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

语⽂的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学科,⼈们交流思想的⼯具。

具有⼯具性与⼈⽂性的统⼀特点。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语⽂期末试卷分析范⽂》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下册语⽂期末试卷分析范⽂范⽂
⼀、总体分析
为了考察学⽣达到学习⽬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的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有效地促进学⽣的发展,本学期⼩学语⽂⼀年级试卷主要由“我会拼写”、“我会组”、“我会变”、“我会选”“我会连”“我会对号⼊座”“我能照样⼦写句⼦”“我背课⽂并填⼀填”“我能读短⽂并回答问题”九个部分组成。

试卷依据《语⽂课程标准》,以⼈为本,以⽂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出题,不出偏题怪题,试卷上百分之⼋⼗五的试题都来⾃于课本,使多数学⽣都能交上满意的答卷,激发了学⽣学习语⽂的兴趣和学习语⽂的信⼼。

从学⽣答卷情况来看,80%以上的学⽣字迹⼯整,书写规范,卷⾯整洁,涂抹现象不是很明显,这是较以前⼀个很⼤的进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很注意引导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学⽣答题情况进⾏分析的同时,归纳总结如下⼏点:
⼆、具体答题分析:
1、第⼀题:我会拼写。

⼤部分孩⼦能正确拼出拼⾳并写出词语,字迹也较为⼯整。

但题⽬中出现了四个没教过的字:以、眼、⾬点,这些字不属于⽣字,所以孩⼦们⼤都不会。

2、第⼆题:我会组。

这些字都是平时要求掌握的⽣字,学⽣⼤都能较好地完成。

3、第三题:我会变。

通过加⼀加的⽅式,或给⽣字加上⼀笔、加上偏旁,考查学⽣对⽣字的掌握情况,完成得较好。

4、第四题:我会选。

要求选出多⾳字的正确读⾳。

虽然平时也有训练多⾳字,但要求从具体的语境中选出字的正确读⾳,⼤部分孩⼦还是不熟练,失分较多。

5、第五题:我会连。

词语的搭配⼤部分孩⼦能做对。

但由于⼆类字:商店、饭店、医院、看病这些词有些孩⼦没有掌握,不认识,所以连线时错误较多。

6、第六题:我会对号⼊座。

选择量词以及区分:他、她、它的题⽬基本能掌握。

‘什么’‘怎么’部分学⽣仍然做错。

7、第七题:照样⼦写句⼦。

问句:你愿意和我⼀起玩吗?⼩部分孩⼦漏写吗,或者句式没有掌握,写成回答的句⼦。

8、第⼋题:背课⽂并填⼀填。

这⼀题完成较好。

9、第九题:读短⽂并回答问题。

这⼀题是整张试卷中失分最多的题⽬,数⼏句话,以及按短⽂内容填空都有很多孩⼦不会。

三、今后改进的措施
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了解学⽣语⽂知识、语⽂能⼒的基本情况,⽽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年级学⽣的语⽂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

教师要为学⽣提供更为⼴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在平时
的学习中多积累⼀些优美词句,养成⾃觉积累的习惯。

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学⽣在语⾔环境中词句的能⼒。

2、学⽣阅读能⼒的培养应⽴⾜于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主学习的时空,重视阅读⽅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于课外,⿎励学⽣在课外多阅读⼀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的阅读⽔平。

3、加强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认真书写,做事细⼼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加强对学⽣写话能⼒的培养,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些写话的拓展练习,注重培养学⽣的观察能⼒,发展思维,努⼒为学⽣提供⼴阔的交流空间,不断提⾼学⽣的写话能⼒。

5、关注学⽣个性差异,让每位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每个学⽣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展现个性。

特别是学困⽣,⽼师应多关注他们,让他们也能“跳⼀跳就能摘到果⼦”。

6、教师要督促学⽣熟读、熟背课⽂,并指导他们在读⽂、学⽂、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的、地、得”的⽤法。

7、教师要培养学⽣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篇⼆】⼩学⼀年级下册语⽂期末试卷分析范⽂
时光如梭,转眼⼀学期⼜结束了。

⼀年级的孩⼦们,知识在增长的同时,能⼒也提⾼了许多。

⼀张⼩⼩的试卷不仅展⽰着孩⼦们的收获,也承载着⽼师和家长的期盼。

本学期⼀年级语⽂期末试卷,总体⽽⾔,知识覆盖⾯较⼴,信息量⼤,贴近学⽣⽣活,既考查了学⽣的语⾔积累,⼜检测了运⽤的能⼒。

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题⽬难度不算很⼤,学⽣感觉与平时训练相差不⼤。

学⽣成绩⽐较理想。

及格率100%,优秀率83.67%以上。

语⽂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

本次试卷从汉语拼⾳、同⾳字、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搭配、句⼦的补充运⽤、积累等对⼀年级的学⽣的知识、能⼒、习惯进⾏了全⾯⽽细致的检查。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容量,体现出综合性。

属中等难度。

⼆、试题分析
1、第⼀题考查了8个根据拼⾳写词语的能⼒,学⽣⼏乎没有失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对字词教学强化训练,多指导、多检测、多纠正、多⽐较。

