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常用业务会计分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常用业务会计分录〔试行〕
第一章资产类科目
一、现金
〔一〕取现时
借:现金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二〕缴存现金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贷:现金
〔三〕运送现金
1.现金出库
借:现金—在途现金
贷:现金—库存现金
2.运送的现金收到后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社〔行〕内往来等
贷:现金—在途现金
〔四〕自动设备加款
借:现金—自助设备占款
贷:现金—库存现金
或现金—尾箱现金
〔五〕自动设备减款
借:现金—库存现金
或现金—尾箱现金
贷:现金—自助设备占款
〔六〕费用报销时
借:业务及管理费
贷:现金
〔七〕发生短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待处理短款
贷:现金
1、属于个人责任事故形成短款的
借:现金等
贷:其他应收款—待处理短款
2、应由保险公司或其他单位承当的短款,在实际收到赔款时借:现金等
贷:其他应收款—待处理短款
3、属于管理原因形成短款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收款—待处理短款
月末,待处理财产损溢无余额
借:营业外支出—出纳结算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4、属于非正常原因形成短款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收款—待处理短款
月末,待处理财产损溢无余额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八〕发生长款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出纳长款
1、经查,属于客户资金的,交付时
借:其他应付款—××户
贷:现金
2、确实无法支付的长款或无法查明的长款
借:其他应付款—出纳长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月末,待处理财产损溢无余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长款收入
〔九〕接受现金捐赠
借: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一〕缴存及转入款项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现金、清算资金往来等
〔二〕取款及转出款项时
借:现金、清算资金往来等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三〕按季结息,收到利息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四〕期末,对特种存款计提应收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
三、专项央行票据央行专项扶持资金央行拨付专项票据资金〔一〕取得票据时
借:专项央行票据
贷:贷款或抵债资产或投资等科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历年亏损〕
同时进行表外登记,借:已置换资产
〔二〕兑付专项央行票据
借:央行专项扶持资金
贷:专项央行票据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特种存款〔缴存特种存款〕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向中央银行借款〔归还支农再贷款〕
贷:央行拨付专项票据资金
〔三〕专项央行票据到期,未获得兑付时
借:贷款或抵债资产或投资等科目〔原置换金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原置换金额〕
贷:专项央行票据
同时减少表外,贷:已置换资产
〔四〕资产负债表日,计提专项央行票据应收利息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其他
四、存放同业款项
〔一〕缴存及转入款项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
贷:现金、清算资金往来等
〔二〕取款及转出款项时
借:现金、清算资金往来等
贷:存放同业款项
〔三〕按季结息,收到利息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四〕约期存款
1.存入款项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定期户〕
贷:存放同业款项或相关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按约定利率计算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3.到期支取
借:存放同业款项或相关科目
贷:存放同业款项〔定期户〕
应收利息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差额〕〔五〕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减值恢复时,按恢复的金额做相反会计分录
〔六〕销户时
1.正常清户
借:存放同业款项
贷:应收利息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存放同业款项
2.已计提减值,收回款项等于账面价值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坏账准备
贷:存放同业款项
3.已计提减值,收回款项小于账面价值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存放同业款项
4.已计提减值,收回款项大于账面价值,小于本金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坏账准备
贷:存放同业款项
资产减值损失〔恢复金额〕
5.已计提减值,收回款项大于账面价值且大于本金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
贷:存放同业款项
资产减值损失〔恢复金额,以计提的坏账准备为限〕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差额,如为赔偿款项,计入“营业外收入〞〕
五、存放系统内款项
〔一〕缴存及转入款项时
借:存放系统内款项
贷:现金、清算资金往来等
〔二〕取款及转出款项时
借:现金、清算资金往来等
贷:存放系统内款项
〔三〕按季结息,收到利息时
借:存放系统内款项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系统内款项利息收入
〔四〕约期存款
1.存入款项时
借:存放系统内款项〔定期户〕
贷:存放系统内款项或相关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按约定利率计算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系统内款项利息收入
3.到期支取
借:存放系统内款项或相关科目
贷:存放系统内款项〔定期户〕
应收利息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放系统内款项利息收入〔差额〕
〔五〕减值比照存放同业款项科目核算
六、拆放同业款项
〔一〕拆出时
借:拆放同业款项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拆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
〔三〕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减值恢复时做相反会计分录
〔四〕到期收回拆出款项〔减值比照存放同业款项核算〕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
