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高中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高中化学
化学试题
本测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100分,时刻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 - 1 O - 16 N - 14 S – 32 Fe – 56 Na – 23
一、基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升高温度,以下数据不一定同时增大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v
B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稳常数K a
C .化学平稳常数K
D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2.由石墨制备金刚石的反应为:C 〔石墨〕=== C 〔金刚石〕;△H>0;那么以下两个反应中:C 〔石墨〕+O 2〔g 〕=== CO 2〔g 〕;△H= -akJ·mol -1;C 〔金刚石〕+ O 2〔g 〕=== CO 2〔g 〕;△H=-bkJ·mol -1。

那么a 与b 的关系为〔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3.以下具有专门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 .透亮陶瓷材料硒化锌
B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C .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D .超导材料K 3C 60
4.以下关于反应能量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HI 〔g 〕1/2H 2〔g 〕+ 1/2I 2〔s 〕;△H = -26.5kJ/mol ,由此可知1mol HI 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能够放出26.5kJ 的能量。

B .H +〔aq 〕 + OH -〔aq 〕 === H 2O 〔l 〕;△H = -57.3kJ/mol ,含1molNaOH 的烧碱溶液与含0.5mol H 2SO 4的稀硫酸混合后放热确信为57.3 kJ 。

C .Zn 〔s 〕+ CuSO 4〔aq 〕==== ZnSO 4〔aq 〕 + Cu 〔s 〕;△H = -216kJ/mol ,E 反应物>E 生成物
D .CaCO 3〔s 〕==== CaO 〔s 〕+ CO 2〔g 〕;△H = +178.5kJ/mol ,
E 反应物>E 生成物
5.科学家通过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的产物确定了迄今已合成的最重元素〔用M 表示〕的存在,总共只检出一个原子。

该原子通过6次衰变,每次衰变都放出一个α粒子〔He 42〕,最后得到比较稳固的第100号元素镄的含153个中子的同位素。

该最重的原子是〔 〕
A .M 277
112 B .M 159106 C .M 177114 D .M 165102
6.差不多建立化学平稳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B.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D.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7.在以下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同时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A.2 Na2O2 + 2 H2O == 4NaOH + O2↑B.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C.Mg3N2 + 6 H2O == 3Mg〔OH〕2↓+ 2NH3↑D.CaC2 + 2H2O →Ca〔OH〕2+ CH≡CH↑8.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那么以下与乙炔有关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A.4CO2〔g〕+ 2H2O〔l〕=== 2C2H2〔g〕+ 5O2〔g〕;ΔH = +4b kJ·mol-1
B.C2H2〔g〕+ 5/2O2〔g〕==== 2CO2〔g〕+ H2O〔l〕;ΔH = +2b kJ·mol-1
C.2C2H2〔g〕+ 4O2〔g〕==== 4CO2〔g〕+ 2H2O〔l〕;ΔH = -4b kJ·mol-1
D.2C2H2〔g〕+ 5O2〔g〕==== 4CO2〔g〕+ 2H2O〔l〕;ΔH = + b kJ·mol-1
9.对可逆反应4NH 3〔g〕+ 5O2〔g〕4NO〔g〕+ 6H2O〔g〕,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达到化学平稳时,4υ正〔O2〕= 5υ逆〔NO〕
B.假设单位时刻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那么反应达到平稳状态C.达到化学平稳时,假设增加容器体积,那么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10.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 -231 J·mol-1·K-1,那么以下关于此反应的自发性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二、综合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C3H8〔g〕+ 5O2〔g〕—→3CO2〔g〕+ 4H2O〔l〕;△H = -2220.0kJ
C3H6〔g〕+ 4.5O2〔g〕—→3CO2〔g〕+ 3H2O〔l〕;△H = -2049kJ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1molC3H8〔g〕与5molO2〔g〕反应生成3molCO2〔g〕和4molH2O〔g〕放出热量大于
2220.0kJ
B .1mol
C 3H 6与4.5molO 2反应生成3molCO 2和3molH 2O 放出热量等于2049.0kJ
C .丙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丙烯分子
D .丙烷转化为丙烯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12.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以下反应:①NH 4I 〔s 〕
NH 3〔g 〕 + HI 〔g 〕;②2HI 〔g 〕H 2〔g 〕 + I 2〔g 〕。

达到平稳时,c 〔H 2〕 = 0.5mol·L -1,c 〔HI 〕 = 4mol·L -1,那么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稳常数为〔 〕
A .9
B .16
C .20
D .25
13.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刻t 产生氢气体积v 的数据,依照数据绘制得到以下图,那么曲线a 、b 、c 、d 所对应的试验组不可能是〔 〕
A .4-2-3-1
B .1-2-3-4
C .3-4-2-1
D .1-2-4-3
14.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 + HSO 3- → SO 42- + Cl - + H +〔未配平〕。

该反应的速率随c 〔H +〕的增大而加快。

以下为用ClO 3-在单位时刻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 -t 图。

以下讲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组不
c 〔HCl 〕〔mol·L -1〕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块状 4 2.5 30 粉末状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纵坐标为v〔H+〕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要紧缘故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能够表示t1-t2时刻为c〔Cl-〕增加
1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3Y〔g〕2Z〔g〕,假设X、Y、Z起始浓度分不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稳时X、Y、Z的浓度分不为0.1mol/L,0.3mol/L,0.08mol/L,那么以下判定不合理的是〔〕
A.c1 : c2 = 1 : 3 B.平稳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 : 2 C.c1的取值范畴为0<c1≤0.14mol/L D.X、Y的转化率不相等
16.可逆反应N 2 + 3H22NH3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达平稳时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加入2 mol NH3,达平稳时,吸取的热量为Q2。

