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最新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易错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最新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易错剖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错误;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错误;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不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错误;
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D。

2.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 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
【答案】A
【解析】
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R能与稀盐酸反应,即活动性R>H;由R+2HCl2=RCl2+H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即Zn>R。

A、由于金属活动性Mg>Zn>R,所以R不能与MgSO4反应,错误;B、由于金属活动性R>H>Cu,所以R能与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CuSO4=RSO4+Cu,正确;C、金属活动性R>H, R能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H2SO4=RSO4+H2↑,正确;D、由于金属活动性Al>Zn>R,所以Al能与RSO4反应,化学方程式2A1+3RSO4=Al2(SO4)3+3R,正确。

故选A。

点睛: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能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如图文化衫:你的“魅力”偷走我的“心”。

该反应能发生是由于镁单质
A.金属光泽美丽B.导电性优良
C.金属活动性强D.延展性好
【答案】C
【解析】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镁能与硫酸锌反应是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

选C
4.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答案】C
【解析】
A、金银铜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正确;
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排在铜、铁的后面,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正确;
C、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金属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错误;
D、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

故选C。

点睛: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

5.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试管中铁钉与水和水中溶解的较少量的氧气接触,生锈速度较慢;B、该试管中铁钉浸泡在植物油中,不能与氧气、水分接触,不易生锈;C、白醋能与铁反应,会加快铁钉锈蚀的速率,该试管中的铁钉生锈速度较快;D、食盐水会大大加快铁钉锈蚀的速率,该试管中的铁钉生锈速度较快;故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B试管中的铁钉。

故选B。

点睛: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酸性溶液、盐溶液能加快铁钉锈蚀的速率。

6.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 B.Cu和Al C.Zn和Cu D.Cu、Al和Zn
【答案】C
【解析】
金属活动性铝>锌>铝,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只有铜排在锌的后面,所以铜全部被置换出来,而铝不会被过滤出来,由于加入过量的锌粉,所以还含有锌。

点睛: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

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

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

7.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AgCl B.FeCl2C.MgCl2D.AlCl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A符合题意;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故C不符合题意;
D、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甲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知,甲最不活泼,由丁盐能与乙反应但不与丙反应知,乙的活动性最强,丙的活动性比丁弱,综上所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丁>丙>甲;故选D。

9.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小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每天用汽油擦拭一遍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④用干布把它擦干,悬挂⑤用食醋涂抹⑥用酱油涂抹。

请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
C.③④
D.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菜刀擦汽油,会导致菜刀无法使用,故①错误;
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②错误;
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擦植物油不影响继续使用,故③正确;
④用干布把它擦干,这样在干燥的情况也不会生锈,故④正确;
⑤用食醋涂抹,会导致生锈加快,故⑤错误;
⑥用酱油涂抹,盐的存在会加速生锈,故⑥错误。

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合理的方案是③④。

故选C。

【点睛】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铁生锈。

解答本题要掌握铁生锈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找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0.60g镁、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得到252g硫酸盐固体.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A.4.0g B.3.9g
C.3.0g D.2.5g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镁、铁、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能得到硫酸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52g硫酸盐固体应该含有60g镁、铁、锌,即252g硫酸盐固体中含有的硫酸根的质量=252g-60g=192g,再根据硫酸的化学式H2SO4可知,产生的氢气质量与硫酸根的质量关系为2:96,故可判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4g,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1.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要想证明铁生锈时,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就要进行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和铁在只有水,没有氧气下的实验。

【详解】
实验①是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②是铁只与水接触的反应,实验③是铁只与氧气接触的反应。

要想证明铁生锈时,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就要进行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和铁在只有水,没有氧气下的实验,及控制变量氧气,其它量相同,所以选①②。

故选A。

12.为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由此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C>B B.A>B>C C.C>A>B D.B>C>A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A 能把
B 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A 的活动性比B 强;
C 不能把B 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C 的活动性比B 弱,所以三者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B >C ; 故选B .
1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3FeCl 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3FeCl 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322Cu 2FeCl 2FeCl C l =uC ++,32Fe 2FeCl 3FeCl +=。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3FeCl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2FeCl ,固体一定含铜
B .溶液中一定含2FeCl ,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 .溶液中一定含3FeCl ,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D .溶液中一定含2FeCl 、2CuCl ,固体一定含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 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 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 ,故A 正确;
B .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 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 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 ,不一定含有铁,故B 错误;
C .烧杯仍有少量固体,而铁和铜都能够与三价铁离子反应,所以不可能有三价铁离子,故C 错误;
D .如果铁过量,则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不会有氯化铜,故D 错误。

故选:A 。

14.将X 、Y 、Z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 、Z 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将Z 投入X 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 产生。

则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 .Z>Y>X
B .Z>X>Y
C .X>Z>Y
D .Y>Z>X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将X ,Y ,Z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 ,Z 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说明金属Y 的活动性最弱;将Z 投入X 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 产生.说明金属Z 的活动性强于X ,故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 >X >Y ;答案选择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5.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钢铁的锈蚀是由于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

【详解】
A、铁在食盐水中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且食盐能加速铁的锈蚀。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能将铁与水和氧气隔绝,最不容易生锈。

故B选项符合题意;
C、铁在空气中能与水和氧气接触,可以生锈。

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一部分在水中,一部分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

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B.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
【答案】C
【解析】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所以铝制品表面不能常用钢刷擦洗,以免刮掉保护膜; B.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使药效降低;C.焊锡(锡铅合金),合金的熔点低,可用来焊接金属;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低,钢的性质与生铁不同,比生铁有很多优良的性能,所以应用范围更广;选C
17.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X>Z>Y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说明X和Y的活动性大于Z,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

说明X大于Z,且Y大于X。

故选C.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18.有X 、Y 、Z 三种金属,X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 、Z 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 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 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X 、Y 、Z
B .X 、Z 、Y
C .Y 、Z 、X
D .Z 、Y 、X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X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 、Z 在常很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 的金属活动性强于Y 、Z ;如果把Y 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 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

说明Z 的活动性强于Y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断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X Z Y ,故选B 。

19.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 和D .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 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若
D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 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 2
D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片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3O 2−−−−→一定条件2N 2+6H 2O
【详解】
A .物质C 是水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和微粒是分子,故错误;
C .若
D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则D 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 2,正确;
D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氧元素元素化合价改变,故错误。

故本题选C 。

20.“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
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比较硬度,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硬度小的是纯金,故错误;
②灼烧,铜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表面变黑色的是“愚人金”,故正确;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故正确;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三种金属都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无法鉴别,故错误;
故选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11.无12.无13.无14.无15.无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