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范文(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和谐,根据学校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校安全管理是指学校为了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安全,预防各类事故和事件的发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事故,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第三条学校安全管理的任务是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各类事故和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事故,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四条学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责任到人,科学决策。

第五条学校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是由校长负总责,安全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工作的原则。

第六条学校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巡检检查、安全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等。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
第七条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内外部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的工作。

第八条学校应根据学校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校园周边环境风险评估,包括周边道路交通、排水设施、电力设施等情况的评估。

(二)学生行为风险评估,包括学生自身行为、学生与他人互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三)教职员工行为风险评估,包括教职员工自身行为、与他人互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四)校园设施设备风险评估,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设施设备的评估。

(五)校园网络安全评估,包括校园网络系统、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评估。

第九条学校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三章安全责任制度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的安全职责和义务。

第十一条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学校安全工作的最终领导责任。

第十二条安全工作机构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承办机构,负责开展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职责和权限,落实安全工作的各项任务,确保学校的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第十四条学校教职员工应做好本职工作,周知安全制度和规定,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并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和问题。

第十五条学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对象,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第十六条学校安全监督委员会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督机构,由学校工作机构和安全巡检人员组成,负责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安全培训教育
第十七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八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例如集中培训、分组培训、网络培训等。

第十九条学校应注重安全培训教育内容的实际性和针对性,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学校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法。

(二)学校防火、防盗、防爆、防灾、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学校常见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方法,例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

(四)学校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第二十条学校应根据安全培训教育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评估,以提高培训教育的效果和实施质量。

第五章安全巡检检查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巡检检查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二条安全巡检检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例如道路交通秩序、周边设施设备的安全情况等。

(二)学校各类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例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

(三)学校各类安全用品和设备的检查,例如灭火器、防火门、消防通道等。

(四)学校各类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的检查,确保能够在突发事件下有效救援和疏散。

第六章安全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和应急事故的处置能力。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和措施,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处理结果的跟踪。

第二十五条学校应编制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

第二十六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模拟各类应急事件,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细则的解释权归学校安全工作机构所有。

第二十八条学校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由学校安全工作机构根据本细则制定。

第二十九条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范文(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学校安全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工作措施等措施,对学校内各类安全事件进行预防、防范和应急处置的工作。

第三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四条学校安全管理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范和处置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学校应制定防火、防盗、防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并进行广泛宣传和培训。

第二章安全组织机构
第六条学校应建立校级安全委员会,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

校级安全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安全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

第七条学校应设立安全办公室,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执行和组织协调。

第八条学校应建立各个学院、班级的安全委员会,负责各类安全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安全委员会应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和学院、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成员和职责。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
第九条学校应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校园内各类场所应具备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严禁堆放易燃物品。

2. 学校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师生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3. 每个学院、班级应设置专职或兼职消防安全员,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检查和消防知识的宣传。

第十条学校应制定防盗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学校应安装监控设备,加强校园周界的巡逻和监控工作。

2. 学校应制定进出校园的人员管理制度,做到严格核验身份证件,防止外来人员擅自进入。

3. 学校应组织学生和教职员工参加防盗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警觉性和防范意识。

第十一条学校应制定防电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学校应制定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规范,定期对电线、插座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学校应常规开展电气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师生员工掌握正确的用电方式和防电意识。

第十二条学校应制定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学校应设置安全标识,警示学生遵守校园或社区游泳场所的规则和禁忌。

2.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游泳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十三条学校应制定防交通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小组,负责校内校外交通安全的监管和宣传。

2. 学校应加强对校内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

3. 学校应积极配合相关交通部门,完善校园周边的交通设施,确保师生的出行安全。

第四章安全工作措施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学校应建立设施设备台账,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并做好记录。

2.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保卫部门,定期检查校门、围墙等设施的安全状况。

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学校应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洪水、疫情等。

2. 学校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学校应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学校应设立安全教育课程,合理安排安全教育时间。

3. 学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教材和宣传材料的编制和发放。

第五章安全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学校安全委员会应定期组织安全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第十八条学校应确保安全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组织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考核。

第十九条学校应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对安全工作中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改进。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细则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届满后,需进行修订并重新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