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1)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导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洞庭湖周围的美丽景色,也感受到诗人宽阔的胸襟。
今天我们再来随欧阳修欣赏滁洲山水,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资料助读、查查写写、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顺课文。
【资料助读】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汉族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查查写写】
1.给加点字注音,然后读一读,写一写(两遍)。
环滁.()琅玡
..()林壑.()辄.醉()林霏.()阴翳.()
伛偻
..()酒冽.()山肴.()野蔌.()觥筹
..()提携.()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
..
..路转
..而深秀者()山.行六七里()峰回
()
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晦明变化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
...
洁.()
伛偻提携
....
..而前陈者()觥筹交错
....()杂然
()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乎其间者().........()颓然
已而
..夕阳在山()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批改。
(或同桌互相检查、批改)
课内对话:读读课文、译译说说、理理写写
【读读课文】
1.听读:听老师范读课文。
2.自读: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断句。
3.演读:读出文言味,请其他同学评议。
(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它具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读出它的味道来。
)
【译译说说】
我结合课文注解,基本上读通了课文,了解了文意。
但是还有几个文言字词难以理解,我把它们摘录出来,请求大家的帮助。
【理理写写】
●翻译下列句子: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有亭翼染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1.完成作业本1-3题。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