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压轴题分类汇编(word)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压轴题分类汇编(word)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 B.60g C.30g D.50g
【答案】C
【解析】
【详解】
解:10.0g该气体混合物中碳的质量=10.0g×36%=3.6g;所以 CaCO3中碳的质量为3.6g,又
因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100
×100%=12%,所以白色沉淀碳酸钙的质量=
3.6g
12%
=30g。

故选C。

【点睛】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出碳元素和碳酸钙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2.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D.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
【答案】C
【解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正确;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错误;
D、分子间存在间隔,故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正确。

故选C。

3.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
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 Cu+CO↑
【答案】D
【解析】
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石墨、金刚石、C60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正确;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正确;
D、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中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中产物书写不正确,错误;故选D。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6.如图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图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因此不正确,故选项错误;
B、图中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时,应该长进短出,因此错误,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为了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完成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反应皆为停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实验1和实验2可知:盐酸的浓度会影响反应的快慢
B.依据实验2和实验3可知: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的快慢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盐酸浓度越多越好
D.工业上将矿石粉碎后进行冶炼,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依据实验1和实验2可知,实验2中气球更大,实验2所用盐酸的浓度大,其它条件相同,说明盐酸的浓度会影响反应的快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实验2和实验3,实验3用的石灰石颗粒小,实验3中气球更大,其它条件相同,说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的快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并不是盐酸浓度越多越好,故选项说法错误。

D、工业上将矿石粉碎后,能增大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
A.组成元素相同B.分子结构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D.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元素均显﹣2价,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溶液变红
【答案】A
【解析】A、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没有白色沉淀生成,错误;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正确;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正确;D、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溶液变红,正确。

故选A。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
B.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所以用盐酸可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实验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约45度角,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才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要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实验操作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但是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着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图所示的实验组合,最终想证明的是
A.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
B.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
C.CO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是H2CO3
D.二氧化碳与水会反应,且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稀醋酸喷洒到蘸有石蕊的紫色花朵上后,发现花朵由原来的紫色变为红色,该实验只是先验证一下酸能使石蕊变红,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故A错误;
B、向紫色花朵上分别水和二氧化碳接触,结果紫色花朵并不变色,第二个和第三个实验分别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石蕊变红,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故B错误;
C、CO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是H2CO3,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故C错误;
D、向紫色花朵上喷洒水后再放入二氧化碳中,结果紫色花朵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会反应,且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前面三个实验是为此实验做铺垫,反映出该实验的结论的正确性,故D符合实验最终目的;
故选D。

13.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烧瓶中的压强减小,烧瓶中形成喷泉,正确;
B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瓶中的压强减小,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正确;
C中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任何现象,不能证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
D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正确;故选C。

14.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C.现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A错误;C 中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错误;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D错误。

故选B。

考点:常见实验操作
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B.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导致酸雨的原因是二氧化硫的排放,而不是二氧化碳,错误,B、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正确,C、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A
考点:酸雨的形成,单质碳的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6.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所以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故正确;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所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正确;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故正确。

故选B。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的化学性质
1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A 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跟澄清石灰水反应,选项B错误;
C、CO2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选项C正确;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有毒,极易使人中毒,选项D正确。

故选B。

1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
B.二氧化碳能灭火,既利用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
C.用墨写的字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一氧化碳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故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来灭火,其中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化学性质,故正确;
C、用墨写的字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
D、一氧化碳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故正确;故选A。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他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被还原成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都具有可燃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虽然碳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其中的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选项错误;
B.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被还原成一氧化碳,如二氧化碳与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选项正确;
C. 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没有毒性,选项错误;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其中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可燃性,选项错误,故选B。

20.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300g B.50g C.100g D.150g
【答案】A
【解析】
【详解】
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能得到碳酸钙白
色沉淀的质量是100g×36%÷(
12
100
×100%)=300g。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