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春节作文
正文
删除线
行内代码
上标
下标
清除格式
默认字号
默认字体
默认行高
左对齐
右对齐
居中对齐
两端对齐
增加缩进
减少缩进
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秀范文(精选4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4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早已做好了过年的准备。
饺子、鞭炮、崭新的衣服、还有喜庆的大红福字……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里我最喜欢吃饺子初中作文,咬上一口味道鲜美。
我还喜欢包饺子,年前妈妈就开始包饺子了,我也闹着要包一包,妈妈被我缠的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包饺子首先要把饺子馅准备好,饺子馅大都用韭菜和肉拌匀,再调上作料油、盐、糖、味精、麻油、生姜、小葱
一样不能少,饺子馅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包了,先拿一张饺子皮,在饺皮上面沿着边沾一些水,增加粘度。
然后在中间放一些馅,最后,水对着水使劲一捏,饺子就做好了,也可以在饺皮边做出一些花纹,使饺子更好看一些,吃在嘴里才会觉得更香。
妈妈还会在饺子里放入一枚硬币,如果谁吃到了这只饺子,就会很幸运,今年我就吃了一个,到现在我心里还喜滋滋的呢!
除了吃之外,春节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放烟花炮竹了,除夕晚上我总要放上几炮,啪…啪…啪…声音震耳、烟花耀眼但还是忍不住要放它,似乎上瘾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放。
爸爸说帮我把对联和福字贴上,我贴了一个正的福字,爸爸说:“贴错了,福应该倒过来贴。
”我说:“为什么啊?”爸爸说:“倒福就是到福,人们利用这个人谐音,把“倒”去掉单人旁成到了呀!倒过来贴不就是福来到了吗?”我恍然大悟,于是把家里所有的福字都贴到了。
希望幸福快快降临到我家来。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孩子们可以收到大人们的压岁钱,还可以自由玩耍,不受任何约束。
每个人的脸上都会露出喜洋洋的笑容,见面都会道声:“新年好,恭喜发财!过年好!……”
家乡的春节噼里啪啦的;家乡的春节我们总笑嘻嘻的;家乡的春节充满了浓浓的幸福味儿……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2
家乡的春节是非常热闹的。
一大清早,街上便是人的海洋,有的买爆竹,有的买晚上的饭菜,还有的大人带着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礼物……
我奶奶家在乡下,每年春节我都会在农村过个别有意义的新年。
我们那里时兴买文具送礼品的活动,我与小妹总是兴高采烈的积极参加,我们买了两袋子的文具,花光了所有的零用钱,小妹也很期待着要换回的礼物,瞪大眼睛一直问我“姐姐,如果礼物大的抱不回去,怎么办呀?”每每这时,我总是笑而不答,因为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呵呵,你看……到了换礼品时,我们换回了两个“大大的”亮晶晶的樱桃胸针,我很喜欢,可妹妹满脸的失望,很不高兴,“才
这么小啊,他们骗人,我的口袋还没装满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妹妹呢,傻傻的也笑了!
快乐的忙忙碌碌的一天要过去了。
到了晚上,真正的年味儿来了……。
先吃晚饭,看着满桌的大鱼大肉,不能狼吞虎咽啊,只能吃八分饱,因为要留点余地抢吃幸运饺子宴啊。
然后我们拿了些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花炮去燃放,黑黑的夜幕上空,奇彩绚烂,那些天上盛开的“花朵儿“,照亮这大地,点缀着人们幸福的生活!年年准时开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小品、歌曲、相声、杂技、魔术等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辞旧迎新!
准备饺子宴时,按照习俗,要包一枚硬币的,一个糖饺子的,象征着财运和甜蜜美满。
大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包了起来,我和小妹眼睛几乎一眨不眨的盯着,但是不一会就眼花缭乱了,分不清是哪个了啊……到了午夜12点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也不顾烫与不烫了……哇塞,我几乎从椅子上蹦起来,我万万没想到,第一口我就吃到了甜甜的了——甜蜜美满,幸福吉祥,好运连连……哈哈,帅呆了耶!
