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A.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B.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D.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2.下列关于蛔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为雌雄异体的动物
B. 以人体血液为
食 C. 有口无肛门 D. 寄生在人的肝脏中
3.沙蚕与蚯蚓一样同属环节动物,那么我们可以猜想,它应该有以下的哪种特征()
①足和触角分节②身体有很多的体节③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④靠肌肉运动⑤变温动物⑥恒温动物.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
⑤ C. ②③④
⑥ D. ①③④⑥
4.下列四种动物中,身体柔软有贝壳的是()
A. B.
C.
D.
5.竹节虫体表坚韧,有三对足,足和身体分节,属于()
A. 线形动物
B. 环节动
物 C. 软体动
物 D. 节肢动物
6.具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特征的动物是()
A. 蚯蚓
B. 鲤
鱼 C. 马
D. 金丝猴
7.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的脊椎动物属于()
A. 鱼类
B. 两栖
类 C. 爬行
类 D. 哺乳类
8.蜥蜴是一种陆地生活的动物,下列对蜥蜴描述正确的是()
A. 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
强 B. 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C. 蜥蜴是一种恒温动
物 D.
蜥蜴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9.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B.以肺辅助气囊呼吸
C.发达的胸肌可以驱动双翼上下扇动
D.前肢变成了翼,骨骼薄而轻
10.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
A. 胎生、哺乳
B. 用肺呼
吸 C. 有脊
柱 D. 体温恒定
11.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使关节灵活
B. ⑤使关节牢固
C. ①和④共同围成③
D. ③内的滑液由②分泌
12.观察下图,当你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1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A.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
为 B.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
为 D. 社会行为学习行为
1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动物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 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
羊 B. 狒狒“首领”优
先享有食物
C. “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
D. 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15.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A. ①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①②③
16.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A. 配置培养基
B. 高压灭
菌 C. 接
种 D. 在恒温箱中培养
17.下图为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
A.
B.
C.
D.
18.假如小明手上有80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为30分钟一代,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A. 160
B. 320
C. 640
D. 1280
19.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
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青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
⑦ C. ②④⑥
⑧ D. ⑤⑥⑦⑧
20.下列有关青霉和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青霉是一种真
菌
B. 青霉是通过孢子繁殖的
C. 青霉素是一种由青霉产生的抗生素
D. 青霉素可治疗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
21.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分解无机物
B. 提供二氧化
碳 C. 生产有机物 D.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2.链球菌可使人患多种疾病,下列哪种疾病不是因为它引起的()
A. 手足癣
B. 丹
毒 C. 猩红
热 D. 扁桃体炎
23.图中可以看到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生长在一起形成的根瘤,根瘤菌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豆科植物的影响是()
A. 寄生,破坏豆科植物的根
系 B. 寄生,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C. 腐生,为豆科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D. 共生,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24.与酿造葡萄酒相关的微生物是()
A. B.
C. D.
25.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不能产生胰岛素,但是实验室里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胰岛素,原因是由于其体内转入了()
A. 胰腺
B. 胰岛细
胞 C. 胰岛
素 D. 相关基因
26.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爆发。
中国医疗队为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60%的治愈率远远高于美、德等国在当地开设的医院。
下列四幅图中,与埃博拉病原体结构最相近的是()
A. B.
C. D.
27.某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方框内所示,你认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A. 体内是否有脊柱
B. 体温是否恒
定 C. 生活环境 D. 是否对人类有益
28.下表列出了四种植物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A.甘蓝与小麦
B.小麦与水稻
C.甘蓝与白菜
D.白菜与水稻
29.湖南水稻研究所研究人员从海南引进野生水稻,与当地水稻品种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这体现了()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30.下列生物多样性锐减现象中,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是()
A. 两千多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50%下降到20%
B. 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数量大幅减少
C. 近几十年来长江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难觅踪影
D. 绵阳安昌江曾经水葫芦疯长,使江中鱼虾大量死亡
二、双项选择题
31.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涡虫——背腹扁平,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B. 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 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
D. 蚯蚓——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
32.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A. 正是河豚欲上时
B. 谁家新燕啄春
泥 C. 蝉噪林逾静 D. 早有蜻蜒立上头
33.下列关于鱼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鱼类在生物分类中的等级是
种 B. 鱼如果没有胸鳍、腹鳍,游动时身体会侧翻
C. 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是进行呼吸
D. 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34.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 鲸鱼——鳃
B. 青蛙——皮肤与
肺 C. 家鸽——气囊 D. 家兔——肺
35.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的行为都是学习行
为 B. 亲鸟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
C. 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先天性行
为 D. 大象吹口琴是学习行为
36.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基中可以不加入有机
物 B. 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
验 D. 接种后的培养基
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37.如图是某种可食用的蘑菇,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①是菌盖,②是菌褶,③是菌柄
B. ④是蘑菇的地下部分,叫直立菌丝
C. ⑤是由②菌褶中散落开来的孢子,它只与营养有关
D. 蘑菇的菌体都是由菌丝构成的
38.下图表示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 45°C时发面效果
会明显好于30°C
C. 60°C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 发面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酒精
39.下列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A. 都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 必须生活在活的动、植物细胞内
C. 无叶绿体,营寄生生
活 D. 对所寄生的生物不会造成危害
4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利用自然资源
C. “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D. 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腔肠动物
【解析】【解答】珊瑚虫都是腔肠动物,它的身体都由两层细胞构成,珊瑚虫生活在海水中,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只是有了细胞分化,没有形成鳃这样的器官;身体呈辐射对称,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根据以上描述,珊瑚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熟记即可,需要明确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才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开始出现环状体节。
2.【答案】A
【考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是一种寄生在小肠内的蠕虫,主要特征如下:身体为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在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避免人将蛔虫消化。
A、同种动物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生在不同个体内的现象,叫做雌雄异体,蛔虫雌雄异体,所以A说法正确,A 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肠道中,靠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为生。
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如下:身体为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是一种寄生在小肠内的蠕虫,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无脊椎动物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线形动物开始有口有肛门。
3.【答案】D
【考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沙蚕与蚯蚓身体柔软,背部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它们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而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这种运动方式更为灵活自由,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为变温动物,而体表有外骨骼和足、触角分节则为节肢动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B.
