA分子但是不是完全相同的酶切片段因为DNA的组成不只由碱基的数量决定还与碱基的排列顺序有关 C错误
D.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 由此判断酶B有2个识别和切割位点 D错误
故选 B
3.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耐盐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
A. 可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B. 含耐盐基因的棉花细胞可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
C. 可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来鉴定棉花植株的耐盐性
D. 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全部未知的可用PCR技术得到大量目的基因
【答案】D
【解析】解 A.农杆菌转化法常用来转化植物细胞可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A正确
B.棉花细胞具有全能性含耐盐基因的棉花细胞可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 B正确
C.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可以从性状表现层次鉴定棉花植株的耐盐性 C正确
D.PCR技术要求知道目的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D错误
故选 D
4.某科学工作者把兔子的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在这个细胞的合成系统中能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这个事实说明()
A. 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B. 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 兔子和大肠杆菌的基因发生了重组
D. 兔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B
【解析】解 A、题干信息只能说明血红蛋白合成但不能说明场所是在核糖体上进行故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把兔子的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在这个细胞的合成系统中能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 说明不同生物中的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都是由一套遗传密码决定的因而有相同的密码子故B正确
C 、将信使RNA导入大肠杆菌并没有导入血红蛋白基因则没有涉及基因工程故C错误
D、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而题干能表达出正常的血红蛋白说明基因不一定突变故D错误.
故选 B.
5.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分别是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的病原体病毒结构见下图研究人员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两种含肝炎病毒抗原基因(DNA序列)的细胞用转基因细胞来生产病毒表面蛋白抗原然后制备成疫苗用于肝炎的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获得的两种肝炎疫苗在人体内都不能复制需多次接种
B. 获取两种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都必需要用到逆转录酶
C. 获取的两种肝炎病毒抗原基因都可以直接转入受体细胞中进行表达
D. 用抗原—抗体杂交法可确定肝炎病毒抗原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DNA上
【答案】A
【解析】解 A.获得的两种肝炎疫苗在人体内都不能复制需多次接种目的是为了提高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A正确
B.乙型肝炎病毒是DNA病毒获取DNA病毒的抗原基因不需要用到逆转录酶 B错误
c.获取的两种肝炎病毒抗原基因在导入受体细胞之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不可以直接转入受体细胞中进行表达 C错误
D.用抗原—抗体杂交法只可确定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D错误
故选 A
6.下图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转荧光蛋白基因克隆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过程都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B. ③过程常用显微注射技术注射前需先用Ca^2+处理重组细胞
C. ④过程胚胎须发育到囊胚或原肠胚阶段
D. ⑤过程为胚胎移植技术可充分发挥雌雄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答案】D
【解析】A、①过程属于细胞工程的范畴②过程属于基因工程 A错误
B、③过程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技术不需先用 C^2+处理重组细胞 B错误
C、④过程重组细胞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期移植 C错误
D、③过程为胚胎移植技术其优点是可充分发挥雌雄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D正确
故选D.
7.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应首先设计()
A. 蛋白质结构
B. RNA结构
C. 氨基酸序列
D. 基因结构
【答案】A
【解析】解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属于蛋白质工程应根据蛋白质功能从设计蛋白
白质.
故选 A.
8.限制酶是一类核酸切割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 BamHⅠ、EcoRⅠ、HindⅢ以及BglⅡ的识别序列箭头表示每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
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结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
序列是什么()
A. 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为—AATT—
B. 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为—GATC—
C. 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为—GATC—
D. EcoR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为—AATT—
【答案】D
【解析】解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
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并
在不同的位点进行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是不同的
但只要切下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的游离碱基互补即可互补结合由图示可知 BamHⅠ和
BglⅡ都可切割出游离末端—GATC 故末端互补序列为一GATC— C正确
故选 C
9.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一次循环后目的基因的数量可以增加一倍
B. PCR反应过程中需要3个不同的温度范围
C. PCR反应过程中加入的酶的显著特性是耐高温
D. 模板DNA和引物能在每一次扩增中重复使用
【答案】D
【解析】解 A.PCR过程中DNA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所以一次循环可使目的基因的量
增加一倍 A正确
B.PCR反应过程中需要3个不同的温度范围 90℃~95℃使模板DNA变性、解链 55℃~60℃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 70℃~75℃引物链延伸 B正确
C.PCR反应过程中加入的酶的显著特性是耐高温 C正确
D.PCR中模板DNA序列可反复在每一次循环中用作模板而每一次循环用到的引物都会
一直成为产物DNA中的一部分序列在下一个反应循环中作为模板DNA 所以不可重复
作为引物 D错误
故选 D
1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限制酶都来源于原核生物可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 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基因突变
C. 基因工程所使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
D. 基因工程在细胞水平对生物体的遗传性状进行定向改造
【解析】解 A.限制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可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以及切割运载体 A 正确
B.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错误
C.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工具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 C错误
D.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D错误
故选 A
1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 三倍体、染色体片刻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C.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
D. 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D
【解析】D.据图分析 a中三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为三体
b中一条染色体上4所在的片段重复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c中所有的同源染色体都多了一条为三倍体
d中一条染色体上的3、4片段丢失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故选D
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与转基因棉花的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
B. 精卵细胞随机结合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不同类型的受精卵
C.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 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产生转基因棉花的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 A正确