热热闹闹的新年就这样在合家欢快的气氛中渡过了,祝福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3
每年春节回老家时,高速公路上都会堵成长长的车龙,成了名副其实的低速公路。
但今年春节我们提前三天回老家,避开了车流的高峰,只用了二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当天,爷爷奶奶为年夜饭忙碌着,妈妈负责带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则开始贴春联。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春节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计划着等我长到一米六时,让爸爸当我的助手。
春联贴好灯笼挂好后,满院都是红通通、喜气洋洋的。
我再往巷子里瞅瞅,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左邻右舍全都贴好春联挂好灯笼,整条巷子顿时映红了天空,让上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晚饭后,我们开始敬香、放鞭炮,整个村子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也不时亮起绚烂的烟花。
八点整我们全家开始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其
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就是开车子那个小品,我们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
当然,睡觉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个大红包,并叮嘱大年初一见人一定要讲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声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给爷爷奶妈爸爸妈妈拜年,讲了好多吉利的话,然后洗脸刷牙后开始敬香、放鞭炮。
吃过早饭后,我便把爸爸妈妈的手机抢过来开始抢微信红包、发红包,忙得我的手酸痛酸痛的。
大年初三,爸爸妈妈带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
外婆、舅舅、舅妈每个人都给我和妹妹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我呢?当然少不了讲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吉利话。
大我十五岁已经工作的哥哥也给我买了一大堆我爱吃的零食,我可开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这个年过的可真快,我多么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我眼中的春节就是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跟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开开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长辈的红包、拜年。
哈哈!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4
一想到春节,我是既高兴又觉得是一种煎熬。
高兴是——可以收红包,煎熬是——到了晚上要守岁,要到12点以后才可以睡,我一个小时都支撑不住,何况是一个晚上呢!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闻到腊肉的香味,原来是奶奶在那里做年菜。
我穿好衣服,来到厨房,看到奶奶做好的香喷喷的菜,口水情不自禁地流出来,我偷偷用手捏起一块肉,就往嘴里送,奶奶笑着拍拍我的头:“小馋猫,等会儿一起吃!”。
我不好意思的走出厨房,发现爸爸也起来了,他拿着红红的对联在门口贴了起来。
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口,新的一年也随看来到。
大概十点左右饭菜都做好了,我忙帮着把饭菜摆在桌子上。
爸爸提醒我:“在吃团圆饭之前,要给祖先磕三个头。
”我跪在地上,想起了爷爷,眼泪就情不自禁的流下来。
要是爷爷还在该多好啊!爷爷在世的时候,只要有吃的就会给我吃,总是对我无比的疼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爷爷。
我磕完头,爸爸便在门外放起了鞭炮。
放了鞭炮就可以吃团年饭了。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
鱼、蛋卷、鸡汤、扣肉、清炒笋片等等。
我们一家人举杯,共享这团圆时刻。
到了晚上,奶奶把火生起来,一家人坐在椅子上烤火,我坐在椅子上又暖和又犯困。
我的头像一个笨重的石头似的——抬起来又垂下去。
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我艰难地挪着沉重的脚步,一躺到床上便呼呼大睡起来。
后来我知道了守岁的来历:从前,有一个叫岁的怪兽,每到正月初一就出来陷害人类,危害庄稼,后来玉帝知道了这一件事。
就叫年下凡来把岁赶走,最后年赶走了,可是怕岁又回来,所以就有了守岁这一风俗。