2、第⼆题,⽤圈圈出正确的字。

李纹、赵烨炎、李奇把“来(巴吧)”圈错⽽各失去1分。

3、第三题是“我会变。

加⼀笔,看看变成什么字,再写下来”。

李纹,赵烨炎、郭祥福、杨帆、没弄清题意,组成了词语⽽失去7、8分。

可见在以后的审题上还得下⼤功夫。

4、第四题是“我会组词。

”有三个⼩题。

1⼩题字宝宝连线,就李纹⼀⼈失去5分,其余同学全得了满分。

2⼩题⽐⼀⽐,再组词。

李纹、贺⽥⽟各失去1分。

3⼩题写“马、⽕、⾐”的笔顺,赵烨炎、李⿍威各失去4分,这在平时没少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笔顺这⽅⾯的指导。

5、第五题考查反义词的积累。

学困⽣⼀时不知道“丑”的反义词是什么。

积累应加强。

6、第六题是连线题,得分率是100%。

7、第七题是我会照样⼦写词语。

李纹、赵烨炎、范晋瑜没弄清题意⽽在“⼀个个”后⾯续写了句⼦,这⼏⼈失去7、8分,造成本次考试中严重的失分。

本题中的“雪⽩雪⽩”属本试题的⼀⼤难点,⼤多孩⼦写不出来同样的词语⽽被扣分。

8、第⼋题是填合适的字,确切地进⾏词语搭配理解字义。

在填写的过程中,得分率100%。

教师平时要把握好识字关,既要⿎励多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也要引导学⽣正确识字,正确运⽤。

9、第九题是把句⼦补充完整。

“()像()。

”“()吗?”有⼏个学⽣补充不当⽽失1、2分。

在阅读训练上要下⼤⼒⽓。

10、看图写话
习作主要是考查学⽣的观察⼒和语⾔表达能⼒。

从学⽣作⽂试卷来看,学⽣能很好地把握图意。

但学⽣还没有养成修改⽂章的习惯,在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出错较多。

与《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还有⼀定的差距,低段写话教学有待加强。

三、分析总结
1、从这次检测中可以看出,部分学⽣学习习惯不好,没审清题意就胡写⼀起。

在审题⽅⾯也需要多加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个⽅⾯加以整改:⼀是要加强平时学⽣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是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

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的转化⼯作。

四是加强积累运⽤。

五是加强与学⽣家长的联系,使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语⽂的世界是⼴阔的,提⾼学⽣的语⽂素养也是势在必⾏的。

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上⽽下认识了阅读的重要性。

并在努⼒的实践中,摸索提⾼学⽣阅读能⼒和阅读兴趣的⽅法,使学⽣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我们会结合试卷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爱上阅读,爱上语⽂,提⾼语⽂综合素养。

【篇三】⼩学⼀年级下册语⽂期末试卷分析范⽂
期末考试的结束,标志着本学年的教学⼯作已经接近尾声。

本次考试参加学⽣36⼈,平均分74.7分,有30⼈及格,6⼈不及格,及格率83.3%;90分以上的有14⼈,占38.9%。

总体来看成绩不是太理想。

两极分化严重,成绩好的接近满分,成绩差的只有⼏分,这样的学⽣有四个,使平均分下降了10分。

因此对学困⽣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试卷共四⼤题:
⼀、基础知识
⼆、课⽂知识
三、阅读短⽂
四、习作
第⼀⼤题,主要考察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包括拼⾳、汉字、多⾳字、形近字、成语、标点符号等等。

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

⼤多数学⽣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

在看拼⾳写词语中,“铁路”和“失败”,并不是要求会写的字,⽽是会认的字。

这两个词语写错的⽐较多,这也是与⾃⼰平时没有要求到有直接联系的。

“幸福”这个词错误也是⾮常多的,很多学⽣写成了“⾼兴”的“兴”,“福”字写成“⾐字旁”或把中间的“⼝”写成“⽥”。

第⼆题是课⽂知识。

相对⼀年级的学⽣来说,孩⼦的直观思维较强,每⼀道⼩题对学⽣来说都是有难度的。

写有关“蝉”的诗句,学⽣很多写的是《所见》的前两句诗。

⽽在《静夜思》中写思乡的诗句时,学⽣有很多也是写的前两句。

谚语对学⽣来说,书中的记得还可以,但在书写时,由于不是要求会写的字,学⽣写错别字的现象⽐较突出。

同时学⽣积累的谚语也是由于不会写字⽽出现错误。

在按课⽂内容填空时,4、5两道题都不是按原⽂填空,⽽是拆分开来,这对⼀年级学⽣⽽⾔是⽐较困难的。

第三题是阅读题。

这是原来中⾼年级的积累:蔬菜歌。

在这⾸⼉歌中,失分最多的是填写这是⼏种蔬菜。

受学⽣的年龄特征和⽣活经验所致,学⽣不理解⼉歌中部分蔬菜。

像⽵笋,在我们这⾥就不是蔬菜,但也有学⽣知道有些⽵笋是可以吃的。

葫芦在我们这⾥也不是蔬菜,⽽是做瓢⽤的。

还有学⽣不知道什么是⽺⾓葱。

对于“九⽉柿⼦红似⽕”中的“柿⼦”,我们⼀致认为它就不是蔬菜,九⽉的柿⼦应该是⼀种⽔果,⽽这⾸⼉歌是蔬菜歌,看来在⼉歌中它是以“蔬菜”的⾝份出现的。

所以在填写⼏种蔬菜时,出现了不⼀样的答案。

第四⼤题是习作。

画⾯不够清晰,很难分辨画的是什么。

⼤多学⽣写的是⼤扫除,也有学⽣写的教室⾥的情况。

总的来看,这⼀题学⽣做得⽐较理想。

从本次的考试分析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牢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的思维能⼒及其思维的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