【分析】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的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结合它们的形态结构进行分析作答.
4.【答案】B
【考点】软体动物
【解析】【解答】解:A为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A不符合题意;
B为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B符合题意;
C为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C 不符合题意。
D为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5.【答案】D
【考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竹节虫体表坚韧,有三对足,足和身体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D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6.【答案】B
【考点】鱼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背面灰黑色,腹面白色,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有侧线来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为变温动物。
所以根据提干的描述:“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特征的动物是鱼类,A蚯蚓是环节动物;B鲤鱼是鱼类;C河马是哺乳动物;D金丝猴是哺乳动物。
可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需要熟记,记住每种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也很关键,比如: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结构成;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呼吸;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为水生到陆地过渡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鸟类为了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进行双重呼吸,哺乳动物胎生哺乳。
7.【答案】B
【考点】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鱼类为脊椎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有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A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是肺发育不完善,兼用皮肤呼吸,可见B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被覆坚硬的鳞片或甲,减少了水分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在陆地上产卵,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肺发育完善,用肺呼吸,可见C不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为脊椎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保护作用,牙齿分化,体内有膈,用肺呼吸,胎生哺乳。
可见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熟记即可,对于这类题目,记住每种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也很关键,比如: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呼吸;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为水生到陆地过渡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鸟类为了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进行双重呼吸,哺乳动物胎生哺乳。
8.【答案】A
【考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A、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肺发育完善,气体交换的能力较强,A 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体表有坚硬恶鳞片或甲,减少分水的散失,肺发育完善,不用皮肤辅助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蜥蜴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不符合题意。
D、蜥蜴是真正的陆动生物,生活在陆地上,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在陆地上产卵,肺发育完善,用肺呼吸。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爬行动物的特征,为基础题,熟知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生物,体表被覆坚硬的鳞片或甲,减少了水分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在陆地上产卵,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肺发育完善,用肺呼吸。
9.【答案】A
【考点】鸟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鸟类营飞行生活,有很多的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在外部形态上: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在内部结构上:胸肌发达;骨薄而轻,长骨中空,短骨愈合,内充满空气,减轻体重。
在消化上,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减轻体重;在呼吸方式上,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鸟类进行双重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可以减轻飞行时的阻力,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肺时鸟类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进行气体交换,气囊能够暂时储存气体,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
C、鸟类胸肌发达,可以提供充足的动力,扇动翅膀利于飞行,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鸟类前肢变成翼,为飞行提供了基础,骨骼中空有的愈合,既轻便有牢固,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需要熟记,解答此题需要明确,鸟类在飞行时进行双重呼吸,因为体内有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但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而不是气囊。
10.【答案】A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A、哺乳动物的特征如下:体表被毛,有保温和保护作用,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牙齿出现了分化,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A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都是用肺呼吸,这不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B不符合蹄印。
C、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有脊柱不是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C 不符合题意。
D、体温恒定的动物种类有:鸟类和哺乳类,可见体温恒定不是哺乳类独有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熟记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有保温和保护作用,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牙齿出现了分化,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其中哺乳动物是动物特有的特征,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11.【答案】D
【考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图中是关节的结构图,其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
A、②是关节囊,关节囊的内外都有韧带,它们的存在使关节更加牢固,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⑤是关节软骨,关节软骨附着在关节面上,关节软骨光滑,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
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两者组成关节面,关节面和关节囊围成关节腔,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③是关节腔内有滑液,滑液是由关节囊内壁分泌的,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和特点,为常考题,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教材熟记关节的结构,明确关节有即灵活又牢固的特点,关节囊和关节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牢固,滑液和关节软骨的存在使关节更加灵活。
12.【答案】C
【考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活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
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图中的伸肘和屈肘动物的完成也需要两组肌肉参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当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动物运动的实现,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只有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才能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躯体才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又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13.【答案】A
【考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等,这类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飞蛾扑火”是生来就用的,有遗传因素决定,是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鹦鹉模仿学习人类的语言属于学习行为,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后天积累经验或学习获得的,熟记常见的行为的例子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比如常见的动物繁殖季节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比如:母鸡抱窝、美国红雀喂养金鱼、孔雀开屏、飞蛾扑火等,还有其他的行为,候鸟迁徙,鲫鱼捕食、蜘蛛织网,常见的学习行为有:黑猩猩摘香蕉、鹦鹉学舌、蚯蚓走迷宫。
14.【答案】A
【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体现了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而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属于学习行为,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15.【答案】D
【考点】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析】【解答】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可见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另外动物的作用除了题干中提到的以外还有: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药用、观赏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如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还可以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如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制造出人们需要的仪器和设备,如雷达。
16.【答案】C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可以把桌子上的细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这就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解答时可以从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方面来切入.
17.【答案】A
【考点】细菌,真菌
【解析】【解答】A、是酵母菌,为单细胞的真菌,主要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B是霉菌,为由许多细胞连接而成的丝状真菌。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C为蘑菇,为大型的真菌,主要结构由菌盖、菌褶、菌柄等。
D为细菌,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