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陈洋
【摘要】目的:对血浆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疾病组,健康体检患者10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浆BNP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疾病组患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对比轻度心力衰竭患者的
血浆BNP检测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检测存在显著变化,同时伴随心力衰竭的加重,血浆BNP检
测显著升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5)007
【总页数】2页(P92-93)
【关键词】血浆BNP检测;心力衰竭;健康患者
【作者】陈洋
【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医院 300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是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心电、X线、心脏彩超等[1]。
为更好的对心力衰极进行诊断和严
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健康患
者100例,分别给予血浆BNP检测,现对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疾病组,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42~81岁,
平均年龄(55.50±2.00)岁,健康体检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
患者54例,年龄44 ~ 80岁,平均年龄(55.00±2.5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平
均年龄、性别比例等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排除重症脑出血、急性心梗、重症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疾病组患者100例,健康组患者100例,首先患者均空腹来院,采集静脉血液,后进行血浆BNP检测,机器型号:AQT90Flex,机器厂家:雷度公司。
检测均由两名检验医生共同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疾病组患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对比轻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检测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伴随我国老年患者比例的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比例也在逐步升高,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对心力衰竭最为常见的诊断方法是依据症状、还有心电、心彩及X线等,但对于心力衰竭的
诊断特异性较低。
BNP家族,因首先从猪脑中分离,曾被命名为脑钠肽,又称脑
尿钠肽,是由心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循环激素,广泛分布于脑、心肺等组织,以心肌含量最高,目前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得到应用和开展[2]。
目前,心力衰竭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头号挑战,而寻找一种早期和准确
判断心力衰竭,又能长期监控且价格便宜的生化标志物,一直都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
血浆BNP浓度的检测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对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左室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更大[3]。
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健康患者100例,分别给予血浆BNP检测,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患者,
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心力衰竭严重患者血浆BNP检
测结果显著高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检测存在显著变化,同时伴随心力衰竭的加重,血浆BNP检测显著升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能够明显的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能够准确的评估,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关文献】
[1]吴怡萍,蔡少杭.血浆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7:1067-1070.
[2]郭杏花.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189-190,201.
[3]孙伟莉,李卫鹏,袁媛,等.BNP与CA125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J].中华全
科医学,2011,10:1528-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