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局部〕
贷:拆放同业款项
应收利息〔提取金额〕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局部,以提取的坏账准备为限〕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拆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利息〕七、拆放系统内款项
〔一〕拆出时
借:拆放系统内款项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拆放系统内款项利息收入
〔三〕到期收回拆出款项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贷:拆放系统内款项
应收利息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拆放系统内款项利息收入
〔四〕减值比照存放同业款项核算
八、存出保证金
〔一〕存出资金时
借:存出保证金
贷:存放同业款项等
〔二〕计算利息
1.按活期结息〔合同约定〕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出保证金利息收入
2.定期计息〔合同约定〕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出保证金利息收入
实际收到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应收利息
〔三〕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出保证金减值准备
已计提存出保证金减值准备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做相反会计分录。
〔四〕收回资金时〔减值比照存放同业款项核算〕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存出保证金减值准备〔账面余额〕
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局部〕
贷:存出保证金
应收利息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局部,以提取的减值准备为限〕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存出保证金利息收入〔利息〕
九、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本钱〔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或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存放同业款项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揭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或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本钱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应收利息〔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累计公允价值上升的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累计公允价值下降的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十、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一〕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时
借: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金额〕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按实际利率确认收入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三〕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恢复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返售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应收利息
资产减值损失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差额〕
〔五〕在交易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如有权取得本应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资产的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扣收的履约保证金和赔偿金〕
贷: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应收利息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差额,假设为借方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十一、应收股利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按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应收股利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二〕持有期间
1.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揭发放的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揭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按应享有的份额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本钱法〕
或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
被投资单位宣揭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属于在取得本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本钱
3.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揭发放的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三〕实际收到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贷:应收股利
〔四〕应收股利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应收股利减值恢复时,做相反会计分录。
十二、应收利息
〔一〕取得金融资产时
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借:应收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钱〔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2.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钱〔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含交易费用,差额,也可能在借方〕3.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钱〔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含交易费用,也可能在贷方〕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二〕持有期间
