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提升练(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苗裔也。
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
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
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
公等奈何言若是!
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会高后崩,诸吕作乱,大臣诛之,立孝文帝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
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
”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
“上毋以梁事为也。
”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
..,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相毋与偿之。
”于是王乃尽偿之。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
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游:结交,交游
B.后数岁,叔坐.法失官坐:犯罪,触犯刑律
C.景帝召田叔案.梁案:通“按”,查办,审查
D.今梁王不伏诛
..伏诛:讨伐
答案D[
解析 伏诛:伏法处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 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鲁王以.故不大出游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答案 A
解析 A 项,介词,在,表处所。
B 项,定语后置的标志;语气词。
C 项,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D 项,介词,因为;连词,因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田叔由于为人廉直,喜任侠,而被赵午举荐给赵王张敖,担任了郎中官职。
任职几年,赵王虽赏识他,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
B .高祖途经赵国,对礼恭的赵王一番辱骂,当时臣子都为此发怒,要求造反,赵王也咬破手指表示赞同。
C .汉景帝召回因犯法失去汉中郡太守职务的田叔,让他到梁国审查梁孝王派人杀人案件,田叔查清了案件的全部事实,并禀报景帝。
D .田叔在对处理民告鲁王夺取财物与阻止鲁王好猎的两件事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
答案 B
解析 “赵王也咬破手指表示赞同”与原文不符,赵王无造反之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祖)途经赵国,赵王张敖亲自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着大骂他。
(2)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做好事。
(3)几年后,田叔在鲁国国相的任上死去,鲁王用一百斤黄金给他作祭礼。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
他的祖先是齐国田氏的后代。
田叔喜欢剑术,曾在乐巨公的住处向他学习黄、老的学说。
田叔为人刻峭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
赵国人把他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
任职几年,他峻切刚直清廉公平,赵王虽赏识他,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
恰逢陈豨在代地谋反,汉七年(前200),高祖前去诛讨。
途经赵国,赵王张敖亲自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着大骂他。
当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为此发怒,对赵王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对待您竟是如此,我们要求造反。
”赵王咬破自己的指头出了血,说:“我的父亲失去了国家,没有陛下,我们会死后尸体生蛆无人收尸。
你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议论说:“赵王是忠厚长者,不肯背弃皇上的恩德。
”就私下里互相谋划弑杀皇上。
恰好事情被发觉了,汉朝下命令逮捕赵王和谋反的群臣。
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愿被囚系。
这时汉朝又下诏书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的罪及三族。
”
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头发,颈上戴着刑具,假称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
贯高等人谋反的事搞清楚了,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狱,被废黜为宣平侯,就推荐称赞田叔等十多人。
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
田叔做汉中郡太守十多年,正逢高后去世,诸吕作乱,大臣杀死他们,拥立了汉文帝。
几年后,田叔因犯法失去汉中郡太守的职务。
梁孝王派人暗杀从前的吴国丞相袁盎,汉景帝召回田叔让他到梁国审查这个案件,田叔查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
汉景帝说:“梁王有派人暗杀袁盎的事吗?”田叔回答说:“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
皇帝说:“有罪证吗?”田叔说:“皇上不要过问梁王的事。
”皇帝说:“为什么呢?”
田叔说:“现在梁王如不伏法被处死,这是汉朝的刑法不能实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又是您的忧虑啊!”汉景帝非常赏识他,让他做了鲁国的丞相。
田叔刚刚到任,一百多位百姓主动找他,指责鲁王夺取财物的事情。
田叔抓住为首的二十个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对他们发怒说:“鲁王不是你们的君主吗?怎么敢毁谤君主呢!”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从内库中拿出钱来让国
相偿还他们。
田叔说:“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做好事。
国相不能参与偿还的事。
”于是鲁王就尽数偿还给百姓。
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
鲁王多次派人请他去休息,他终究不肯去休息,说:“我们鲁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独自到馆舍中呢!”鲁王因为这个缘故不再大举出外游猎。
几年后,田叔在鲁国国相的任上死去,鲁王用一百斤黄金给他作祭礼。
小儿子田仁不肯接受,说:“不能因为一百斤黄金损害先父的名声。
”
二、文言文断句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
史臣曰:仁义之于教大矣艺术之于用博矣徇于是者不能无非厚于利必有其害。
《诗》《书》《礼》《乐》所失也浅,故先王重其德;方术技巧所失也深,故往哲轻其艺。
(选自《周书·艺术》)
答案史臣曰:仁义之于教/大矣/艺术之于用/博矣/徇于是者/不能无非/厚于利必有其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
幼奇慧。
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
遂从苞受业。
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
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阁中书,入军机。
长明通古今,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
户部奏天下钱粮杂项名目繁多,请并入地丁征收,长明曰:“今之杂项折征银,皆古正供也。
若去其名,他日吏忘之,谓其物官所需,必且再征,是使民重困也。
”统勋曰善,乃奏已之。
大学士温福征大金川,欲长明从行,长明固辞。
退,有咎之者,答曰:“是将败没,吾奈何从之!”
