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知识梳理】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大量涌入中国,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

严重,借机搜刮,吏治极端腐败。

2.水旱蝗灾不断,广西各种尤为突出。

3.洪秀全创立“”,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1.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年,1月11日,率众在广西桂平县起义,建号。

不久,他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将其该名,定都于此,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政权。

2.发展(1853—1856):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北伐军经两年奋战,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但由于,最终失败;西征胜利,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天京突围击溃清军江北、江南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威胁。

在军事发展的同时,太平天国进行了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3.失败(1856—1864):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防御战事、《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产生的影响是。

天京事变后,率部出走。

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指挥军事,连挫清军。

任主持朝政,他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1863年,在、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围困天京,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2.扫荡了,冲击了,动摇了,表达了,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性质的方案——《》。

3.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 的智慧结晶。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自然灾害严重
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发展(1853—1856):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朝田亩 失败(1856—1864):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防御战事、 《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清政府:扫荡王朝秩序,冲击旧纲常名教,动摇统治的政治
基础
侵略者:狠狠地打击了外国的侵略者
纲领: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本主义侵略,给人民带来灾难;直接原因是广西发生自然灾害。

2.《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3.见题后表格
4.新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5.参见教材最后一段内容
6.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方案违背社会发展潮流;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达标测评】
1.马克思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这说明
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英国军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响而爆发
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2.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3.右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
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
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4.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它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6.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7.“……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变……”曾国藩的上述檄文针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