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控制两种理论对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启示——以排球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5月
1动作控制理论
1.1动作控制理论的概念及分类
理论的存在意义是为了揭示现象为什么存在,来帮助我们理解现象。

动作控制理论是指依据控制系统的中心部分和环境特征的不同作用,来区分不同的协调运动控制理论,一种是动作程序理论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在动作控制过程的重要性,另一种是强调由环境确定的运动指令。

1.2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动作控制理论中,常会被提到的两个控制系统: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运动指令
开环系统:运动控制中心 运动效应器 运动指令闭环系统:运动控制中心 运动效应器 反馈2动作控制两种理论的应用2.1动作程序理论的概念
动作程序理论是一种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理论,它以一种记忆表征为基础,去控制身体的各种运动。

典型代表是施密特的图式理论,是指从经验或者经历里获取重要的信息元素,将它们组成一套规则。

比如:“跳远”的概念是在见过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跳远基础上形成一套规则,再见另一种未见过的运动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别。

这个概念主要提到了技能学习和控制过程中的两个控制成分:一个叫作一般动作程序,是用来控制各类动作的基本特征;另一个叫作动作反应图式,提供特定的情境下管理动作的特定的规则。

2.2动作程序理论的应用
在排球的运动技能学习中每项动作的初始阶段的学习,都会运用到动作程序理论。

如排球的垫球,在排球的“击固定球”练习中,一位同学双手持球于胸前,另一位同学做排球的垫球动作,垫球动作完成后无法改变这一动作,但是可以在完成时体会到双脚的蹬地动作,双腿蹬伸向上协调用力,双臂夹紧向上垫送球,以及体会正确的击球点。

在这一个动作的反复练习过程中,大脑中就会留下垫球动作正确的记忆表象,那么在“一抛一垫”练习中头脑中就会有一段记忆程序,在抛球到腹前时,就会自然地做出垫球的动作,接下来可以进行双人的对垫或者与垫球有关的练习,都能够根据记忆想象出正确的图式并进行每个动作的自我纠正。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受环境影响较小、相对封闭的情景下,非连续性的运动技能都可以采用动作程序理论。

例如标枪、举重、立定跳远、篮球的投篮、羽毛球的发球等都可以从中枢神经系统中提取信息,让学生通过观看正确的动作示范形成一定的记忆表象,然后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运动技能的掌握。

但是很
动作控制两种理论对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启示
——以排球为例

王报荣 贺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存在什么意义,对于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和教学方面有什么样的启示,对将学习或已经学习动作控制理论的同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动作控制;运动技能;学习;教学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21)05-077-01多时候受环境影响、对手影响、同伴影响较大,如:篮排足、乒
羽网的比赛场上每个球的飞行路线、速度、力量、球的最后落点还有对手的位置都各不相同,很难通过动作程序理论进行控制。

3动作模式理论
3.1动作模式理论的概念
动作模式理论强调人类运动控制,它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其行为方式与那些复杂生物或物理的系统相似。

该理论是从非线性的动作力学观点解释人类动作控制,行为在时间上的改变是突然变化的非线性行为,而不是持续的、线性的行为。

3.2动作模式理论的应用
在排球的比赛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排球运动员本身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存在着发挥技术技能的稳定性,但是当外界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一定的反馈,吸引子会在两种协调模式之间选择一种模式,在某种环境条件下,肢体的协调结构形成新的运动协调模式。

排球的一传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对方可能选择上手飘球或者上手大力发球或者发区域球,在接对方发来的球时对于球的落点前后左右、远近高低,一传队员会在球来时,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球所在位置、方向与落点,这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发出新的指令采取最佳方案去将球接起来,闭合系统采取一种肌肉和关节的协调结构。

动作模式理论对于训练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下训练,以及训练过程中对面对手用不同特点的运动员进行模拟比赛,对于过程不确定的项目进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控制,尤其针对竞技对抗性项目要多进行不固定的练习。

4小结
动作程序理论和动作模式理论是适应于不同的动作控制的。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去强化学生大脑中的正确动作图像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动作前可以按照脑海中的预想进行运动。

动作模式理论适用于闭环控制系统动作,在运动的过程中收到反馈后可以对动作进行调整,强调动作过程根据环境变化做出自己的最佳动作,对于学生要多锻炼其应变反应能力,强化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梓豪.动作控制理论在高校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少年体育.2020(07):123-125.
[2]李娟,李睿恒,张宗伟,李彦.基于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的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8):93-95.
[3]丁俊武.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3):420-422.
[4]张凤民,王福秋,吕宇坤.国外动作图式理论与动作技能学习研究的综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02):78-82.
[5]邢玉,柳皓严,于志华.基于动作控制理论对网球发球教学方法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3):96-97+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