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解说词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解说词_
《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序言
,长歌浩叹唱古今
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看青山依旧,唱大江东去。

今天,在人类
就要举步跨进二十一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从历史的珍宝馆里满载而归,
和大家共享这场精神的盛宴。

一个民族能够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她的脚下必定有奔流不息、
万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养。

这条文化长河,从远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
向文明,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
丰碑,也记下了诸多辛酸和遗恨。

疏理这条河道,披沙捡金,我们拾到了光照古今的千古名篇。

它是艺术笔墨写就的史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历史长卷的浓缩。

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咚咚动地鼙鼓,猎猎旗卷楼兰,金缕曲,黄莺儿,桃花扇,杨柳风,篇篇是对时代的沉思,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

它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美不胜收,倾国倾城。

它如同熠熠生辉、
泛彩流光的颗颗钻石,镶嵌在时代的长廊。

夸父的坚毅,洛神的婀娜,屈
原的仰天长啸,李煜的愁肠寸断,关云长的横刀立马,贾宝玉的儿女情长,无不成为艺术美的化身,历万古而不朽。

它是一条连接民族文化的链环,一端牵着远古,一端指向未来。

浩浩
五千年文明,摇曳多姿,辉煌巍峨,浸润和滋养着中华民族。

千古名篇,
字字珠玑,章章锦绣,是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浓缩版,精华篇。

捧读它,
欣赏它,我们清晰地感觉到了先贤哲人的深遂博大,志士仁人的报国壮志,游子商旅的亲情乡愁,旷男怨女的追求呐喊。

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

捧起这些佳作,我们与圣贤相会;吟咏这些绝唱,我们与历史对话。

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


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我们又是文化香火的传递者,我们还是当代文化
派出的使节。

拾一块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
城朝雨中的柳丝,挑一盏冰心老人点燃的小桔灯,让我们沿着历史长河的
故道溯流而上,开始寻觅千古名篇的文化散步。

《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之一魂兮归来
当我们掬起一捧长江水,可曾想到过它的源头?当我们在中国文化长
廊里留连信步的时候,却一定要到它的起点走走,那里是中国文学之母。

在这片天荒地老的时空里,似乎一切都变得单纯而宁静:五色彩石环
绕着女娲,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澄彻的青天绿水,
无边的林莽沼泽,山也巍巍,水也悠悠。

未经人工点染的大自然,启迪了
万物之灵人类的文学灵感,人又转而赋予大自然以灵性。

于是,我们今天
才听见了孔子的感慨,庄子的歌唱,屈原的长叹。

请跟我来,走到几千年前的那一边,翻检历史的书简,来体味其中的
悠远与神秘。

《木兰诗》
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

一身戎装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我们看到的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梳理云鬓,秋波顾盼流转,我
们看到的则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这二者在花木兰身上的统一,
世世代代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与温情。

《招魂》
如同一个迷路的孩子,一个满腔爱国热血而又报国无门的人,他的失意、彷徨乃至失魂落魄,我们都很容易理解,甚至被他汹涌的情感所征服,他就是早已仙逝千年的古人,屈原。

为了表白自己的心境,屈原找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招魂。

有人说,这是屈原在招楚怀王之魂,有人说是屈原为自己招魂,还有人说是宋
玉在招屈原之魂。

这无关宏旨,要紧的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招魂》这
份宝贵的遗产。

一声声对“魂兮归来”的呼唤,含着泪,带着血,透着恨,有高洁人格的表白,有对黑暗势力的鞭挞,有对故乡和祖国的牵念。

我们也禁不住要对着遥远的星空,对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长长地呼唤
一声:魂兮归来!
《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曹植这十六个字一出,洛神之美便立刻一洗铅华,脱俗为另一境界。

洛神的妩媚与妖娆,洛
神的圣洁与飘逸,不过是诗人心目中美的幻化形式。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不
可阻挡的,洛神之美就是凭借曹植的传神之笔,穿越了千年的时空隧道,
折身射到今天。

