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幸福的歌》(共4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幸福的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和《乃呦乃》;感受《快乐的啰嗦》和《阳光下的孩子》情绪,并随音乐做动作。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彝族、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节奏。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白板、课件、三角铁、铃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变)
音乐、游戏导入:随着音乐进入课堂,节奏辨别游戏,课件显示四条不同节奏。
教师弹出,学生分辨,并尝试分辨出教师弹出的几条节奏的组合—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展示课件,彝族图片,简单介绍彝族,展示图片介绍有关彝族特色的服装、民居、火把节,让学生感受彝族风土人情。
2.初听歌曲:你们听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吗?(节奏欢快,多次出现“阿里里”的称词)
3.填词游戏:师生做拍手游戏读歌词,教师读歌词,学生读“阿里里”处拍手。
4.复听歌曲:听一听,四次出现的“阿里里”旋律一样吗?教师唱,学生听。
5.师生合作:教师弹奏上半句,学生唱下半句。
(阿里里)
6.完整演唱:连起来唱一唱。
教师弹琴;跟着伴奏唱一唱,“阿里里”处拍手。
7.即兴创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
选部分学生用木鱼三角铁等伴奏用。
分小组表演
第二课时《快乐的啰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先练声,再请学生分组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导入《快乐的啰嗦》: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用那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更是用那动人的音乐来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彝族弹拨乐《快乐的啰嗦》。
二、欣赏
1.讲清欣赏要求
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细心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景?
师: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并且有他们喜欢的乐器,今天
让我们来听听彝族歌曲《快乐的啰嗦》,在这首歌曲里,你有没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呢?
2.初听歌曲,感受乐曲的旋律。
欢快—抒情—欢快
3、介绍月琴及弹奏乐合奏的演奏形式。
4、复听乐曲:
我们在对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请同学们再来欣赏这首《快乐的啰嗦》,同时分辨一下这首乐曲可分为几段?
5、分段听:
a、教师出示主旋律,学生学唱,并请学生分辨其在第一乐段中出现了几次?学生将手放在头、胸、腹等高度来表示不同的音区。
b、感受下一乐段,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变化。
c、感受三乐段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
d、用a.b的形式表现音乐。
5、再次整体的感受整首乐曲,跟音乐欢快的舞蹈,教师提前教授简单的动作。
三、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第三课时乃呦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图片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了解认识了彝族的风土人情。
他们有热闹的火把节。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勤劳质朴、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主要分布在湖南一带(指地图),名字叫做土家族,那么他们又有什么节日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土家族的世界。
(多媒体展示课件:土家族的服饰、吊角楼、工艺品、摆手舞、社巴节……)
二.新课教学
初听歌曲:今天土家族的小朋友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乃呦乃》,感受土家族特有的语言风格。
师:你们听到歌中土家小朋友在向我们打招呼吗?他们在说:“乃哟乃!乃哟乃!”
10.简介:土家族的语言中,“乃哟乃”是快来的意思。
我们也学着说一说。
(可用“乃哟乃”随意指学生过来。
)
11.复听歌曲:轻声跟唱。
1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练习几遍然后跟伴奏演唱)
14.学生分小组接唱歌曲
三.拓展
学生按组分角色扮演1、3、5,教师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确定音高、引导体会大三度小三度音程的和声效果,
四.小结那你知道歌曲中的“乃乃哟”和“乃哟嗬”是什么意思么?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类似的语言“乃乃哟”和“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今天,你来到了土家族,高兴吗?(高兴)那我们要喊:“乃哟嗬!”吗?(快乐)那我们就喊:“乃哟嗬!”
第四课时阳光下的孩子
一.复习导入
复习1、3、5组合及音乐手势,复习上节课歌曲乃呦乃,导入新课二.新课欣赏
1.讲清欣赏要求
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细心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景?
2.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3.复听歌曲,学生验证初听感受,
4.三听歌曲,教师出示歌谱,学生画旋律的图形谱,更深入地感受旋律
5,对比聆听,领唱和合唱部分的旋律线对比
6根据旋律做动作,教师引导、
三.小结
同学们都是在阳光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