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布置小结MicrosoftWord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作业布置小结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主要生长点。
目前我们学校提出了作业分类布置的研究,我在一学期的尝试中感到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因材施教,建立自主模式
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根本点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举止不同的个体。
所以,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
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1.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
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
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
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搭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如在学了《柳树醒了》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模仿课文的写法,续编一节诗歌。
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学生们又具有好强的心理,往往会知难而进,满足自己探索和发展的需要,主动探究更高要求的作业,获得更大的提高。
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
我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围绕某一内容,针对某一目的设计几个题目,学生选做,如教学《兰兰过桥》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①.兰兰过了那两种新型的桥?说说你喜欢那种?;②.了解桥梁发展的历史③.读读《赵州桥》,了解我国辉煌的桥梁历史。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感受来自选题目。
因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内容丰富,建立开放模式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开放式作业的实施,变教师的统一布置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复习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变完成任务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灵活多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在乐学中获取知识,提高了技能,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从而在作业上全面、深入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那么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就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
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容上扫描多生活领域,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说出心里话,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尽量避免学生粗制滥造甚
至抄袭,提高作业效率。
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切实锻炼思维、增长智能。
1、课前扩展性作业。
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
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向周围的人了解等。
我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址、查阅的书名,时间长了以后,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各种信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阅读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笔记。
如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我让学生去了解邓小平其人。
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事先让孩子们读读毛泽东故事,了解毛主席其人其事。
课前扩展性作业,还让学生在初识课文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
这种问题可以在课上交流,也可放到课外共同找资料解决。
因为这些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就有股热情,会想办法利用各种渠道来解决疑问。
2、课后延伸性作业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
学了《小壁虎借尾巴》后,请学生去查查一些关于动物尾巴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愿望。
这样的作业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问题的提出,解决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学生在探究,在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要的。
3、积累性作业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
新课程目标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类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
我所带的虽然只是一年级孩子,但是我还是从现在开始着手抓起。
我结合不同时节让孩子背诵关于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诗句名篇,背诵学过的关于春天、夏天的诗,并课外补充一些丰富孩子们的积累。
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加厚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我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还举行一些优秀作业展览,一字开花组词比赛、背诗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4、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
我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周记的内容,就写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记录自己的点滴心情。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
”
布置语文作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
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201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