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卵细胞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受精卵属于受精作用 B错误
C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正确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所以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D正确
13.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畜牧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SRY基因是Y染色体上决定雄性性别的基因 SRY-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是现阶段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最准确和最有效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利用Y精子DNA含量比Ⅹ精子低的差异筛选两种精子从而对胚胎性别进行控制
B. 从Y染色体DNA分子上获取SRY 基因可用SRY 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作引物
C. SRY-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中要用到SRY基因特异性探针进行检测
D. 利用PCR经过3次循环理论上获得的SRY基因占扩增产物一半
【答案】D
【解析】解 A.哺乳动物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故含Y精子DNA含量比含X精子低根据该差异可以筛选两种精子实现对胚胎性别的控制 A正确
B.从Y染色体DNA分子上获取SRY基因然后用SRY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作引物进行扩增 B正确
C.SRY-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中要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SRY基因特异性探针进行检测 C正确
D.因为经过3次循环之后才能出现目的基因的片段故利用PCR经过3次循环理论上获得的SRY基因占扩增产物1/4 , D错误
故选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4.两个家庭中出现的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 II_9患病情况未知对相关个体的DNA酶切后再进行电泳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基因分离现对部分个体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应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对相关个体的DNA进行酶切
B. 乙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 II_6与\ II_7所含与甲、乙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数量可能相同
D. 若对\ II_9的DNA进行酶切和电泳可得到3条条带
【答案】B, D
再进行电泳 A正确
B. Ⅰ_3、Ⅰ_4不患甲病二者所生女儿Ⅱ_8患甲病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_5不患乙病但其父母均患乙病说明乙病为显性遗传病题干中明确说明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只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错误
C.假设控制甲病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乙病的基因用B、b表示则Ⅱ_6的基因型为A_-X^BX^- 与甲、乙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数量为1、2或3个Ⅱ_7的基因型为 A_-X^bY 与甲、乙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数量为0或1个 C正确
D.根据系谱图分析Ⅰ_1、Ⅰ_3、Ⅰ_4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X^b、 AaX^bX^b和AaX^BY 结合电泳结果可知基因类型1和2分别表示A、a基因基因类型3和4分别表示 X^B、 X^b基因Ⅱ_9的基因型为_ _ X^BX^b 若对Ⅱ_9的DNA进行酶切电泳可得到3或4条条带 D错误
故选 BD
1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中的一个 DNA 分子片段其上分布着 a、b、c 三个基因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图中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图中 D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 图中Ⅰ处有 b 基因的转录起点该起点是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 a、b、c 三个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在同一个细胞中它们可能不同时表达
【答案】A, C
【解析】A、动物细胞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其次在线粒体中也有基因的分布图中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A错误
B、DNA分子通常呈现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图中Ⅰ处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而b基因的转录起点位于b基因的首端也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错误
D、a、b、c三个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在同一个细胞中它们可能不同时表达 D正确
故选AC.
16.研究发现 DNA分子中存在一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彼此结合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为i-Motif结构该结构大多出现在原癌基因的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区域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了i-Motif结构的形成
B. i-Motif结构的出现使染色体缩短属于染色体变异
C. i-Motif结构可能会影响原癌基因的转录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
【答案】A, B, C
【解析】解 A.据题意知 i-Motif结构是DNA单链上胞嘧啶彼此结合形成的这个过程不
涉及磷酸二酯键的形成没有DNA聚合酶的参与 A错误
B.i-Motif结构是一种特殊的DNA结构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B错误
C.i-Motif结构常位于原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可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影响原癌基因的表达诱发细胞异常增殖 C错误
D.i-Motif结构能调控原癌基因表达研究其形成机理有助于人们调控基因表达给癌症治疗带来更多可能 D正确
故选 ABC
17.下图是培育抗除草剂玉米的技术路线图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
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
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用两种限制酶就可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
B. 过程②用\ Ca^2+处理可提高转化成功率
C. 过程③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除草剂和物质K
D. 筛选得到的A是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答案】A, D
【解析】解 A.若过程①使用两种限制酶且这两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粘性末端不同才
可以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 A错误
B.过程②用 Ca^2+处理可增大农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提高转化成功率 B正确
CD.过程③培养基中加入除草剂筛选出来的是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农杆菌
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加入K物质筛选出来的是无农杆
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和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C正确 D错误
故选 AD
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检测可以采用实时荧光RT−PCR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的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B. 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 2^n-2个引物B
D. PCR技术是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由PCR仪自动控制DNA的解聚与结合
【答案】A, B
【解析】解 A.PCR体系中需要的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是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 聚合酶 A错误
B.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该过程理论上至少需要 2^n-1个引物B 因为PCR扩增DNA片段过程最高经过n次扩增形成的DNA分子数是 2^n个其中只有2条单链不含有引物 B错误
C.利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某些微量RNA病毒进行检测时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是因为增加了待测RNA逆转录产生的DNA的数量(或浓度)便于检测 C正确
D.PCR反应过程包括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所以PCR技术是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由PCR仪自动控制DNA的解聚与结合 D正确
故选 A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9.(1)经BamHⅠ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________酶切后的产物连接理由是________ 连接后的重组质粒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被BamHⅠ切割