1.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摊余本钱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券摊余本钱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4.贷款
借:应收利息〔按合同利率和合同本金计算的利息〕
贷:利息收入—××利息收入
贷款本金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或贷款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的
借:利息收入
贷:应收利息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借:表外应收利息
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借:应收利息〔按合同利率和合同本金计算的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6.拆放同业及存出资金〔定期存款等〕
借:应收利息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三〕应收利息的到期收回
1.收回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贷:应收利息
2.除贷款以外其他应收利息,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减值恢复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十三、其他应收款
〔一〕费用备用金、业务周转金
1.部门、网点领取时
借:其他应收款—费用备用金、业务周转金
贷:现金或相关科目
2.缴回时
借:现金或相关科目
业务及管理费〔发票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费用备用金、业务周转金
〔二〕为职工垫付应收款,如为职工代垫房租、水电费等1.为职工垫付房租、水电费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现金或有关科目
2.期末从应付工资中扣除代垫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
〔三〕租入资产时,向对方支付的保证金和押金等1.支付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存放同业款项等
2.收回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其他应收款
〔四〕应收租金、赔款、罚款
1.应收租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应收赔款、罚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等
〔五〕诉讼费垫款
1.垫付诉讼费时
借:其他应收款—诉讼费垫款
贷:现金或有关科目
2.收回垫款时
借:现金或有关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诉讼费垫款〔六〕发生减值
1.存在减值迹象,计提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减值恢复的,做相反会计分录。
2.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予以转销借:资产减值损失〔未计提减值局部〕贷:坏账准备〔未计提减值局部〕借:坏账准备
贷:其他应收款
3.转销的应收款,事后又收回的借:其他应收款
贷:坏账准备
借:现金等
贷:其他应收款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十四、坏账准备
〔一〕应收款项、存放同业款项等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二〕应收款项、存放同业款项等进一步发生减值,根据其差额进行补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三〕减值迹象局部或全部消失,原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回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四〕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1.转销应收款项
借:坏账准备
贷:其他应收款等
2.转销的坏账,事后又收回的
借:其他应收款等
贷:坏账准备
借:现金等
贷:其他应收款等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十五、贷款〔以农户贷款为例〕
〔一〕发放贷款时
借:农户贷款—本金
贷:个人活期存款—××户
农户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
如为抵、质押贷款,同时登记表外科目,借:抵押物品价值或质押物品价值
〔二〕贷款利息
1.计提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户〔按合同利率和合同金额计算确认的收入〕农户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农户贷款利息收入〔摊余本钱与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收入〕2.收回应收利息
借:个人活期存款—××户等
贷:应收利息—××户
3.贷款本金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或贷款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尚未收回局部〔不考虑利息调整〕
借:利息收入—农户贷款利息收入
贷:应收利息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借:表外应收利息
〔三〕贷款发生减值
1.贷款账户结转
借:农户贷款—已减值
农户贷款—利息调整〔未冲销局部,也可能在贷方〕
贷:农户贷款—本金
2.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3.收回已减值贷款局部资金,按照利随本清和本利和原那么确认本息收回〔1〕假设收回的资金清偿积欠利息
借:个人活期存款或相关科目
贷:利息收入
〔2〕假设收回资金用于清偿本息的
借:个人活期存款或相关科目
贷:利息收入
贷款—已减值
4.贷款减值迹象局部或全部消失,局部转回或全部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减值损失
5.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账贷款,经批准备后转销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减值损失〔尚未计提的减值局部〕
贷:贷款损失准备〔尚未计提的减值局部〕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农户贷款—已减值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借:已核销呆账
6.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全部或局部收回的
〔1〕假设收回资金额高于贷款本金
借:农户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减值损失
借:个人活期存款或相关科目
贷:农户贷款—已减值
利息收入〔差额〕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已核销呆账
〔2〕假设收回资金额等于贷款本金
借:农户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减值损失