Q2= 4Q1,那么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
A.20% B.25% C.75% D.80% 17.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那么C中溶液褪色
B.假设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那么C中溶液变浑浊
C.假设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那么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实验仪器D对防止溶液倒吸无作用
18.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稳:H 2〔g〕+ I2〔g〕2HI〔g〕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时,达平稳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

假设H2和I2的
起始浓度均变为0.2mol·L -1,那么平稳时H 2的浓度〔mol·L -1〕是〔 〕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19.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g 〕 + 3Y 〔g 〕2Z 〔g 〕;ΔH <0。

以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随时刻〔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
B .t 3时降低了温度
C .t 5时增大了压强
D .在t 4~t 5时刻内,X 的转化率最低
20.:298K 时,2SO 2〔g 〕 + O 2〔g 〕 2SO 3〔g 〕;△H= -197kJ·mol -1。

在相同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 2和1molO 2,达到平稳时放出热量Q 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 2和0.5molO 2,达到平稳时放出热量Q 2。

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212Q Q =
B .KJ Q Q 5.982
12<< C .1212Q Q Q << D .kJ Q Q 19721== 2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 2A 〔g 〕 + B 〔g 〕
2C 〔g 〕达到平稳时,A 、B 和C 的物质的量分不为 4 mol 、2 mol 和4 mol 。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稳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稳右移的是〔 〕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增加 1 mol
D .均减少 1 mol
22.在同温同压下,以下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 2>Q 1的是〔 〕
A .2H 2(g ) + O 2(g ) === 2H 2O (g );∆H = Q 1kJ·mol -1、2H 2(g ) + O 2(g ) === 2H 2O (l );∆H = Q 2kJ·mol -1
B .S (g ) + O 2(g ) === SO 2(g );∆H = Q 1kJ·mol -1、S (s ) + O 2(g ) === SO 2(g );∆H = Q 2kJ·mol -1
C .C (s ) + 1/2O 2(g ) === CO (g );∆H = Q 1kJ·mol -1、C (s ) + O 2(g ) === CO 2(g );∆H = Q 2kJ·mol -1
D .1/2H 2(g ) + 1/2Cl 2(g ) === HCl (g );∆H = Q 1kJ·mol -1、H 2(g ) + Cl 2(g ) === 2HCl (g );∆H = Q 2kJ·mol -1
23.将H 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 Br2〔g〕2HBr 〔g〕;△H<0,平稳时Br2〔g〕的转化率为a;假设初始条件相同,在绝热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平稳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24.以下物质的溶液吸取SO2后,既无沉淀生成也无气体产生的是:①BaCl2;②NaHCO3;
③Na2SO3;④Na2SiO3;⑤溴水〔〕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⑤C.只有①③⑤D.只有④⑤
2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 2B〔g〕2C〔g〕+ D〔g〕; H<0。

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现在操纵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稳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1 图2 图3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稳后,甲中C 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稳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减小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稳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不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形分不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综合分析题〔此题包括三个小题,共32分〕
26.〔8分〕〔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通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

图甲是白磷〔P4〕和O2反应生成P4O10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白磷〔P4〕和O2反应生成P4O10的热化学方程式:
〔△H用含E1和E2的代数式表示,其中E1、E2均大于0〕。

〔2〕白磷〔图乙〕是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当与氧气作用形成P4O6时,相当于每两个磷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如图丙〕。

当形成P4O10时,相当于在P4O6的分子中每个磷原子又以双键结合一个氧原子〔如图丁〕。

请在图丙的示意图中把磷原子用钢笔或铅笔把磷原子涂黑。

〔3〕进一步研究讲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键能能够简单的明白得为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需吸取的能量。

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P—P P—O O=O P=O 键能/ kJ·mol-1198 360 498 X
白磷〔P4〕的燃烧热为2982kJ·mol-1,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丁所示,那么上表中x=______
〔4〕写出1molP4与O2反应生成固态P4O6的反应热△H = _____________ kJ·mol-1。

27.〔12分〕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进行反应:2NO〔g〕+ O 2〔g〕2NO2〔g〕,n〔NO〕随时刻的变化如表:
时刻〔s〕0 1 2 3 4 5
n〔NO〕〔mol〕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稳常数表达式:K = ___________________。

: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上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

〔3〕能讲明该反应差不多达到平稳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8.〔12分〕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0.6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刻变化如附图一所示。

附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稳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刻变化的情形,且四个时期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t3-t4时期为使用催化剂;图一中t0-t1时期c〔B〕未画出。

〔1〕假设t1=15min,那么t0-t1时期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 。

〔2〕t4-t5时期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各时期平稳时对应的平稳常数如下表所示:
t1—t2t2—t3t3—t4t4—t5t5—t6
K1 K2 K3 K4 K5
①K1= 〔保留两位小数〕;
②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用〝>〞、〝<〞或〝=〞连接〕;
〔3〕在相同条件下,假设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A、bmolB和cmolC,要达到t1时刻同样的平稳,a、b、c要满足的条件为。

四、实验分析题〔此题共18分〕
29.〔18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1〕假设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从以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3〕从实验过程来看,图中尚缺少的两种玻璃仪器是;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
..中的空白: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差不多上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

那么中和热△H =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缘故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成效差
b.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截了当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5〕实验中改用30 mL 0.50 mol/L的硫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填〝相等〞或〝不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