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精品课程环境法资料教材课程

合集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课程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课程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课程简介更新时间:08-29 来源:网络编辑:dora 点击:1274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著名学府,为了加快培养更高层次的政法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在职人员的法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批准,特举办在职法学硕士课程班。

专业设置: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法律硕士。

课程设置:法理学、宪法、外国宪法、法制史、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侵权行为法论、外国刑法学、刑法总则、刑法分则、犯罪学、物证检验学、证据法学、公司法论、证券法论、知识产权法、合同法总论、合同法分论、婚姻法、继承法、金融法、财税法、房地产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行政复议法论、国家赔偿法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制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法经典著作与案例、WTO专题论坛。

课程班学习科目●民商法学必修课法理、宪法、法制史、民法学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刑法总论、犯罪法(刑法分则)公司法论、证券法论、知识产权法、婚姻法、侵权行为法论、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学必修课法理、宪法、法制史、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侵权行为法论、刑法总论、犯罪论(刑法分则)、合同法论、公司法论、企业法、证券法论、知识产权法、金融法;●国际法学专业必修课法理、宪法、法制史、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侵权行为法论、刑法总论、犯罪论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法经典著作与案例、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法学专业必修课法理、宪法、法制史、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侵权行为法论、刑法总论、犯罪论、合同法论、公司法、行政诉讼法论、行政复议法论、国家赔偿法论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必修课法理、宪法、法制史、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侵权行为法论、刑法总论、犯罪论(刑法分则)、行政诉讼法论、行政复议法论、国家赔偿法论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诉讼法学专业必修课法理、宪法、法制史、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侵权行为法论、刑法总论、犯罪论合同法论、公司法、行政诉讼法论、行政复议法论、国家赔偿法论、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法律专业必修课法理、宪法、法制史、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权法论、侵权行为法论、刑法总论、犯罪论(刑法分则)、合同法论、公司法、企业法、证券法论、知识产权法、金融法、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环境法 第3章1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法 第3章1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法指导准则说表现出了较大的 变化,它强调了环境法基本原则对环 境法制的指导作用,克服了单纯实然 分析的视角缺陷,但由于没有充分认 识到我国法的基本原则的特殊背景及 其根本目的,该学说没有将环境法的 基本原则的概念建立在细致的逻辑分 析基础之上。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定义为:适应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承 载环境法根本价值或者揭示环境法 基本原理,对环境法理论构建具有 普遍性指导意义的高度抽象、高度 概括的环境保护的法治理念。
第三章 环境法的 基本原则
一、法的原则与法的基本原则Biblioteka • 法的原则辨析 • 法的基本原则
法的原则辨析
“原则”一词,是现代社会实践和理 论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的一个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观 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参见 《辞海》“原则”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版,第409页。)
认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调整因开发、 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 根本的或主要的准则,它是整个环境管理活 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环境法的灵魂, 决定着环境法整体的统一和协调。
(王灿发著:《环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72页;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
(1)基本原则是环境法的根本准则,贯穿 于整个环境法,统帅环境法的各项制度及规 范。
(2)基本原则体现环境法的根本价值和基 本原理,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守 法及研究环境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3)基本原则是国家对环境法律关系的基 本政策的集中体现,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生活 条件的本质要求。
周珂教授认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包
括“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 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 则,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 破坏者恢复的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 则”

中国政法大学 环境法课件 PPT

中国政法大学 环境法课件 PPT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法中的环境定义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 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草 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乡村等。”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5.环境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
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 实物样品,制定环境样品标准
第九章 环境法律责任
第一节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含义及其特征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 害了他人的财产、人身以及环境权益所应承 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
• 2007年6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成立战略环
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已经2009年8月
12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9年 10月1日起施行。
• 3.环评的审批程序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由环保部门召
第二章 环境法概述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
一、环境法的名称 环境法学 环境保护法 环境与 资源保护法 公害法(日本)国家政策法(美 国) 生态法(俄罗斯)自然保护 法(前苏联) 污染控制法(欧洲)
• 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可能受人为活动的控制或影响。
• (二)、预防原则的必要性
• (一) 公众参与的背景 • (二)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 (三) 公众参与的意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
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规定》首先对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情形
进行了界定,包括: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 关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政府 信息不符合其在申请中要求的内容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适 当形式的;认为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或者依他人申请公开政府 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与 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要求行政机关予以更正, 行政机关拒绝更正、逾期不予答复或者不予转送有权机关处 理的;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其他具体行政 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环境法教学大纲

