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评价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评价体系
一、学生评价中的侧重点
1、突出实践性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技之长。

中等职业教育的着眼点是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尤其是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实践性智力”,使学生恢复自信并获得成功。

职业学校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此,对学生实践性教学评价成了学校学生评价体系的一大特色,也是核心所在。

(1)定期开展技能抽考。

技能抽考定在每月最后一周进行。

根据上课内容,由教务处在每班抽学生参加技能考试和考核。

例如:二年级汽修专业第4周的抽考,由教研组长提前一周公布考试范围,相关的教师出好试卷,教务处在各班随机抽取2-3名学生在指定的教室参加考试。

考试结束后,组织老师评价,教务处及时公布成绩,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

(2)开展技能竞赛。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能提高学生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形成人人争先学习技能知识的良好氛围。

如:上学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展了一年级发动机拆装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每一学期,都会评出了“汽修能手”、“学习标兵”等,根据相关规定还给予奖分。

(3)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技能鉴定,把技能鉴定结果按一定比例计算入相关专业课成绩中,并对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

2、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评价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要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到达一定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诊断,所以评
价应该经常化。

通过给予每个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肯定与激励,并且教师应用日常评价的多次结果,以保证对学生评价的真实、准确和全面性。

因此,在开展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使评价本身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开展好总结性评价,便于在教学活动后了解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结果,更要注意对其学习过程及进步程度的评价。

本专业形成了以教务处为主,教研室、教师、学生配合的共同评价体系。

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一次。

考试形式分笔试、口试和技能考核三类。

笔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汽修专业的基础课。

口试科目有英语和普通话。

技能考核科目为汽修专业课。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期评成绩的30%和40%。

在期末总结时,除了表彰专业成绩突出、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还会对学习成绩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和奖励。

二、引入社会评价,检查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检查教学质量的其中一个环节是引入社会评价。

通过社会评价,检查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是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制定了顶岗实习和毕业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情况和就业情况进行评价外,还把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工作起薪、企业和家长的满意率,作为对教学的评价指标之一。

定期走访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倾听他们对顶岗实习学生或毕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评价并进行问卷调查,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评价,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查看社会对学校教学的认可程度,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运行过程和教学效果,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完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三、学生学业评价中需把握的两个关键环节
1、把握评价的反馈性
在整个学生评价过程中不但具有目的性,更具有及时反馈调整的机制。

这包括评价结果对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反馈,评价体系运行效能及评价结果的效能的反馈。

对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其进步和全面发展,起不到这种作用的评价是一种无效的评价,因此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使学生自己明白该如何努力,使家长明白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这样,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形成一致意见,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评价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的标准、方式方法都应随学生的特点、社会形势、教学内容而有所调整,评价效能的反馈是为了使评价体系更有效地运行,评价结果更科学更符合学生实际,使整个评价体系能持续改进。

2、把握评价的支撑性
支撑体系是为学生评价服务、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其他一系列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学生成绩管理体系;(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三)硬件设施设备。

如学生生产实习设备,文体设施等;(四)良好的文化氛围。

如校训宣传、校刊、读报栏、图书阅览室、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墙报及校园网站等。

只有建立了较完善的评价支撑体系,才能使评价结果多样化,更真实更实际地反映学生个体特点,也才能提供更好的平台使学生成才。

汽修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