借:个人活期存款或相关科目
贷:农户贷款—已减值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已核销呆账
〔3〕假设收回资金额小于贷款本金
借:农户贷款—已减值〔收回的金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减值损失〔收回的金额〕
借:个人活期存款或相关科目
贷:农户贷款—已减值〔收回的金额〕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已核销呆账〔本金减少额,即收回的金额〕
〔四〕收回贷款时
1.正常收回
借:个人活期存款或相关科目
贷:农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农户贷款利息收入〔差额〕
如为抵、质押贷款,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抵押物品价值或质押物品价值2.抵押贷款到期后,抵押物经法院公开拍卖,所得资金抵偿贷款的
〔1〕所得资金可足额清偿本息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农户贷款—本金或已减值
利息收入
假设贷款计提了减值准备,需转回
〔2〕所得资金缺乏清偿本息〔剩余本息继续追索〕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农户贷款—本金或已减值〔差额〕
利息收入
〔3〕抵押物因故没能拍卖,权属划归农信社,以抵押物及其他财产等抵偿债务借:抵债资产〔公允价值〕
贷款损失准备〔原贷款已计提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如为贷方差额〕
贷:农户贷款—已减值
应交税费〔接受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资产减值损失〔如为借方差额,以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为限〕
利息收入〔如仍有借方差额,按应计利息确认利息收入〕
如为抵、质押贷款,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抵押物品价值或质押物品价值
如有应收未收利息,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表外应收利息
〔五〕收回贷款、核销贷款、债务重组时,如有表外应收利息,登记表外科目,贷:表外应收利息
十六、信用卡透支
〔一〕透支时
借:信用卡透支
贷:存放系统内款项、现金等
〔二〕归还透支款项
借:银行卡存款等
贷:信用卡透支
〔三〕收到透支利息
借:银行卡存款等
贷:利息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
〔四〕资产负债表日,超过免息期的,计算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
〔五〕银行卡透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或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的
借:利息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
贷:应收利息
〔六〕减值比照贷款核算
十七、贴现资产
〔一〕发放贴现贷款
借:贴现资产—××贴现户〔面值〕〔贴现票面金额〕
贷:单位活期存款—××户〔实际支付的金额〕
贴现资产—××贴现户〔利息调整〕〔差额〕
〔二〕持有期间,按直线法计算收益
借:贴现资产—××贴现户〔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
〔三〕到期收回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贴现资产—××贴现户〔利息调整〕
贷:贴现资产—××贴现户〔面值〕
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差额〕
〔四〕承兑汇票到期,发生退票
确认利息收入
借:贴现资产—××贴现户〔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
扣划贴现申请人存款账户票款,假设余额缺乏,缺乏局部转作垫款
借:单位活期存款—××户
垫款—贴现垫款
贷:贴现资产—××贴现户〔面值〕
〔五〕票据到期前,转〔再〕贴现
1.转〔再〕贴现,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贴现额〕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未实现贴现收入〕
贷:贴现资产—本金〔面值〕
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借方冲减贴现利息收入,如还有差额,从金融机构往来支出中列支〕
2.转〔再〕贴现,风险和报酬未发生转移时,相当于质押融资
〔1〕贴出票据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贴现额〕
转〔再〕贴现负债—利息调整〔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转〔再〕贴现负债—本金〔面值〕
同时转销贴现资产—利息调整和贴现负债—利息调整〔转销金额取二者账面余
额较小者〕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转〔再〕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或期末,确认收入或支出
按照贴现资产—利息调整账面余额确认贴现收入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
或者,按照贴现负债—利息调整账面余额确认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借: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贷:转〔再〕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3〕转〔再〕贴现票据到期,未发生退票
借:转〔再〕贴现负债〔面值〕
贷:贴现资产〔面值〕
〔4〕转〔再〕贴现票据到期,发生退票时
借:转〔再〕贴现负债〔面值〕
贷:贴现资产〔面值〕
同时,扣划贴现申请人存款账户票款,假设余额缺乏,缺乏局部转作垫款借:单位活期存款—××户
垫款—贴现垫款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十八、贸易融资
〔一〕进口押汇
1.收取保证金并对外开出信用证
借:单位活期存款等
贷:保证金存款
收到保证金后开出信用证,登记表外科目,借:开出信用证
2.收到信用证项下全套相符单据,支付款项时
借:贸易融资—进口押汇
贷:保证金存款
付汇时
借:保证金存款
贷:存放同业款项等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开出信用证
3.货物销售后回笼的资金还款或归还融资款项借:单位活期存款等有关科目
贷:贸易融资—进口押汇
利息收入—贸易融资利息收入
〔二〕出口押汇
1.收到全套货运单据,办理质押
借:贸易融资—出口押汇〔开证金额〕
贷:单位活期存款等有关科目〔实际付款金额〕利息收入—贸易融资利息收入〔差额〕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借:应收信用证出口款项2.收到付款行转付的款项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
贷:贸易融资—出口押汇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应收信用证出口款项〔三〕打包贷款
1.收到信用证正本融资时
借:贸易融资—打包贷款
贷:单位活期存款等有关科目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借:应收信用证出口款项2.收回贷款时
借:存放同业款项等有关科目
贷:贸易融资—打包贷款
利息收入—贸易融资利息收入
同时登记表外科目,贷:应收信用证出口款项〔四〕减值比照贷款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