环境法教学大纲

环境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任:张景明 执笔人:张景明开课单位:民商法与经济法教研室 编写日期:2005年6月;课程编码:6402413 课程中文名称:环境法学课程英文名称: science of environmental law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开课对象:法学本科 开课学期:第5学期学分:2 总学时36 理论课学时:36 考试方式:笔试基本教材:《环境法学教程》王灿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第一章 环境与资源问题(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人类环境、生境的概念,环境与资源概念的重合与互出,环境问题的概念、分类与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技术?社会?2、 环境问题解决的对策,技术?法律?道德?教学内容第一节 环境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环境资源的概念二、环境资源的分类第二节 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三、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思考题1. 环境与其他概念的区别2. 环境问题的原因、分类及对策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怎样4. 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几部分组成?什么叫生态平衡?它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如何?5. 人口、环境、资源、发展的关系如何?6、新八大公害事件与旧八大公害事件的特点区别7、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金字塔率、生物放大率8、人类活动的两个极限参考书目1、《静的春天》R.卡逊著,吕瑞兰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环境生态学》J.M.安德森著,蒋志学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只有一个地球》B.沃德等主编,国外公害资料编译组译,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4年版。

4、《人类影响----在环境变化中人的作用》A.古迪著,郑锡荣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环球生态:现实与前景》(现代国际关系译丛19),时事出版社选编,1990年版。

中国政法大学精品课程国际环境法

中国政法大学精品课程国际环境法
人们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1972年斯德哥尔摩到1992年里约会议
从20世纪60年代起,环保主义思潮迅速兴起, 随着国内环境立法的加快,国际环境法也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通称《斯德哥尔摩宣言》)、《人类环境行 动计划》和其他若干建议和决议。
四、1992年里约会议及其发展
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 其宗旨是要促进各国在可持续以及对环境无害 的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各种战略和措施,扭转 和终止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
大会通过了三个文件和两个公约: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 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 约》。
《里约宣言》发表了27项原则,在许多方 面对《斯德哥尔摩宣言》作出了重要的发展。
该宣言明确了发展权; 强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在
环境方面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 和需要,应该受到优先考虑; 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如环境影响评价和污 染影响通知等; 特别强调妇女和青年在环境管理和保护方面的 作用; 排除科学不确定性对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 《21世纪议程》继斯德哥尔摩会议的《行动计划,各国根据这个文件编制本国的《21世纪 议程》。 中国于1994年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 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接着又在1995年发 表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
⑵野生物种的保护。
国际习惯法规则在这一阶段有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出现了两个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 生重要影响的国际仲裁案例:1893年的 “太平洋海豹仲裁案”和1938年和1941年 的“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法学教材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法学教材

1、《法理学导论》北大出版社(舒国滢主编06年6月版)
2、《法理学》(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舒国滢主编2008年6月版)
3、《宪法学》(第四版)北大出版社(2010年6月版焦洪昌主编)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5、《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周忠海主编
6、《国际私法》(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年6月第1版赵相林主编
7、《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莫世健主编
8、《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树义主编
9、《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马怀德主编
10、《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江平主编07年12月版)
12、《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王卫国主编07年12月第1版)
12、《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宋朝武主编2008年9月版)
13、《民事诉讼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宋朝武主编2008年9月版)
14、《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北大出版社高教版(陈光中09年7月版)
15、《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刘玫主编
16、《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曲新久、陈兴良09年10月第4版)
17、《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曲新久2009年9月第三版)。

