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易错题汇编试题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生物易错题汇编试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成熟的安丘蜜桃果面底色为黄绿色。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安丘蜜桃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内
B.蜜桃果面的底色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C.合成蜜桃果肉中有机物的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D.蜜桃嫁接成活后,接穗中的有机物来自于砧木
2.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父亲患某种遗传病,母亲和孩子正常,则无法确定这个孩子是否有该病基因
B.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C.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
D.狗体细胞有78条染色体,则狗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和39个基因3.下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示意图,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甲和乙
B.甲以芽孢繁殖,乙以出芽生殖方式繁殖
C.丙与丁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丙仅无细胞壁
D.它们都能生长和繁殖
4.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5.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

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

假设A、B、C、E 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6.下列叙述属于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是()
A.冷藏食物
B.移栽幼苗根部带土坨
C.傍晚移栽幼苗
D.蔬菜大棚中延长光照时间
7.有的人一次性饮用大量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如图),这是因为体内缺少乳糖酶所致。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属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乳糖耐受为显性性状,乳糖不耐受为隐性性状(用A、a表示)。

现有一对夫妇,父亲为乳糖不耐受,母亲为乳糖耐受,他们已有一个乳糖不耐受的女儿。

那么,他们再生一个乳糖耐受儿子的可能性是( )
A.0B.25%C.50%D.100%
8.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④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可以分泌胆汁
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9.下图为“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实验前可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做出相应的假设
B.滴加碘液后①号、②号和⑤号试管溶液变蓝,③号试管溶液不变蓝
C.该实验中,④号试管是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
D.本实验结论是唾液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10.如图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胚乳、b代表胚
B.种子萌发初期由胚乳提供有机物
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渐被耗尽
D.M点后,胚的继续发育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11.医学人员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依次检查了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80人的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下表。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眼轴长度/mm≤26.9927.00~28.4928.50~29.99≥30.00平均视力 1.020.960.820.46
提示: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
A.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好
B.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
C.眼轴长度与视力好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D.眼轴长度≥30.00mm的志愿者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子一代种子种下去,自花传粉,获得子二代(数量足够多)。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高茎是显性性状B.子一代的基因组成只有1种
C.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有2种D.子二代中高茎:矮茎=3:1
13.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则甲血管连接心脏的。

()
A.左心室B.左心房
C.右心室D.右心房
14.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A 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
A.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B.夫妇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不能判断哪一个是隐性性状
D.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能卷舌的
15.“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着拟南芥等6种生物,在月球背面进行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在月球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内,一定发生明显变化但不会导效变异的是( )
A.染色体形态B.DNA的结构C.基因的结构D.染色体结构16.如图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的昆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该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
B.乙为受精鸡卵结构图,为a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d
C.图丙中表示胎儿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的途径应为:③→②→①
D.嫁接可提高水果品质。

现有好吃但抗病虫力弱的鸭梨和不好吃抗病虫力强的山梨,应该将山梨作为接穗来嫁接
17.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

当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兴奋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咳嗽中枢,接着声门紧闭,呼气肌强劲收缩使胸肺内压和腹压上升,随后声门打开,气体高速冲出形成咳嗽反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存在感受器
B.咳嗽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为传入神经
C.咳嗽反射是在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效应器是呼气肌
D.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咳出
18.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
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
19.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B.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C.与a相比,c管壁薄,弹性小
D.血液从a流向c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
20.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气管①、肺②、胸腔③三者组合示意图。

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从b→c时,图乙由Ⅱ状态转化到Ⅰ状态
B.图乙Ⅰ转化到Ⅱ时,图丙气压由小到大顺序为①<②<③
C.图甲曲线从a→b时,图丙①处氧气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
D.图甲曲线从c→d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1.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黄色;Dd、dd B.红色;Dd
C.红色;Dd、dd D.红色和黄色;Dd、dd
22.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23.在做镘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

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B.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
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
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
24.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细菌在特殊时期能产生孢子,对高温干旱等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B.葫芦藓的一个孢蒴里有一个孢子,成熟后的孢子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C.肾蕨叶背面的孢子囊散发出的孢子在适宜的地方能发育成新肾蕨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蘑菇、黑根霉等都是孢子植物
26.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有性生殖
C.E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27.下列选项中的各项依次对应图中的m、a、b、c、d,其中选项中的关系与图不符的是()
A.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肾脏、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C.人体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D.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8.如图表示人体结构层次(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分析正确的是()
A.1是受精卵,形成于卵巢,通过不断分裂形成4
B.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1→3→4→2→5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图4中A的细胞相似
D.使用显微镜调焦观察图4 D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29.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
C.蜜蜂筑巢、蛛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防御行为
30.图为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有成形的细胞核
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甲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与乙细胞一样能作为亲子鉴定的原材料
二、综合题
31.我们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我们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的细菌,有时还会有真菌。

冼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下面是我们为幼儿园的老师设计的实验,通过实验告诉小朋友们知道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皿号A B C
实验步骤①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
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
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
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
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
在培养基表面涂
抹。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
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许多菌落少数菌落?
(1)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__作用。

(2)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
_____。

其目的是_____。

(3)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__。

(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2.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题干有关图乙的描述中,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_____。

(2)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要达到小腿肌肉细胞,需______次经过右心房。

(3)进行亲子鉴定时,需要选取血液中的______作材料。

(4)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最先进入人体心脏的______(填序号)。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5)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
______。

33.甲图为人体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经过整理后的人体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结构A是_____;乙图中的染色体存在于甲图的_____所示的结构中。

