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11书信-群文阅读《一对事物一首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
花和蝴蝶日出
(林焕彰)(佚名)
花是不会飞的蝴蝶,是谁剥开
蝴蝶是会飞的花。
一个巨大的橘子,
鲜红,
蝴蝶是会飞的花,鲜红,
花是不会飞的蝴蝶。
搁在东边的山峰。
皮,
花是蝴蝶,一片,
蝴蝶也是花。
一片,
撒满了天空。
小鸟萤火虫(佚名)(林清泉)
一只小鸟初次翱翔在天空夜里,静静的原野
一架飞机从它头上掠过萤火虫在草丛
“吼得那么大声,是啥怪物?”提着灯笼捉迷藏
仰头一看也长着翅膀天上的星星
“一样是鸟类低头一看
有什么好神气的!”诧异地说:
“我们的同伴什么时侯掉
下去了?”
蓝天和海
(黄基博)
海是地上的蓝天
风吹着渔帆飘动
像朵朵浮云
点点渔火
是眨眼的星星
蓝天是天上的海
风吹着朵朵浮云
像渔帆飘动
眨眼的星星
是点点的渔火
《一对事物一首诗》教学设计
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中心小学校瞿莉
【议题分析】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的眼光去描绘孩子眼中的世界,抒发孩子内心情感的诗歌。
儿童诗具有想象美、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维美等特点。
抒情,是诗歌反应生活的根本方式。
儿童诗也不例外。
而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
在这些儿童诗的“形象”中,会发现很多相似事物的身影,甚至很多诗歌直接就是以一对相似的事物来创作抒发情感的。
通过这样找到一对事物,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共同特点),再用上修辞手法,发挥想象,能让儿童诗创作更接地气,让小朋友们感受到儿童诗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儿童诗是不陌生的,每一册的课本中都会出现几首儿童诗歌,在这些儿童诗中,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一年级下册的《雨铃铛》和二年级上册的《露珠》,其实也是选取一对相似的事物创作的儿童诗。
孩子们对儿童诗兴趣浓厚,可是却先入为主的认为创作儿童诗很难,又缺乏系统的学习。
这节课需要孩子们通过找到每首诗中的一对相似事物,学习作者创作儿童诗的方法,再选取自己喜欢的一对相似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作,是有一定难度的。
【选文分析】
这节课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共五首儿童诗。
这些儿童诗里面的主角都是一对相似的事物。
第一首儿童诗是台湾诗人林焕彰的《花和蝴蝶》,描述的一对事物是儿童非常熟悉的“花”和“蝴蝶”,再将这两个外表很相似的事物,作了非常巧妙的比喻,而这一比喻是那样的趣味盎然。
虽然吟咏的内容是反复地比喻,但是却一点都不会觉得繁杂,反而非常的单纯、明朗。
第二首小诗《日出》中,同样取材自生活中常见的一对事物:“太阳”和“橘子”。
诗人把太阳比喻成了橘子,而那温暖的阳光就如那被剥下的橘子皮洒了一地,引起读者无穷的想象。
第三首诗歌《小鸟》,通过找出了小鸟和飞机之间的相似之处,再编了一个小故事,就给我们呈现了一幅趣味横生的画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儿童诗还可以这样有趣!林清泉的《萤火虫》里的主角则是孩子们心中非常喜欢的“萤火虫”和“星星”,像这样能发光的动物很少,物以稀为贵?偏偏萤火虫又不高冷,而是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遇见,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不神秘,诗人从这两个相似物入手,就有了写诗的冲动,再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诗歌的语言更加的生动!最后一首黄基博的《蓝天和海》中的一对事物自然就是经常出现在孩子们笔下的“蓝天”和“海”,而在这首小诗中还隐含了另外两对事物“浮云”和“渔帆”、“星星”和“渔火”。
这五首儿童诗的主角都是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的,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们将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通过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目标】
1.体会儿童诗的趣味性。
2.学习作者创作儿童诗歌的方法。
3.尝试用课堂上所教的写作方法创作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1.找到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
2.学会用生活中相似的一对事物,自己创作一首诗歌。
【教学难点】
尝试用课堂上所教的写作方法创作一首儿童诗。
【教学准备】
作业单、《中外儿童诗精选》
【教学年级】
三年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来找“同”
第一关:师出示PPT图片:月亮和香蕉、蒲公英和降落伞、白云和棉花糖……(相机板书:一对事物)
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相似的事物呢?