《环境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 保护法的体系和立法
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及体系的构成,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的概念、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
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
通过讲授,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了解各个原则的
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法律 由来、含义和作用;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各类制度中
第九章 环境与资源保
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实施的概念、组成,熟悉各种具体的环境与资源保护
法实施的概念、作用及相关的规定,了解有关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实施类型的实
护法的实施
施程序。
三、教学大纲
章节名称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学时
包括法学基础知识:法的本质、
第一章 法学基础知
特征、概念;法的渊源和分类; 法的概念,法的作用
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及关于权属的规定。
第七章
特殊环境保护 法
掌握特殊环境、特殊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熟悉特殊环境的分类、特殊环境保 护法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特殊环境保护法的适用对象、作用及相关的规定。
第八章 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的法律责任
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的概念、组成及各种具体的环境与资源保 护法律责任的概念,了解各种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及相关的规定。
难点:如何规范环境与资源保
护实施的程序。
五、考核要点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开卷考试。最终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 绩占 50%,考试成绩占 50%。
章节名称
考核要点
第一章 法学基础知识
法学基础知识:法的本质、特征、概念;法的渊源和分类; 法的作用。
4

念、特征及构成要素。
难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PPT课件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PPT课件

.
10
• 二、环境法 的定义

调整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
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规范与环境有关的行为、调整与环境有关的社会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学科”
.
11
• “环境法,简言之,是作为规范环境之法规整体”
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 总和。(197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我国1987《中 国自然保护纲要》: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
4
生态学基本知识
• 生态学 • 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
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 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 交换,形成的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中 国大百科全书)
务。
• 草案:“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 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 少环境污染,承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 境的义务。”
.
15
环境权
• (1)环境权理论的提出
• 20世纪60年代初,有识之士在高层次的理
.
8
三、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 技术论 • 市场失灵 • 政府失灵 • 观念论 •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 • 施韦兹(泽)____ 《敬畏生命》
奥尔多••利奥波德 _____《沙乡年鉴》
.
9
第二章 环境法概述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
一、环境法的名称

环境法公开课-PPT课件

环境法公开课-PPT课件


• 在有害废弃物贸易方面,据《东南快报》报道,中国 每年有价值160亿英镑的货物运往英国,作为“回 报”,英国每年将190万吨垃圾运回中国。根据有关 资料,2019年英国大约有1.2万吨垃圾倾泄到中国, 2019年英国运往中国的垃圾数量高达190万吨,短 短的8年时间,垃圾数量扩大了158倍!另据国家环 保总局有关人员透露,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 有80%出口亚洲,其中有90%进口中国。2019年2 月25日,硅谷防止有毒物质联盟和巴塞尔行动网络 联合公布了亚洲电脑垃圾进口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 指出,美国每年大约有50—80%的电脑垃圾被出口 到了亚洲,主要出口地是中国。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 垃圾倾倒场。
• 另一方面,则是目前学科名称仍有很大的争议, 为了与国际接轨,主要用环境法学。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一、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 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以环境立法的调整对象对划分标准,能够作为环境立法调整对象的是 第二环境问题,不能作为环境立法的调整对象的是第一环境问题。
• 第一,环境范畴并不是无限的,它仅相对于人类 而言,特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影响的的那些 自然因素的总体,不包括社会或经济其它因素在 内。 • 第二,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各 种天然的环境,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这一 定义把环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自然因 素总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 其 特点是天然形成,无人工干预;一类是“经过人 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即在天然的自然因素 基础上,人类经过有意识地劳动而构造出的有别 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如人文遗迹、风景名 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 主要是第二环境问题

2024年环境法学教案

2024年环境法学教案

环境法学教案教案环境法学导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

2.使学生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环境法的基本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法等。

2.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损害赔偿、公众参与等。

3.环境法的体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4.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环境保护税制度等。

