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安徽省普通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地理
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7日20时通过中央电视台
进行直播,同时通过网络视频平台面向全球直播。
据此完成1~2题。
1.在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华人观看到电视直播猴年新年钟声敲响时,当地的时间是
A.2月7日12时 B.2月8日4时
C.2月7日16时 D.2月8日8时
2.春节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B.安徽昼短夜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C.广州(约23°26′N)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
3.每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梅雨”天气后,会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被称为“伏旱”,下图中是影响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游漓江,枉到桂林。
读图,回答下列4-5小题。
4.塑造桂林山水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5.就水循环而言,漓江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6.中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二胎,结束了30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据此回答问题。
新的人口政策执行,将使()
A.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B.降低了老龄化进程的速度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D.带动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各题。
7.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乙—工业区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乙—商业区丙—住宅区
8.下列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其理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9.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
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 家具制造厂、航天工业、水产品加工厂、啤酒厂
B. 甘蔗制糖厂、微电子工业、制鞋厂、印刷厂
C. 炼铝厂、毛绒玩具厂、玻璃厂、石油加工工业
D. 食品厂、服装厂、饮料厂、电子装配厂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0题。
10.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11.长江在不同河段地理特征不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发展策略。
下列组合,不正
..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上游——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C.中游——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D.下游——注意水质保护,防治水污染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12-13题。
12.“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
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
效益表现在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填写下表,比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甲河以南地区的差异。
(6分)
气候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甲河以北
甲河以南
(2)安徽南部和西部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简述其多发的原因。
(4分)
17.读下图,回答
下列问题。
(10分)
(1)甲图所示地区最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其自然原因有哪些?(3分) (2)乙图所示地区能源资源严重缺乏,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缓解能源缺乏问题,国家建设的连接甲乙两地的大型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 ,简述该工程建设对甲地区的积极意义。
(4分)
(3)目前,甲地成为中国纺织企业和重化工企业转移的热点区域,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分)
甲地 乙地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D C A D
6-10 B C C B A
11-15 B C A C D
二、综合题
16(1)
气候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
甲河以北温带季风
气候
旱地小麦
甲河以南亚热带季
风气候
水田水稻
(2)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原因:降水较多,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山地丘陵地形,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
17(1)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气候异常
(2)调配工程:西气东输
积极意义: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基础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3)原料(能源矿产、棉花)充足;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政策支持;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