(填字母)
(2)乙图显示的是_____(填写男性或女性)染色体排序。

(3)从乙图可以看出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_____对染色体。

(4)一对夫妇肤色正常,其女儿却患有白化病,由此判断_____是显性性状。

若用D、d 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该女儿成年后与一肤色正常男子结婚(该男子的母亲为白化病患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可能性是_____,该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_____。

(5)父母肤色正常,所生女儿却患上白化病。

从生物变异的类型看,这种变异属于
_____。

34.如图描述的是油桃种子萌发成幼苗及植株的花和果实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完成①④过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_____。

(2)图2所示结构的主要部分是_____,由图2到图3必须经过的生理活动是_____。

图3中的B是由图2中的[ ]_____发育而来的。

(3)大棚种植给农民带来了可喜的收入。

下图甲是油挑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
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

图乙所示大棚内油桃植株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

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 ]_____的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

一天内油桃植株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 (填字母)。

(4)提高油桃产量是桃农非常关心的问题,请你根据所学光合作用知识,帮农民伯伯提出两条在农业生产上提高油桃产量的建议? _____。

35.农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人的关键作用。

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

图中的消费者,体内没有脊柱的是_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_条食物链,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
______。

(3)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鸟与昆虫之间是______关系。

(4)某地农田周边的树木被乱砍滥伐,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

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6.请根据你所学的人体各系统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平时喝的牛奶中营养成分蛋白质最初在____________内被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经____________系统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同时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系统排出体外。

(2)外界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通过____________渗透到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结合并输送到全身各处。

(3)以上各个系统必须协调配合才能使人体正常生活,而人体的生命活动在受到
____________系统调节的同时还受到____________调节。

37.“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图一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

图二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1)图一中A点时植物的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

(2)图一中B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一中CD段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受_____________外界因素的影响。

(4)写出图二中进行3、4这一生理活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二)测定氧气释放速率——叶圆片上浮法(叶圆片制作方法: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
抽气光合作用
实验原理:叶片内含有气体,放入水中,叶片上浮叶片下沉充满细胞间隙,叶片上浮。

产生氧气
实验装置:如图三所示(NaHCO3溶液能提供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
(5)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来调节光照强度的大小。

(6)为保持单一变量,中间盛水的玻璃柱的作用是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烧杯内的___________产生影响。

(7)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可通过观测烧杯中单位时间内被抽去气体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__________来衡量光合作用的强弱。

38.图是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相应的结构。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手指受到针刺后,手会迅速缩回,请写出该反射弧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医生对①~⑤某处受损的患者进行检查时,刺激②处,手臂迅速缩回,该过程
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注射疫苗时,当针刺手臂时会感觉疼痛,痛觉产生于图中__________(填数字)处,该同学再次接种疫苗时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过程的感受器位于图中
__________(填数字)处。

下列与此反射类型不同的是___________。

A.红灯停,绿灯行
B.婴儿刚出生就会吮吸吃奶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司机见到“前方修路,请绕行”标识时,注意观察后掉头绕行
(3)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用实验鼠做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食物表现
甲不摘除甲状腺正常饲喂正常
乙摘除甲状腺正常饲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行动退缓
丙摘除甲状腺食物中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正常
丁不摘除甲状腺食物中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食欲旺盛,体重减轻,精神焦躁
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____(多选)。

A.促进新陈代谢 B.促进生长发育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小鼠提前发育成熟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
A.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所以安丘蜜桃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内,故A正确。

B.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所以蜜桃果面的底色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故B正确。

C.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所以合成蜜桃果肉中有机物的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

D.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所以蜜桃嫁接成活后,接穗中的有机物来自于接穗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生物性状的控制,光合作用的概念,嫁接的概念。

2.A
解析:A
【解析】有些遗传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决定的,则这个孩子从父亲那里一定获得该病基因;但有些遗传病为伴性遗传,如色盲,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这个孩子从父亲那里不可能获得该病基因。

A正确;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B错误;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则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男性精子中含有Y染色体或X染色体,C错误;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所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成单存在。

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所以狗的体细胞内有78条染色体,狗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和许多个基因,D错误。

3.D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种类繁多,目前比较肯定的微生物种数在10万种以上。

细菌、真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内。

有些细菌还生有能够转动的鞭毛,可以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有保护作用。

细菌进行分裂生殖,一个细菌个体,通过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形状、大小、结构相似的新个体;真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真正的细胞核,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没有叶绿体。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细胞呈卵圆形。

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在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但缺氧时,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一过程称为酒精发酵;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结构较简单的一类原生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个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雌雄同体;衣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

衣藻、石莼等绿藻因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而呈绿色。

衣藻是生活在池水中的单细胞绿藻,球形或卵形,每个细胞中有一个杯型叶绿体,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在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眼点一个。

【详解】
由图可知,甲为细菌,乙为酵母菌,丙为草履虫,丁为衣藻。

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甲(细菌),故A错误;甲(细菌)以分裂繁殖,乙(酵母菌)以出芽生殖方式繁殖,故B错误;丙(草履虫)与丁(衣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草履虫没有细胞壁、叶绿体等,不仅仅是因为草履虫没有细胞壁,故C错误;它们都能生长和繁殖,细菌——分裂生殖(无性生殖);酵母菌无性繁殖包括:出芽生殖(主要)、裂殖、芽裂,有性繁殖方式:子囊孢子;草履虫——横二裂(无性生殖)、接合生殖(有性生殖);衣藻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

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区别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思考回答。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A正确;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B正确;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错误,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