19.(2)若某人利用图(b)所示的表达载体获得了甲、乙、丙三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如图(c)所示这三种重组子中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有
________ 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
19.(3)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木端的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0.(1)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利用PCR技术扩增拟南芥醛缩酶基因时应选用的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图2重组质粒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构建该重组质料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3)将拟南芥醛缩酶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时一般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包裹在金粉上通过轰击进入叶绿体中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 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基因间隔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该项技术用
等做标记
【答案】(1)加热至90~95℃, 引物甲、引物丙
【解析】解(1)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到90~95℃图1中基因中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故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应该选基因上下游、方向相反的一对引物故所选的引物是引物甲、引物丙
【答案】(2)复制原点, HindⅢ和BcⅡ
【解析】(2)图2重组质粒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复制原点由图2可知 BamHⅠ会破坏标记基因结合图1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可判断构建该重组质粒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应选择HindⅢ和BcⅡ
【答案】(3)基因枪法, 避免对叶绿体自身的基因组的表达造成影响
【解析】(3)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时一般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包裹在金粉上通过轰击进入叶绿体中这种方法称为基因枪法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为避免对叶绿体自身的基因组的表达造成影响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基因间隔区
【答案】(4)DNA分子杂交技术, 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单链片段(或“与目的基因互补的RNA 单链片段”)
【解析】(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作为探针
21.(1)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 F_1全为灰身果蝇则亲本中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F_1雌雄个体交配得 F_2 F_2又出现了黑身果蝇这是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果蝇的翅型受常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杂交得 F_1 让 F_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 F_2 F_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21∶27∶7∶9
①亲本中灰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②B、b与A、a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③ F_2灰身残翅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AA, 不是, 一对等位基因Aa遗传只会发生基因的分离不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
【解析】解(1)果蝇的灰身与黑身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 F_1全为灰身果蝇则灰身为显性性状亲本中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是AA 黑身果蝇的基因型是aa F_1的基因型为Aa F_1雌雄个体交配得又出现了 F_2 F_2又出现了黑身果蝇这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因为一对等位基因Aa遗传只会发生基因的分离不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
【答案】(2)①Aabb, ②不位于, 1/7
【解析】(2)①某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杂交得 F_1 让 F_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 F_2 F_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
=21∶27∶7∶9 单看翅形这一性状长翅∶残翅=3∶1 则 F_1的基因型为Bb 单看灰身与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灰身∶黑身=7∶9 则 F_1的基因型为1/2Aa、1/2aa 由此推断出亲本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②B、b与A、a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 F_2灰身残翅的基因型包括1/64AAbb、3/32Aabb 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64)/(1/64+3/32)=1/7
22.(1)如果用马铃薯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逆转录产生的片段与载体连接前所需的限制酶是________ 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马铃薯的
________
22.(2)用含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后采用________技术检测转基因马铃薯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同时还要采用________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转基因马铃薯细胞中表达
22.(3)一般情况下农杆菌不能感染的植物是________ 能促进农杆菌向植物细胞转移的物质是________类化合物
22.(4)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抗原基因常采用________ 完成此过程的前提条件是
________
【答案】(1)PstⅠ和EcoRⅠ, cDNA文库
【解析】解(1)根据目的基因两侧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可知在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应使用限制酶PstⅠ和EcoRⅠ如果用马铃薯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马铃薯的cDNA(部分基因)文库
【答案】(2)DNA分子杂交,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需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转基因马铃薯细胞中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答案】(3)单子叶植物, 酚
【解析】(3)一般农杆菌不能感染单子叶植物可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植物细胞受伤后可产生酚类物质促进农杆菌向植物细胞转移
【答案】(4)PCR技术, 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解析】(4)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完成此过程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23.(1)科研人员用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质粒M转移到受体细胞A中细胞A应该是________
23.(2)科研人员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整合到转基因母羊的DNA 上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探针
23.(3)受体细胞B应该是莴苣的________(填“体细胞”“卵细胞”或“受精卵)过程2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导入该细胞后需对该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经___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23.(4)若该转基因“胰岛素羊”乳汁中检测到胰岛素该胰岛素与转基因“胰岛素细菌”产生的胰岛素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受精卵
【解析】解(1)培育转基因羊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感染或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质粒M转移到受体细胞A中受体细胞A应该是受精卵
【答案】(2)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胰岛素基因
【解析】(2)科研人员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整合到转基因母羊的DNA上以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胰岛素基因为探针使探针与羊基因组的DNA 杂交如果显示出杂交带则表明胰岛素基因已插入染色体DNA中
【答案】(3)体细胞, 农杆菌转化法, 脱分化
【解析】(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一般采用植物的体细胞过程2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导入该细胞后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培养为转基因植物该技术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