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PDCA在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PDCA在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在基层企业党建工作中,当前普遍存在“性难定、量难衡、不易操作”等现象。
如何使基层企业党建工作务实到位,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各级党组织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各项工作达到最优化,党建工作也同样如此。
在ISO9001:2000标准中,给出了根据客观规律总结出来PDCA 循环模式,它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体现了科学的认识论。
由于其运转程序严谨,管理层次多样,适用于各类管理,被国内外各行业在强化内部管理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PDCA循环模式这一规范化的科学管理程序,已被诸多领域所采用,并成为国际通用词汇。
透析这一PDCA循环原理,以其PDCA循环的共性过程来规范党建工作的具体个性是可行和有效的。
实践证明PDCA循环中的基本原理、阶段和步骤,尤其是这种面向过程的方法模块同样可以适用于党建工作的管理和运作。
因为,党建工作所有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就是PDCA的循环过程。
即:
P——策划:根据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对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执行: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及要求,对过程进行检查督导,并
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一、PDCA循环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ISO9001:2000标准,它从标准化、规范化的角度规定了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而且从系统的角度,从规范过程出发提出了最基本的和完整的体系要求,并明确提出对过程的管理采用PDCA循环方法。
其基本含义是工作之前要进行策划,然后将策划的输出(计划)付诸实施,再对实施情况及结果进行检查、总结、处置。
由此循环往复,以期提高过程的质量和工作水平。
PDCA循环模式有四个阶段,包括八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
第二步:找出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原因)。
第三步:找出各种原因中的最关键因素。
第四步: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措施,提出改进活动计划。
第五步:执行所制订的计划和措施。
第六步:根据计划的要求,检查执行的情况。
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把效果好的总结提炼上升为“标准”。
第八步:提出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予以解决。
其特点是:
1、PDCA循环四个阶段缺一不可,先后次序不可颠倒、并紧密
衔接,连成一体。
2、周而复始、循环不停。
管理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运转。
因此,PDCA循环就象一个不停运转的车轮、连续不断地运转。
3、大环套小环地组成。
PDCA循环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循环组成。
如:一个企业的党建工作就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过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等就是小的PDCA 循环过程。
其中,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根据。
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化,各循环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4、爬楼梯式地提高。
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每一次都不是原有水平上的循环,每一次都有新的内容、新的目标。
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些问题,管理工作就上一个层次,就象爬楼梯一样不断上升。
5.标准化的运转。
基于ISO9001:2000标准中的重要内容,PDCA 循环必须围绕标准而转动,及时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修正错误,以便在下一次循环中扬长避短。
同时在循环的过程中,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上升为新的标准。
这样才能保证循环正确、健康地运转。
二、PDCA循环对提升党建工作管理水平的现实意义
党建工作需要有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要求,这是党组织强化自身管理,促进党建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PDCA 循环的前提。
尤其是党的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一次完成,而有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循序渐进,逐步解决,这就需要运用PDCA循
环管理方法。
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其现实意义主要是:可以克服以往凭经验方法而使具体工作停留在“一次性”的内容上,这样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造成效能不高的状况。
因而在党建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就是将经验性工作方法转变到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具体工作的活力。
并在强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各阶段性工作的经验教训,使党建工作中的各项活动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党建工作的管理效能。
可以说,在党建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党建工作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的进步,是确保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的有效措施。
三、PDCA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按照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PDCA在党建工作中的流程为:
1、第一阶段(P)-----策划阶段
第一步:分析党建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
这一步要立足于党建工作的目标(含总体性目标、阶段性目标、过程性目标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收集一定时期内党建工作状况的数据、资料。
尤其要找出党建工作目标未能实现的事项,并尽可能用可量化的数据说明党建工作需要改进的方面。
第二步:分析问题的因素(原因)。
具体地说,要考虑观念性保证因素、基础性保证因素和职能性保证因素。
在此基础上要展开各种
形式的多方会议,运用第一步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集思广益,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然后逐个分析论证。
第三步:确定主要因素。
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往往是很多的,但主要因素总是起决定作用,解决问题必须从主要矛盾入手。
如果排除枝节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迎刃而解。
第四步:作为策划阶段的输出,接下来就要制定相应文件化的改进控制准则和方法。
如已建立党建工作文件化管理体系的组织,则输出的形式可以是“工作计划”,明确相应的改进途径、方法及过程控制要求。
2、第二阶段(D)-----执行阶段
第五步:执行阶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因为只制定文件化的改进控制准则和方法,而不实实在在地执行,那么文件化的准则和方法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为此,要对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强化责任心,明确目标,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策划阶段所确定的目标。
3、第三阶段(C)-----检查阶段
第六步:检查工作效果。
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其结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就要求逐项对照改进控制准则和方法,检查工作的效果。
通过检查,可以弄清楚实施过程中哪些项目已经圆满完成,哪些项目还需继续完善,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不足又是什么。
并要将检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汇总分析,形成最终检查报告。
因此,该步骤是承上启下的一步,既总结过去,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4、第四阶段(A)-----处置阶段
第七步: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
经过检查以后,已经清楚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如确认为行之有效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给予总结提炼,上升为“标准”,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贯彻执行。
同时,要把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整理。
记录备案,防止犯同样的错误。
并对问题涉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惩,以维护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通过总结分析检查结果,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第八步:处置存在问题。
对本次循环中存在的问题。
要重新分析原因,制定新的解决方案,转入下一循环去解决。
这样,本次循环的第八步顺利过渡到下一循环的第一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 循环管理体系。
四、PDCA在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按照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首先要给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要求组织系统地识别组织运作所需要的过程,并对这些过程加强管理,而这些“管理”就是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来进行。
对此,在党建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时,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党建工作中所需的过程加以充分识别,识别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输出以及开展的活动,并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安排这些过程的程序。
在此基础上,为使过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必须对已识别出的过程作出明确规定,给出过程控制的准则和方法(尽可能形成书面
文件),并结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这些过程加以“管理”。
否则连“过程”都没有识别清楚,是无法完整地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
同时,ISO9001:2000标准的基本要求,是管理的全员性、全过程性、全方位性。
结合党建工作的实际,“三全”管理同样是不能缺少的基本要求。
因为所谓全员性,是指与党建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员都要参与其中。
就是要从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入手,做好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等管理工作。
否则,缺少一个环节,PDCA循环就会达不到预计的效果。
所谓全过程性,是指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大大小小的计划过程、实施过程、反馈过程、评价过程等所进行的管理,这些过程之间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缺少一个过程,就会造成“断链”,造成PDCA循环停止,无法进入到下一个循环。
所谓全方位性,是指党建工作从内到外、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目的等等都要加以管理。
因为这是党建工作内在要求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