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考题型答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
一整体感知:
问题一概括文章内容: 3分绝对不能多答,简洁回答。
{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
答:主要人物1分+ 事件(或事件的结果)1分+ 特定环境1分(特定环境有时强调的是:时间/地点/背景/方位,看文章强调的是什么)
问题二提炼信息点:(信息点指的是文章写的几件事情): 答卷时一定先看分值,几分几点
1)回到原文找答案(答案一定在原文找.)
2)看分值,有几分答几点(偶尔三分题有四点答案,要多答,答全)
3)回答问题时要扣中心句或扣中心内容(要简单,明了)
4)多知识点信息提炼,回答时要求字数.并扣中心内容填写二文章标题的作用
一看,标题是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看,题目是否点明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三看,标题的表现形式是否新颖
遇到这类标题,就答: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四看,标题是否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如:《小桥、流水、人家》带给我们非常明显的心理感受是:温馨、惬意、浪漫、温婉的感受,因此,我们说标题奠定了本文温馨、惬意、浪漫、温婉的基调。
五看,写景标题——描绘的情境是否优美
六看,修辞运用,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
很多文章的标题,运用了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必将带来各种艺术效果。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反语、双关是标题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方法。
1.标题运用比喻。
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比喻,(2)要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3)要指出把什么内容
表达的生动、形象、具体。
七看,标题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
文章标题常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设置悬
念,对比、象征、渲染气氛、借景抒情、以小见大。
例如:《谁是谋杀者》
答案:设置悬念,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八看,是否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线索。
九看,标题交代了哪些内容
标题交代的内容,主要指:记叙文的六要素、事件发
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八个方面。
有一个方面答一
个方面,不要遗漏。
三:句子和段的作用:
(一) 开头:
1).总领全文
2).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为下文…做铺垫
4).欲扬先抑
5).开门见山
6).引出下文
(二) 中间:
1).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先总说,后分说-----承接…引出…)
2). 总结上文…
3). 引出下文…
4). 为下文…做铺垫
5). 与…相呼应
(三) 结尾:
1).总结全文
2).深化中心(升华主旨)
3).首尾照应(呼应…)
问题四:文章的线索(只能答一个单线)
1).时间顺序(人或物的成长经历)答题时只答成长经历…
2).空间顺序(游记的行踪)答题时答行踪或所见所闻所感(具
体写)
3).某一事物为线索(具体写出)
4).情感为线索(具体写)
问题四: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答题时写出具体内容)
1).渲染…的气氛(环境) 2).烘托人物…的心情
3).为下文…做铺垫4).抒发作者…的情感
问题五:人物描写(正面)的作用(三点都答,具体写)
1).刻画人物…的形象或...的心情.(外在描写)
2).体现(衬托,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在描写)
3).抒发作者…的情感(要答中心内容)
问题六:侧面描写(烘托)的作用
衬托一定是正面刻画(烘托人物…的精神/品质/心情.)
问题七修辞的作用(四点都答)
1).先答运用了…修辞方法(比喻<有喻词一定是比喻>,拟人,
排比等,具体说出)
2).刻画人物…的形象或...的心情.(外在描写)
3).体现(衬托,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在描写)
4).抒发作者…的情感(要答中心内容)
问题八文章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初中阶段最常用的是
对比)3分
1).先答用了对比作用是衬托突出/正面刻画人物的…..心情
/形象/精神/品质等.
2).欲扬先抑
3).借景抒情
4).借物喻人
5).象征
6).托物言志
问题九文章中“这”指代什么?绝对不能多答
1).指前一句话(具体写出)
2).“这”在句首指上一段(或前几段)内容的概括(具体写出) 问题十开放命题:
1).至少写60—80字(如不是要求写标语,广告语要简洁明了的)
2).结合实际谈,一定写名人,伟人的事例谈,要有代表性.(如果文章要求结合亲身经历的写自己亲身经历)
3).必须运用修辞写,(运用名言,排比,拟人,比喻)增加文采可得满分,否则扣1分。
议论文阅读
一.中心论点:
1. 在标题中找 1.主谓短语例:《智者无言》
2.动宾短语+主语例:《养成好习惯》后加主语--《我们要养成好习惯》2. 在文章开头找(1—2自然段) 或通常在“因此”“所以说”这样的词后面是中心论点句.
3. 去文章结尾找(倒数1段或2段的开头或结尾找中心论点句).观点性句子.
注意事项:
1).论点必须有主语2).论点必须从正面提出(鲜明的观点).
3)论点必须简洁. 4)论点不能带修辞.
二.分论点:
答案一定在原文(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哪几个角度来阐述的).
1.在文中各段找中心句(一定是在原文中)
2.答题时看分值(几分答几点)
3. 多答(偶尔3分题有四点答案).
三.词语的意思: 1.把文中的词语换成相近的同义词或者从反面加“不”
2.在上下文中找答案..
四.论证方法极其作用:
(一):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对比,比喻,引用都属于道理论证)
1)在段落中有对比,比喻,引用这三种论证时,答道
理论证.
2)引用论证可以答道理论证.
3) 如果文中没有比喻,对比,引用等论证,只是简单的
说道理,回答时也要答道理论证.
(二): 作用: 按论证顺序答
1)论证了前一句话(观点)
2)论证了后一句话(段尾句)
3)论证了中心句(分论点)
4)论证了上一自然段的结尾句或中心句.
5)论证了下一自然段的段首句
6)可根据事件或例子(画线句或自然段内的意思),自己来
概括.
五.文章开头的作用:
1.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具体指出哪句话是中心论点)
3.作为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如果是反面的要先答内容,后
引出话题)
六..结构----段或句子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分答) 1.承接…..上文(具体写)
2.起下…..下文(具体写)
说明文阅读
一. 概括文章内容:
主要答事物的对象和事物的特征
1.对象必须具体写
2.特征必须从正面答
3.特征必须具体答,有几点答几点一定要答全
4.从前往后找每段的中心句
5.看分值,有几点答几点(有几分答几点)
二.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使说明更形象易懂。
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的特征,
令读者印象深刻。
引资料,引用了……,充分有力地说明了……,使说明更
准确(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具体确切地说明了……的特征,
令读者印象深刻。
作诠释,具体的解释说明了……(特征/作用),使说明通
俗易懂。
作比较,将……和……相比,有力地突出了……的特征,
令读者印象深刻。
摹状貌,通过形象化的描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
征,令读者印象深刻。
下定义,简明科学地说明了……,使说明更科学更严谨。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使说明更直观形象。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结构(事物说明文常用)
2.递进结构(事理说明文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