这样一想,我觉得过年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5
我的家乡在广东湛江,这里最热闹,最欢喜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
过春节之前,人们为了除旧迎新,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意在把不吉利的气息都扫走。
除夕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
这天,我们都要回奶奶家祭祖拜神,还要贴对联、门神,还有倒“福”字,据说是为了驱赶年兽。
晚上,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
满桌子摆的都是吉祥菜,有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发财就手”的猪手,“好事连连”的蚝士,“年年高”的年糕,“生财”的生菜……吉祥且味美。
吃过团圆饭,小孩子们大都去放鞭炮和烟花,大人们大都在唠家常,到处充满温馨的味道。
除夕夜守完岁,就是大年初一了。
有人会回到乡下,吃素、拜年;有人外出游玩、逛街。
这一天,街上到处红红火火,人山人海,充满着过年的喜气。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们粤西人一般会过“年例”,据说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带来幸福生活的冼夫人。
我们村的年例是在正月初十。
那天,村里会举行游神活动,很多人都出来烧香拜神,把游神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
游神所祭拜的神灵一般都是古代神话故事里的仙或佛。
那阵势气派着呢,让人还真以是神灵下凡了!在年例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观看到一些非常特别、平时看不到的节目——“穿令箭”(用一支令箭穿透两颊,只要涂上银灰,一点痕迹都没有),“滚刺床”(村里会请些高手滚过有荆棘的床,意为来年披荆斩棘,不怕困难)。
这些节目精彩缤纷,充分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眨眼,春节在吃完元宵节的那包汤圆后便结束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猜猜,这是什么节日?对,春节。
买年货,放鞭炮,走亲访友,已成了所有人美好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福建安溪。
逢年过节,也是一样的热闹。
到了年底,年味就渐渐浓了起来。
空余的时间多了,大伙儿脸上都挂着微笑,一年来的辛苦工作都已开了花,结了果。
大家往来得更密切了,举止也格外客气。
串个门,唠唠家常,嘘寒问暖,邻里间逐渐连成了一片。
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他们手里所拿的,心里所念的,以及那轻快、稳健的脚步,都被贴上了年的标签,变得格外亲切了。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
城里的几家商场早已人满为患,围得水泄不通。
当然,尽管人多,可大家心情都是充满快乐与幸福的。
新衣服、各类食材等年货涌动着,能嗅到一股和以往大为相异的气息。
这正是新春的浪潮,更是人们追求团圆幸福的浪潮……
当然,采购的不仅是生活所需,还有烟花、鞭炮之类的。
除夕那夜回了老家,行进在乡镇的公路上,一路烟花相迎,隆隆声不绝于耳。
从车窗外望去,近处的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五彩斑斓地绽放,宛如遮天的巨网;远处的烟火听如声声闷雷,在山那边透出隐隐约约的光亮。
路旁还放着各式各样的烟花,还有爆竹,各家各户红红绿绿的颜色交错着,相映成趣。
当然,还少不了大人孩子们的欢笑声,已融合在了这番热闹的美景中。
见到久违的亲人,甚是高兴。
茶余饭后,便放放烟花,感受团圆的幸福,送上我们最虔诚、最美好的祝福。
大年初一过后,家家户户都走亲访友。
客人多了,会客的时间也
多了,家中里里外外都忙碌着。
作为家里的主人,自然要操劳起这一切,再忙活也不厌倦。
值得欣慰的是,冰箱里倒是添了不少东西。
总的说,其实也没什么别的,为的只是那应接不暇的满足感。
家乡的春节,虽没有太多的渲染,不引人注目,但却饱满而真实,深深地感染着我。
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7
按照家乡抚州的风俗习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着过春节。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还是晴天多,这时大家都忙着打扫卫生,洗净全部肮脏的东西,扫去一年的废气。
远在天涯海角工作的亲人,也陆陆续续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庆新年。
农历二十三这一天,就是点灶灯,包糯米?子,用豆子磨粉,加糖成为豆沙,再和?子拌裹,大家都围着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首次过年,点上蜡烛,也就是希望来年红红火火。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这一天,是过小年,也就是小孩子过年,这一天大人们为小孩子忙忙碌碌,做好很多美味佳肴,晚上咱们一起放烟花,玩个痛痛快快。
