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7:2.2 海陆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造
B.气候的变化对地表的影响
C.人类的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的反映
D.地壳运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中①地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3.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②山脉会消失
B.③山脉会消失
C.④海域会消失
D.⑤海域会消失
4.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5.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6.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错误的是()
A.迅速躲在课桌椅下
B.迅速下楼外逃
C.用书包护住头部
D.震后有秩序地离开教室到操场避震
近年来全球多发地震,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五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都是由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
C.都位于板块内部
D.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8.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9.读图,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地点处于()
A.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D.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0.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碰撞挤压形成。

()A.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D.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
11.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表层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

图中板块C应该是板块。

它和欧亚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形成了山脉及青藏高原。

(2)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双选)
A.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B.乘汽车逃命
C.立即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D.站着不动
(3)图中①所在的海洋是地中海,②所在的海洋是红海,分析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得出: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地,红海的面积会不断地(选填“扩大”、“缩小”)12.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①_______板块;②_______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红海因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__(张裂、挤压)区域。

因此,科学家预测:红海将会不断地_______(扩大、缩小),形成新的海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4)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活跃、稳定),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主要是由于它处在_______火山地震带;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假设在楼房里遭遇地震,我们应该怎样避险?(列举一个正确的避震措施)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2--3【答案】2.D 3.C
【解析】
试题分析:
2.读图可知,图中①地处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3.从图中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判断,⑤海域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会扩张;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③山脉为阿尔卑斯山,②山脉为喜马拉雅山,两山脉受挤压,都将被抬升,④海域是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两山脉的挤压,它的面积逐渐减少,最后可能会消失。

考点:板块的运动
4.【答案】C
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C。

6.【答案】B
7--8【答案】7.D 8.D
【解析】
试题分析:
7.观察图中五地地震的位置可知,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所以选D。

8.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

所以正确的是D。

考点:该题考查地震带分布及地震的预防。

9.【答案】D
考点:六大板块的分布
10.【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故选项A符合题意。

11.【答案】
(1)印度洋喜马拉雅山脉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 AC
(3)缩小扩大
【解析】
(2)观察图中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可知,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地球上两大火山和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当地震发生时要立即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或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所以选AC。

(3)观察地中海和红海的位置可以看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地带,面积会不断缩小,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烈拉伸地带,所以会不断的扩大。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的分布和板块的运动。

12.【答案】
(1)欧亚板块,南极洲板块
(2)太平洋板块
(3)张裂,扩大,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位置可互换)
(4)活跃,环太平洋,略(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①为亚欧板块,②为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面积在不断的扩大,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拉伸形成;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的;(4)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或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按板块构造理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考点:六大板块示意图及防震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