5.环境法的主要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环境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体系和制度。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环境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环境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视频辅助法:观看环境保护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出环境法的重要性。

2.讲解环境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

3.讲解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4.分析实际环境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环境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分组讨论环境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观看环境保护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7.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环境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环境法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运用环境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参考书籍:《环境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法学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网络资源:中国环境法网、中国环保部官网等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政法大学精品课程环境民事责任(第一节)(学生课件)---2011年下学期

中国政法大学精品课程环境民事责任(第一节)(学生课件)---2011年下学期

❖ 1.美国环境民事责任体制的发展概况

在美国,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建立在普通法
和成文法中的严格的民事责任的基础上。
❖ 普通法中采取诸如妨害(nuisance)、侵犯 (trespass)、过失(negligence)和极端有害 活动(ultra-hazardous activity)等概念使受 害人对污染者提起司法诉讼。
❖ 民事责任通常分为:
❖ 传统债法理论----民法之债:
❖ 环境民事责任
❖ 指行为人违反环境法定义务实施环境不 法行为致人损害应当依法承担的民事法 律后果。
❖ 金瑞林编著《环境法——大自然的护卫者》 1985年——“公民或法人因过失或无过失排放 污染物或其他损害环境的行为,而造成被害者人 身或财产的损失时,要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不同于 传统民事责任体制的新型的环境民事 责任体制发展很快,这种体制将环境 民事责任与环境法规定的保护目标、 环境法的原则、环境法的实施、环境 经济手段的应用等结合起来,目前在 责任性质、活动范围、责任范围、责 任方式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轮廓。
❖ 环境损害后果作为环境污染的结果具有 多样性。
❖ 表现为水、大气、声,土地环境质量下降 或不再具备其应当具备的功能和作用,致 使人类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还表现为直接对他人的人身、财产、精神 权益造成损害和危害他人正常的生产和生 活秩序。
❖4、环境民事责任的同质救济性。
❖ 不法任主要是财产责 任。它是通过由不法行为人对于受到环境 损害的被侵权人给予一定的财产补偿,弥 补被侵权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 的方式来达到私权救济的目的。
❖ 马骧聪:《环境保护法》1988年——“危害环 境的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其侵犯的 客体包括他人的财产权、人身权和环境权”

环境法律与政策公开课教案

环境法律与政策公开课教案

环境法律与政策公开课教案引言: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和政策。

本公开课将介绍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实施情况,以及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第一部分:环境法律与政策的概述(1000字)环境法律与政策是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而制定的法律和政策。

它们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健康。

环境法律和政策通常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基本原则(1000字)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其中,预防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即通过预防控制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发生,减少环境风险。

其他原则还包括合作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科学决策原则等。

这些原则的目的是确保环境法律与政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部分: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内容与实施(1000字)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生态修复等方面。

这些法律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到实现。

实施环境法律与政策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强化监督和执法力度,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地。

第四部分:环境法律与政策的意义与挑战(1000字)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环境法律与政策还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然而,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如法律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公众参与度不高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第五部分: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国际合作与发展趋势(1000字)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表现在立法内容上,亦由过去的偏重治理污染 向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同时并举的 综合环境整治发展,并扩大了国家管理环境的权 力,加强了公民环境权利保护。其体现在调整方 式上,也不再局限性于往昔的单项的民事赔偿方
2020/8/6