农历十二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
除夕这一天,咱们家乡称为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满桌的鸡、鱼、肉、蛋、山珍海味,米酒飘香一醉方收,吃完晚饭,大家团聚一堂,欢度春节。
边看电视边聊天,大人为小孩发压岁钱,希望咱们来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出理想的成绩。
直到十二点结束,鸣鞭炮关大门,这就叫辞岁。
接着守岁黎明前开门,又鞭炮齐鸣,这就是像征开门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正月初一这一天,男人们带着自己的小孩走亲访友,向长辈拜年问好,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机关团体打龙灯拜年,有机会全家一同逛大街购买拜年的礼品,这样拜年,走亲访友,一直到农历十五,这段时间做客喝酒,家家扶着醉人归。
最后,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庙会,雄狮起舞,长龙游街,一片热热闹闹,也就是说这天是春节最后一日,元宵元宵,也就是把过年剩余东西全部吃完,再吃一些汤圆,象征着今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生活红红火火,明天就要大干特干,学生上学,大人们外出务工。
家乡的春节年年如此,热热闹闹,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8
学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春节美食——腊肉
过年,贵州家乡的每家每户都要把养了一年的猪杀了,把猪肉切城一大块一大块,在中间戳个洞,用绳子穿过,把一块块肉拴起来,再往肉块上抹盐、撒花椒、擦大蒜和生姜,之后拿到院子里晒几天,然后把它们放在火上烤,直到流油出现黑斑,发出一阵阵幽香就行了。
每逢春节,乡里会举行“腊肉大赛”,各家拿出腊肉切成小丁装在盘子里,评委们每人吃一块,把参赛的腊肉都尝个遍,最后评出腊肉冠军,做了冠军腊肉的家庭就特别有自豪。
裁判也会考孩子们一些问题,大人不能帮忙,否折扣一块腊肉,如果小孩答对了,就奖励一块腊肉。
比如裁判会问:“为什这种肉叫腊肉。
”记得有个小女孩说:“因为它是肉,而且是猪肉。
”“那如果是鱼,我们是不是叫腊鱼啊?”裁判接着说:“因为在以前,我们粮食少,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有一天,山上起了大火,烧死了许多动物,那时候在十二月多,十二月又称腊月,这些烤熟的动物肉,让村民们挨过了寒冷的冬天。
所以,我们要在腊月做腊肉。
”
大年初一,是我们小孩的节日,那时,我们便是强盗,要抢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的钱,不给红包不许走。
到了下午,我们会偷偷割下一小块一小块的腊肉,聚在一起烤腊肉,拿着一个小碗,里面放了胡椒粉、辣酱等调料,把烤熟的腊肉放进去蘸一蘸,就可以享受另一种美味了。
现在,在绍兴过年,老妈也会跟我们做腊肉,一样是猪肉,一样的做法,可为什么我就是吃不出老家的味道呢?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9
家乡的春节从腊月就开始了。
腊八到了,用各种米,干果熬成腊八粥喝。
这一天除了喝腊八粥还要打腊八冰。
早上人们到山上找泉水
结的冰,打到冰后把冰装进瓶子里,融化后喝了它,据说来年不感冒。
过了腊八,大家就开始忙了,炸馓子,麻花等。
还要杀猪,宰鸡,买菜,买杂拌儿,准备过年吃的招待亲戚的。
还要扫房子洗床单,好在过年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不久腊月二十三小年到了。
这天是要祭灶神的,还要吃饺子。
天一黑鞭炮响起,已有了过年的味道。
小年之后人们更忙了。
要蒸馒头,还要把肉、鸡等都煮好,凉菜泡好,就等待着过年了。
除夕真热闹,家家贴上红红的对联和喜庆的年画。
丰盛地摆上一桌,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
除夕夜灯火通宵,鞭炮声响起,人们穿上新衣,一家子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团圆饭。
吃完饭后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小孩子们磕了头就能拿上压岁钱。
十二点家家都放炮接神迎接新的一年。
初一早上人们吃完饭后,就去给长辈拜年了。
家家都满怀好心情给亲戚端上去做好的肉菜吃。
从初六就有社火来演出了,人们都到指定的地方去看社火。
敲锣打鼓无处不洋溢着喜庆和热闹。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街道上人山人海,都是看花灯的。
晚上灯亮了人更多,每个花灯都簇拥着许多人,小孩子们放花炮,把天空装扮成彩色的。
家里也挂着灯,那各型各色的灯把农家小院点缀得无比温馨美满。
除此这天还要吃元宵,祝愿来年团团圆圆过完每一天。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照常做事,学生们也该去上学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0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的涡阳县,我们那里的春节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吗?那我就告诉你吧!
