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中考语文模拟卷(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中考语文模拟卷(八)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8分)
1. (2分)下列加下划线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攥紧(zuàn)倘若(tǎng)拖累(lěi)乞丐(gài)
B . 星宿(xiù)间或(jiàn)糟蹋(tà)忌讳(huì)
C . 解元(xiè)乱蓬蓬(péng)咸亨(hēng)恭维(gōng)
D . 带挈(qì)附和(hè)别墅(yě)纯粹(cuì)
2.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 嘹亮liáo祈祷qǐ缄默jiān忍俊不禁jìn
B . 畅谈chàng炽热zhì伦理lùn潜心贯注qián
C . 澎湃péng嬉闹xī娴熟xián乐此不疲pí
D . 步履lǚ剔透tī哺育pǔ惟妙惟肖xiāo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 .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 . 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 .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 (2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错误。

B . 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C . 资料显示,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被采伐或毁掉。

D . 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要高度重视。

5. (8分)(2017·湖南) 默写
(1) 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杜牧《赤壁》)
(3)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4) ____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词人写愁,形象而新颖。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赋予愁重量的两句词是:“________ , ________。


(6)假如外国朋友迈克乘坐“一带一路”专列来到郴州,你有幸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于是你用“________ ,________”两句开头。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
6. (12分)(2015·长春)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常言道:‘事不过三。

’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狗烹兔死!’﹣﹣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

”唐僧道:“我再不念了。

”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_(人名)。

(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遭师父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甚至有“鸟尽弓藏,狗烹兔死”的感慨。

结合选文任意一处谈谈,孙悟空为何如此伤感委屈?
(3)作者用奇特的笔法塑造了孙悟空经久不衰的形象,不但家喻户晓,还远播海外,其艺术魅力深入人心。

本选文体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
7. (10分) (2017九上·上蔡月考)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某九义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

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

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8. (17分)阅读《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回答下列各题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①如果保护个体是手段,那么保护特种、保护地球瘾生态是不是就应该成为终极目的呢?
②但实际上这两个命题都很可疑。

物种虽然寿命长,但早晚也要消逝,新生代哺乳动物每个物种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几百万年而已。

地球历史上至少 99.9% 的物种都已经绝灭了,绝大部分都和人类没有关系。

③至于“保护地球”,则问题更大。

其实,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

有些物种消失后其地位立刻被取代了,有些会波及到其他物种,只有很少数的物种一旦绝灭可能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

但是,崩盘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几千万年过后,一切又都会重头再来。

地球是很脆弱,很容易被打得“鼻青脸肿”,比如发生在大约 2.5 亿年前的 P/T 绝灭事件(二叠记﹣三叠记绝灭事件),导致海洋中大约 96% 的物种消失。

但是地球又很顽强,不管多惨都能恢复,比如P/T 之后过了 1000 万年,物种多样性就超过了绝灭之前的水平。

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一个结论: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

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

就算人类没在灾变中直接陪葬,等地球恢复完了人也该没了。

④类似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多次。

这有点像一个不倒翁,一推就晃,但怎么晃都不倒。

换成生态学术语,就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坦率地说,只要太阳系的结构维持不变,我想象不出任何方法能把地球生命打成万劫不复;就连核弹也不能保证消灭所有无脊椎动物。

⑤那么我们天天强调要维护生态系统,图的又是什么呢?就像是一个人成长期间摔过了无穷多次跤,未来也要摔无穷多跤,为什么偏要执着于阻止眼下的这一跤呢?
⑥很简单,地球经受得起生态系统的崩盘,人类可是受不起。

虽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每次都恢复了,但每次陪葬的物种数目却不计其数。

不要说生态系统崩盘了,脆弱的人类经济体系连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都招架不住,这让地球历史上动辄上百米的海平面变化情何以堪。

⑦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一个结论: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

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

就算人类没在灾变中直接陪葬,等地球恢复完了人也该没了。

⑧而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这个因素的话,保护其它野生动物的动机似乎也变得不充分了。

人类的捕杀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猛犸的绝灭,这件事情应该责怪人类吗[2]?但如果这是人类的错,三叶虫绝灭又是谁的错呢?我们是不是应该要求硬骨鱼考虑一下三叶虫的感情和生存权[3]?恐龙经受不住小行星撞击而绝灭了,这又应该怪谁呢?恐龙自己还是小行星?一种生物适应不了小行星撞击,另一种生物适应不了人类出现,二者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⑨在一个外星智慧看来,也许是这样的:如果人类把猛犸象杀光了,那是猛犸象缺乏像蟑螂这样的适应力。

如果人类因为滥杀生物导致自己毁灭,那是人类过于愚蠢、活该倒霉。

如果人类通过保护其它物种使自己得以延续,这就很聪明、很高瞻远瞩。

(1)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2)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下面选项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保护物种,保护地球生态,这两个命题都很可疑。

B . 有些物种消失后其地位立刻被取代了,有些会波及其他物种,只有很少数的物种一旦绝灭,就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

C .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每次经历了生态系统的崩盘后都恢复了。

D . 从智慧的角度看,如果人类通过保护其他物种,使自己得以延续,那人类也许是聪明的。

(4)请结合本文,谈谈人类和其他物种应该具有的关系。

9. (20分) (2018八上·双城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①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

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

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

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②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

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

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③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诚如诗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

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

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

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

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

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遇到美好风景。

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⑤当然,坚持不是不辩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

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

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版图”被快速刷新,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更快的生活节奏。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认为积累和坚持已经落伍,下苦功夫没有前途。

于是,他们以最快的脚步追求速成,开网店赚钱就去做店主,“网红”吃香了又匆忙去直播……在浮躁中,一步步陷入了低效忙乱的怪圈。

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行篮打水一场空。

⑥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

“万事从来贵有恒”。

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人民日报)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文中说“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理解。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10. (10分) (2018七下·潮阳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
②阅十余岁________
③转转不已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 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 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11. (10
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末句中的“闲”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九上·宁波月考) 作文。

一只老鹰从高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请结合材料,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8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5-4、
5-5、
5-6、
6-1、
6-2、
6-3、
7-1、
7-2、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10-1、
10-2、
10-3、
11-1、
11-2、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