既而温福果军溃以死,随往者.皆尽。
长明在军机七年,干敏异众,然亦以是见.嫉。
其救罗浩源事,人尤喜称之。
浩源,云南粮道也。
分偿属吏汪应缴所亏帑金,有诏逾期即诛。
浩源缴不如数,逾期十日,牒请弛限。
上下.其议,时统勋主试礼部,秋曹无敢任其事者。
长明因挝鼓入闱,见统勋,为言汪已捐复,将曳组绶出都,独坐.浩源,义未协,宜仍责汪自缴。
统勋曰:“具.疏稿乎?”曰:“具。
”即振袖出之,辞义明晰。
疏入报可,狱遂解。
其他事多类此。
人有图其像祀之者。
三十六年,擢侍读。
尝扈跸①木兰,大雪中失橐扆②并所装物,越日,故吏以扆至。
问:“何以知为吾物?”曰:“军机官披羊裘者独君耳。
”长明劳而.遣之。
后以.忧归,遂不复出。
客毕沅所,为.定奏词。
又主讲庐阳书院。
博学强记,所读书,或举问,无不能对。
为诗文用思周密,和易而当于情。
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
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献徵馀录等书。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七二·文苑二》) 注 ①扈跸(bì):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
②橐扆(tuó yǐ):一种较为少见的牲畜。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然亦以是见.
嫉 见:看见 B .上下.
其议 下:交付,下达 C .独坐.
浩源 坐:犯罪 D .具.
疏稿乎 具:完备,详尽 答案 B
解析 A 项见:被,表被动。
C 项坐:定罪,处罚。
D 项具:拟写,准备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随往者.皆尽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长明劳而.遣之吾尝终日而.
思矣 C.⎩⎪⎨⎪⎧ 后以.忧归敢以.烦执事
D.⎩⎪⎨⎪⎧ 为.定奏词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答案 D
解析 A 项代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B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C 项介词,因为/介词,拿。
D 项均为介词,替,给。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严长明的求学过程中,他得到了如李绂、方苞、扬州马氏和刘统勋等人的赏识或帮助,最终功成名就。
B .正是由于严长明的长远之见和刘统勋的奏请,户部要求把田赋并入土地税和劳役税中征收的奏请被及时阻止了。
C .严长明办事干练,极具正义之心,多有助人的义举;同时生活简朴,所有军机处官员中只有他穿羊皮衣服。
D .严长明博学强记,如果有人就他所读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他都能回答。
他晚年在庐阳书院担任过主讲,著作颇丰。
答案 A
解析刘统勋是在他做官期间对他十分赏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浩源缴不如数,逾期十日,牒请弛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十一岁时,(他)受到李绂赏识,(李绂)告诉方苞说:“他是治国的人才!”
(2)(严长明)富有谋术,擅长书写奏章,大学士刘统勋尤其认为他的才能奇特。
(3)罗浩源没有按规定数目上缴钱款,超过期限十天,写文书请求放宽期限。
参考译文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
年幼时十分聪慧。
十一岁时,(他)受到李绂赏识,(李绂)告诉方苞说:“他是治国的人才!”严长明于是跟从方苞学习。
不久做客旅居在扬州马氏的家中,读遍了他家所有的藏书。
高宗二十七年南巡时,严长明率领当地的生员献赋,被赐为举人,被任用在内阁中书,进入军机处。
严长明通晓古今,富有谋术,擅长书写奏章,大学士刘统勋尤其认为他的才能奇特。
户部上奏说天下的田赋项目杂乱名目繁多,请求并入土地税和劳役税中征收,严长明说:“现在各种名目的税赋由实物折价征收银钱,都是自古以来的法定赋税。
如果去除了它的名目,以后的官吏如果忘记了这件事,说这些物资是官府所必需的,一定将会再次征收,这样会使百姓更加贫困。
”刘统勋说很好,于是上奏停止了之前的请求。
大学士温福出征大金川,想要严长明跟随他一起出行,严长明坚决地拒绝了。
从朝廷上退下来后,有人责备他,严长明回答说:“这次出征将会被敌人歼灭,我为何要跟随他!”不久温福果然军队溃败而亡,跟随他出征的人都死了。
严长明在军机处七年,办事干练敏捷异于众人,这样也就因此被人嫉妒。
他救罗浩源的事,人们尤其喜欢称道。
罗浩源,是负责云南漕粮的官员。
需要分担赔偿汪姓下属所亏欠的公款,朝廷有命令过期就要杀头。
罗浩源没有按规定数目上缴钱款,超过期限十天,写文书请求放宽期限。
皇上将他的请求交付给官员们商议,当时刘统勋主管礼部,刑部没有人敢担任这件事。
严长明于是击鼓经过宫中小门,见到刘统勋,说汪姓官员已经捐银恢复受处分降革的原官职,将带着官爵离京,只是定罗浩源的罪,道义上不符合,
应该仍然追责汪姓官员自己缴纳亏空的公款。
刘统勋说:“拟定好奏疏的草稿了吗?”
严长明说:“写好了。
”马上从袖子里拿出奏疏,文章的内容十分明晰。
奏疏上报给皇帝之后获得批准,罗浩源的刑罚于是被解除了。
其他的事情很多类似于此。
有人画下他的像祭拜他。
乾隆三十六年,严长明被提拔为侍读。
曾经随侍皇帝出行至木兰围场,在大雪当中丢失了坐骑以及所驮的物品,过了一天,以前的属下带着他的坐骑找到他。
严长明问:“你凭什么知道这是我的东西呢?”属下回答说:“军机处的官员中穿羊皮衣服的只有您而已。
”严长明慰劳了他,然后让他离开了。
之后,严长明因为父母去世而辞官归家,于是不再出来做官。
客居在毕沅的府中,为他确定奏章的措辞。
又在庐阳书院担任主讲。
严长明博学强记,所阅读的书籍,如果有人就其中内容提出问题,没有他不能回答的。
写作诗文思路周密严谨,措辞温和平易,情感恰当。
著有《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以及《献徵馀录》等书。
四、文言文断句
10.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答案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译文: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