在我们那里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
家家户户的锅内于除夕夜先兑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馒头,据说是不能空锅。
不仅如此,妈妈每次都会在水缸里打满清水,还在水缸里放上大葱、蒜苗、还有菠菜,然后还要说一句吉祥话:“做人要诚实,守信,一青二白,清清
白白。
”
农历正月初一,要早起,开门放三声“大雷子”,谓开门炮。
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设香烛,给灶王爷上香,准备早饭。
据说女人一年四季做饭做家务,很辛苦,今天晚起会儿享享福,所以这日早餐就交给了男人。
在太阳出来前不能倒水;当日不能扫地,否则老人常说会把好运与财运赶走的。
也不能用剪刀,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运,破财的意思,不吉利。
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来后换新衣,拜天地尊长。
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馒头,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荤,吃“扁食”。
扁食是我们那里对形状像月牙儿的素饺子的俗称,里面的馅儿是韭菜、鸡蛋、粉丝、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个香。
做的时候韭菜要切碎,鸡蛋要在锅里炒熟,粉丝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面杖压碎,饺子皮要温水和面擀成的。
年初一吃完饭后要亲邻互相走动好给长辈拜年,行磕头礼,这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会收到很多红包;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这是爸爸的说法,其实就是跟着妈妈回姥姥家。
这天妈妈的脸像花儿一样美,因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
亲戚回过来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则被称为"拜跟脚子年。
”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不知道你家乡的习俗是怎样的?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1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会昌县,这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照会昌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过小年二十三就开始了。
小孩和大人们可都忙活,打扫卫生。
还有一边准备着除夕晚上表演的节目,另一边则准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盼望着、盼望着,除夕这天总算到了。
清晨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代表辞旧迎新。
吃完早饭孩子们都连蹦带跳去街上买糖了,大人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到了晚上才是真的热闹。
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年菜,到处都香味四溢。
男女老少都早早地洗好澡,换上最干净,最漂亮的衣
服,把所有贡品摆上,最先祭祀祖先,虔诚地在祖先牌位前祈祷,祈愿身体健康、事业兴旺。
接着在家门口燃放烟花爆竹,声音此起彼伏,整个晚上都不间断。
团圆饭太丰盛了,色香四溢,让人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简直是一个小型农产品展览会。
大家都互相举杯祝福,呈现出一片幸福、祥和、欢乐的场面,这春节的气氛自然就浓了起来。
在这天晚上还有一个重头戏——孩子们的节目。
八点左右,全村人都聚集在我邻居家的客厅里,准备观看孩子们准备的节目,每次都座无虚席。
我和邻居小林可是这个“小舞台”的常客,每次都会表演一两个有趣的纸牌魔术,节目的精彩令观众啧啧称奇,拍案叫绝;也有其他人表演小品和相声,虽然不及那些老艺术家们的技艺精湛,但也是一板一眼,有模有样的,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还有人吹笛子,花式跳绳,用毛笔写对联……都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绝活献了出来。
表演结束后,照例是要向观众们讨赏的,而观众们也从不令他们失望——因为这节目,看起来比春晚还得劲呢!
除夕过后,大家都忙着去亲戚家拜年或逛庙会去了。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是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晚上全村人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美不胜收。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2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我们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各有各的特点。
在我们家乡,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春节。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五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二十五至二十八是“除尘”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全家分工,三个人分别打扫各自的房间,剩下的客厅和餐厅再一起合作打扫。
一会儿功夫,我们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一尘不染。
据说“除尘”寓意是将把不好的东西扫除。
过了“除尘”日,接下来就是人们最喜欢的日子——“除夕”。
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买好新衣服和年货,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们团聚。
到了除夕的晚上,家人们一起围着桌子吃年夜饭。
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