2、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了,看看你们之中有哪些人可以顺利通关哦?
第二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用一对相似的事物写一首诗。
(板书课题:一首诗)
二、朗读诗歌《花和蝴蝶》,感悟儿童诗的趣味性。
1、师:刚刚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诗人杨万里笔下花和蝴蝶的美,现在我们来看看现代诗人林焕章笔下的《花和蝴蝶》是怎样的?
2、出示儿童诗《花和蝴蝶》。
生自由朗读,齐读,指名读。
3、师:从小朋友们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你们和作者一样对大自然的美的热爱。
三、学习《日出》,发现写作特点
1、找“秘密”。
(出示《日出》)学生自由读、齐读。
2、在这首诗里面藏了一个小秘密,你找到了吗?(指名说:太阳、橘子)(教师相机板书)
3、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生答:都是圆的、都是橘黄色。
3、你喜欢这首小诗吗?为什么?
指名说。
4、是呀,作者找出事物的相似之处、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相机板书:找相似、用修辞),就写出了这么美的一首小诗,现在男女生比赛谁读得更好吧(分组赛读)
过渡:师:(看着板书说)孩子们,你们瞧,用一对相似的事物,抓住事物的共同特点、用上修辞手法,就能编写出一个有趣的小诗。
四、阅读《小鸟》,发现写作特点
1、师:太阳和橘子相遇,让我们仿佛品尝到了日出那如橘子般酸甜的味道,那么小鸟可能会和谁一起,发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鸟》,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指生读,齐读。
2、你找到小鸟的好朋友了吗?(相机板书:小鸟飞机)
3、师:小鸟和飞机为什么会是“好朋友”呢?
生答:都有一对翅膀,都会飞行。
4、师:这首小诗写的有趣吗?你从哪里感受到了?
生答:从“吼得那么大声,是啥怪物?”我感受到了小鸟看到飞机之后的惊奇的样子。
或从“一样是鸟类,有什么好神奇的!”看出了小鸟面对庞然大物的飞机觉得很不服气的可爱的样子。
师:你能读出来小鸟惊奇和不服气的语气吗?指名读。
男生读、女生读。
(注意通过?!指导学生朗读)
5、还有什么与飞机相似的事物呢?(生答:蜻蜓、大雁、老鹰......)
6、师小结:作者通过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给这对相似的事物编一个小,就写出了这么有趣的儿童诗。
(相机板书:想象力、编故事)
五、自主学习,多元体验
1、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萤火虫》、《蓝天和海》是怎么写的。
2、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完成作业单第一题的表格。
(2)找出你觉得有趣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觉得有趣?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首诗。
3、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且共同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合理分工,为小组汇报做准备。
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点拨提升
出示汇报提示:
(1)小组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2)我找到的相似事物是:______和_______,他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
(3)我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
5、师适当的引导孩子们赛读、邀请读、挑战读。
六、总结写法,仿写小诗。
1、过渡:孩子们,写诗一点也不难!只要找出生活中一对相似的事物,抓住他们的共同特点,再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者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编一个故事,都可以写出一首有趣的儿童诗。
2、小作家们,让我们拿起笔,运用老师告诉你们的写小诗的方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吧!
3、诗歌交流,评选最美小作家!
七、总结延伸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五首儿童诗,还感受到了创作儿童诗的乐趣。
最后,老师推荐大家两本书:《成长的花季——优秀儿童诗歌精选》、《小学生文库——儿歌儿童诗歌》,希望我们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小作家!
八、板书设计
一对事物一首诗
花蝴蝶找相似用修辞
太阳橘子
小鸟飞机想象力编故事
星星萤火虫
蓝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