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邓稼先是怎样 的一个人?
归纳:邓稼先是一位
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 诚坦白,严谨细致,有胆 有识,身先士卒,热爱祖 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科学家。
布置作业
实践性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你还知道哪些在不同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 学家?将他们的名字和贡献搜集整理下来。
选作作业:学了《邓稼先》 这篇课文谈一 谈你将来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抓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
3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无 私奉献的精神。
热泪盈眶 (kuàng) 可歌可泣 (qì)
鞠躬尽瘁 (cuì) 彷 徨(hpuáánngg)
殷红 (yān) 鲜红 (xiān) 殷切 (yīn) 鲜为人知 (xiǎn)
奥本海默 邓稼先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复杂的人
最不引人注意 忠厚平实
“纯”
更能突出邓稼先的 性格品质和奉献精 神,自然而然的得 出结论:.“邓稼先 是中国几千年传统 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 儿子。”“邓稼先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 想党员。”
第四部分似乎对写邓稼先的伟大作用 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Hale Waihona Puke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 型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 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 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 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 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 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学习目标
1学生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 思路。
精读课文第一、第三、四部分,思考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 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作者为什么要写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第四部分似乎对写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 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 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 “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 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 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试分析几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引子)
三、人物对比
(补充扩展)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 四、巨大贡献
五、沙漠创业(具体化) 六、热情赞颂(总结)
用文中的话说说邓稼先是怎样的 一个人?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 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他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 代表的性格。
2015年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天 安门广场阅兵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 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氢 弹。
邓稼先
杨振宁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 武器的重要技术领 导人,为我国成功 研制原子弹、氢弹 和新型核武器作出 了重大贡献。1999 年,中共中央、国 务院、中央军委给 他追授了“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 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 《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 部精力。
整体感知
1.概括每小部分大意 2.速读课文,概括:六部分的内容,并说说六
2、课外链接: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 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 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 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 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 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 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 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一环节,以寒春事件,时时透出邓稼先 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 是挚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 忠正的反映。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 号,以此正是告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 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练习测评、赏析语言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 精神的儿子。”试阐释这句话含义。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原 籍安徽,西南联合大学研究 生毕业,芝加哥大学博士, 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 与李政 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 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 拓性工作。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 深厚友谊。
联系课文谈谈你对邓稼先的认识。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试阐释这句话。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 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 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 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 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 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 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 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3用文中话概括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杰出科学 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 第三部分:突出表现邓稼先忠厚朴实的人品 第四部分:从另一侧面表现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具体表现邓稼先默默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