《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之二光焰万丈
星河耿耿,银汉迢迢。

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
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
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
文学。

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连忘返。

在这里,我
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
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眼望“国破山河在”老泪纵横的杜甫;这一边有
听一曲琶琶泪洒青衫的白居易,那一边有登楼远望心忧天下的范中淹;苏
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挑灯看剑,夜夜梦里沙场秋点兵;柳永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吟咏歌唱,李清照则为“梧桐更兼细雨”黯然神伤。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唐宋
文学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

这里,你
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
“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
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有春光乍泄的蝶恋花,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

捧出这部宝典,我们能感觉到它的份量:刻写历史,它刀刀见血,鞭笞黑暗,它字字带泪,思索人生,它笔笔入理,憧憬光明,它声声不倦。

含英
咀华,我们也能体味到它的博大: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
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千里茑啼的锦绣江山卷,也是宫庭王朝
的血雨腥风图;它的大漠孤烟,它的塞外鼓角,它的新坟旧鬼,它的金风
玉露,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界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今天晚上,在这个古来圣贤千百次吟咏过的新年之夜,让我们共同举
起唐宋名篇这樽美酒,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到九重,在一声声荡气回肠
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的旅程。

《琵琶行》
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美妙,白居易的《琵琶行》已经在
这个世界上弹奏了一千多年。

它和它的姊妹篇《长恨歌》一道,成为奉献
给千秋万代艺术精品,人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春江花月夜》
嫩绿的春色,宛转的江流,半开的花蕾,银色的月光,静谧的夜晚,
大自然设计了这些良辰美景,愉悦人类的心灵,陶冶人类的情操。

其中的
哪一道景色都足以叫人浮想连翩,心旷神怡。

然而,盛唐之初,一位诗坛
俊杰张若虚却神奇地把这五种景色凝结在一首诗作之中,成为响彻历史长
廊的盛唐之音,诗中之诗。

即使是在千年之后,我们如今来吟咏这篇美文,依旧是齿颊生香。


分明是一幅朦胧而空灵的水墨丹青,月夜里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
边的游子,游子心中的怨妇,诗情画意、儿女情长与历史沧桑浑然一体,
水乳交溶。

它又分明是一首清丽而委婉的江南丝竹,以哀而不伤的浅吟低唱,赞美自然,歌唱爱情,感叹人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但愿我们美好的人生路上,
永远有这样一片皎洁的月光。

《无题》
聚散离合,人生一大主题,也是一樽混合着酸甜苦辣的鸡尾酒。

端起
这杯酒,我们为朋友接风洗尘,端起这杯酒,我们送亲人上路远行。

离别,思念,等待,这是聚少离多的人们无法逃避的三步曲。

李商隐把一个“别”
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不仅震撼了天下旷夫怨妇的内心世界,“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也成了人们对感情、事业至死不渝、孜孜追求的誓言。

《雨霖铃》
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请
领略一回词坛妙手柳永的《雨霖铃》。

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
凄侧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

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
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可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们要永远珍重
在心头。

《望海潮》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

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

而一经柳永《望海潮》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投鞭渡江”、入主江南之心。

展开《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平气象。

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沉浸在“夜夜歌声,户户管弦”的歌舞升平之中。

然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

钱塘大
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的丝竹管弦。

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
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念奴娇》
如果没有苏轼,中国的词坛不知要失色多少,《念奴娇大江东去》可以作证。

这首千古绝唱,以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大开大阖的历史纵深感,倾倒过无数的爱国志士、骚人墨客,直到今日,它依旧余音绕梁。

捧读这篇力透纸背的传世经典,我们看到了把酒临风的苏东坡,听到了他穿越时空的感叹。

一面是流淌着的现实: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水涛涛,壁立千仞;一面是逝去的历史:烽烟滚滚,战旗猎猎,曹操周瑜诸葛亮,一一从眼前闪过。

字字声声,都是对锦绣河山的赞美,对历史豪杰的钦佩和报国壮志的抒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