2 、陈泉生
①萌芽期环境法——第一次工业革命前(18世纪 末)
②形成期环境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1950年 ③发展期环境法——1960年到1980年 ④日益完善期环境法——从80年代后期起
2020/8/6
二、形成期环境法概况
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为形成期 自然资源破坏和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1863年,英国为控制制碱工厂排放大量的氯 化氢所造成的大气污染,英国国会颁布了《制 碱业管理法》,英国于1876年颁布了《河流 污染防治法》。
业有害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综
合影响,其中毒症状为咳嗽、流泪、恶心、呕吐,一周内有 几千人发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 率增高,家畜的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 1943年5月~10月,美国洛杉矶市的大量汽车废气产生的光
化学烟雾,造成大多数居民患眼睛红肿、喉炎、呼吸道疾患 恶化等疾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3)美国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30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大气中
第二章 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各时期环境法发展概况
环境法发展分期 环境法学者们各种不同的划分
2020/8/6
• 1、蔡守秋
①古代环境法——第一次工业革命前(18世纪末 )——发展缓慢,资料少。
②近代环境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二战结束 前(1945)——缺乏特色,没有形成体系。
③现代环境法——二战结束后——成为一个新兴 的法律部门和法学学科,系统,全面发展
(7)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1963年3月,在日本爱知县 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业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 物混入米糠油内,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有 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1955年到1968年,生活在日本 富山平原地区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 的大米,以及其它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疹患者 258人,其中因此死亡者达207人。
• 其反映在立法内容上,强调和突出的是治理污染 的技术性能措施,国家管理环境权力较小。其体 现在立法形式上,主要是采用单行性的专门立法 形式。其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立法形式上,主要是采用单行性 的专门立法形式。其表现在调整方式上,大多采 用民事救济方式,注重污染的损害赔偿和对侵害 自然资源财产权利的赔偿。
2020/8/6
2020/8/6
1970年4月22日,“地球日”活动,同年12月 ,联邦政府设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

2020/8/6

发• 展期环境法的特点
2020/8/6
• 这一时期的环境法发展十分迅速猛,其反映在立 法形式上,不再局限于昔日的分散式的单项性立 法,而更加注意整体化的架构,并向综合性的全 面立法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关于环境保 护规定为基础,并由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污染的一系列单行法规和具 有规范性的环境标准等组成的环境法体系。
2020/8/6
在日本,1896年颁布了《矿业法》和《河川 法》、《河川法》中最早提出了“公害” 一词,芬兰,瑞典,联邦德国在这一时期 也制定了《自然保护法》和《原子能法》 等环境法规。
2020/8/6

形成期环境资源法的特点
2020/8/6
• 总之,这一时期的环境法只是把各种污染当作彼 此孤立的问题,把治理污染作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而没有将各种污染以及污染治理与自然保护联 系起来,从而将保护自然立法与治理污染立法分 别作为互不相关的两个部分。
2020/8/6
三、发展期环境法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2020/8/6
(以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 • 1966年,联合国大会专门讨论了人类环境问
题。美国196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首次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设 立了总统环境质量委员会
2020/8/6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外排的工
的二氧化硫以及其它氧化物与大气烟尘共同作用,生成硫酸 烟雾,使大气严重污染,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 ,其中毒症状为咳嗽、呕吐、腹泻、喉痛。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形
2020/8/6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 湾,由于人们食用了海湾中含汞污水污染的鱼虾、贝类及其 它水生动物,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患,其中甲基汞中毒患 者283人中有66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1961年,日本的四 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 起居民呼吸道疾患聚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
2020/8/6
美国于1785年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令、之后 《耕地分配法》(1862年)、《煤烟法》 (1864年)、《黄石国家公园法》(1872 年)、《港口管理法》(1888年)、《石 油污染防治法》(1924年)、《水土保持 和利用法》(1939年)、《原子能法》( 1946年)、《联邦污染防治法》(1948年 )、《大气污染控制援助法》(1955年) 等环境法规相继出台
• 其反映在法律理论上,则恪守传统法律理论 ,将环境当作无主物,属于人力所不能控制 和支配的物,并依据传统民法权利理论,主 张权利或利益仅以个人所能支配的利益为限 ,环境既然被认为属人力所不能控制和支配 的无主物,自然就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 况且,按照传统民法理论,无主物实行先占 原则,先占者可以无偿利用,因此向空中排 放污染物是合法的,而根据“有损害,始有 救济”的民事责任原则,环境侵权因不属于 权利保护之列,也就不存在救济问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