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矿物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加,当磷的浓度升高时,肾小 管排出的磷较多。
3.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参与能量代谢 构成生命物质成分 酶的重要成分 调节酸碱平衡
5.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成人磷的AI为700mg/d 钙磷比例维持在1:1~1.5之间比较好 磷的NOAEL为1500mg/d UL为3500mg/d 磷的食物来源
四、钾
1.含量与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钾总量约为50mmol/kg。体
内钾主要存于细胞内,约占总量的98%,其他 存在于细胞外。
一般食物中蛋白质摄入量能满足机体需要就能获得 足够的磷,合理的膳食中磷含量往往超过人体的需要,不 易引起缺乏。正常人血液中无机磷总量为 0.87~1.45mmol/L,儿童为1.45~2.78mmol/L。
2.吸收与代谢
(1)吸收 磷广泛存在于一切动植物组织中,主要与蛋白质、
脂肪相结合,形成核蛋白、磷蛋白和磷脂等。食物中 的磷必须分解为游离的磷,然后以无机磷酸盐的形式 被吸收。
2、其余1%
柠檬酸螯合或与Pro结合;
离子形式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
血液等组织中组成混溶钙池,与骨骼钙维持着动态 平衡,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状态所必需。
2 吸收与代谢
*生活中有那些
食物钙吸收、影响因素** 主要在小肠吸收;
常见食品 是发酵食品?
发芽、发酵可破坏植酸; 酸浸也可去除部分.
草酸** 主要存在于一些蔬菜和水果中,可与钙、铁等形成不被人体
钙在体内的储留受膳食供给水平所左右,人体对钙的需要程度 也有影响;
高磷膳食对钙储留的影响不大; 高钠摄入可↓钙在骨骼中的储留,并↓骨密度; 氟骨症、糖尿病均对钙代谢有不利影响.
2.钙的吸收与代谢
影响
钙吸收的因

有利吸收
草酸-蔬菜和水果, 与钙形成螯合物 开水中汆-去除
Vit D、乳糖、蛋白质、需要增加
食物 虾皮 虾米 河虾 泥鳅 红螺 河蚌 鲜海参
含钙丰富的食物
含量 991 555 325 299 539 306 285
食物 苜蓿 荠菜 雪里蕻 苋菜 乌塌菜 油菜苔 黑芝麻
含量 713 294 230 187 186 156 780
mg/100g
食物 酸枣棘 花生仁 紫菜 海带(湿) 黑木耳 全脂牛乳粉 酸奶
经常有科普杂志、报刊介绍 “菠菜、空心菜、折耳根等 含 草酸多的蔬菜与高钙食物豆 腐同食会形成不易被吸收的 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 你认为正确吗? WHY ?
二、磷
1.含量与分布
磷是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人体磷含量约为体 重的1%,约为650g左右,占无机盐总量的四分之一。
磷是细胞膜和核酸的组成成分,也是骨骼的必需构成 物质。体内的磷约有85%~90%在羟磷灰石形式存在于骨 骼和牙齿中,其余10%~15%与蛋白质、脂肪、糖及其他 有机物结合,分布于细胞膜、骨骼肌、皮肤、神经组织及 体液中。在细胞膜和软组织中的磷大部分以有机磷酯形式 存在,而骨骼中的磷主要为无机磷酸盐。动物性食物和植 物性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磷。
母乳优点(钙:34mg/100ml钙、磷比例适宜 其它矿物质齐全可满足需要(铁仅够4-6个月)
老年期营养需要* 胃肠、肾脏功能↓ Ca吸收↓(<20%,青年为35-40%)
户外活动↓日照↓Vit D↓Ca缺乏↑骨质疏松↑ 骨折↑
经常有科普杂志、报刊 介绍骨头汤可以补钙, 加几滴醋效果更好。 你认为正确吗? WHY ?
骨骼类型
‧致密骨 (cortical bone) ‧海绵骨 (trabecular bone) ‧骨髓
正常骨骼与骨质疏松症之骨骼切片 绿色为钙化骨骼,红色为骨髓细胞,白色为脂肪细胞
正常骨骼
骨质疏松之骨骼 硬骨与软骨均减少,整体
骨量减少,孔隙增大
软骨症 rickets 骨骼矿质化不足,而软骨(紧邻绿色 之红色部位)裸露
分解的螯合物;可用在开水中汆(cuan)的方法去除部分或大部分.
钙的排泄
钙营养状况良好时,成人的钙排泄量≈肠吸收量
① 体内钙大部分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脱落、消化液的分泌排入肠道, 其中一部分被重吸收,其余由粪中排出(内源性粪钙,约125180mg/d)
②钙从尿中的排出量约为摄入量的20%左右(约100-200 mg/d)
月粘液水肿、骨髓瘤、草酸中毒、肺部疾患及关节炎等发生血镁是腹泻。腹泻是评价镁毒性的敏感指标。
过量镁摄入,血清镁在1.5~2.5mmol/L时,常伴有恶心、胃肠痉挛等胃肠道
反应;当血清镁增至5mmol/L时,深腱反射消失;血清镁超过5mmol/L时可
发生随意肌或呼吸肌麻痹;血清镁7.5mmol/L或更高时可发生心脏完全传导
不利吸收
食物的草酸、植酸、脂肪酸、膳食纤维
3.钙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 齿 2).维持神经与肌 肉活动
3).参与凝血过程及 毛细血管渗透压等
4). 维持细胞内胶 质稳定性,激素分泌 以及体液酸碱平衡
5).促进某些酶的活性
骨骼的结构: T-bone steak
成人206块骨骼 小婴儿350块骨骼
4.钙的缺乏与过量
钙缺乏的临床表现
* 婴儿的佝偻病 * 成人骨质软化症 * 老年骨质疏松症
钙过量
1、肾结石 2、骨硬化
儿童佝偻病
儿童佝偻病
骨质软化症
5.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成人适宜摄入量为1000mg/d,无明显损害水平为 1500mg/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d。
表 不同人群钙的适宜摄入量(AI) mg/d
通常,低化学价的可溶性元素,如钠、钾、氯在小肠直接吸收, 吸收率在90%以上;多化学价者不易吸收,多与肠液混合后即行排出。 消化道的酸碱度可影响矿物质的溶解度及吸收率。如胃酸和某些有机 酸可促进钙、磷的吸收;而草酸、植酸、脂肪酸等与钙结合形成不溶 解的盐则难以吸收;缺乏胃酸会影响铁的吸收;维生素D的存在与否, 钙、磷之间的相互比例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等。
年龄
0~ 0.5~ 1~ 4~ 7~ 11~ 14~

300 400 600 800 800 1000 1000
年龄
18~ 50~ 孕妇
早期 中期 晚期 乳母
钙 800 1000
800 1000 1200 1200
钙的
(五)
食物来源
* 奶及制品 * 海产品 * 豆类及制品、坚果类
* 野菜及绿色蔬菜
2.矿物质的排泄
吸收后的矿物质,可随血液和淋巴液分布到身体各部,以补充 消耗或贮存备用。体内的矿物质不断更新,但摄入量与排出量基本保 持动态平衡。肾脏、肠腔及皮肤是其主要排出途径。
矿物质的代谢受激素调控,并受体内需要及贮存条件所影响。 需要多时,排出量减少;体内贮存能力大者排出量低。成年人排出量 与其吸收量相等(总平衡);儿童及青少年的排出量一般少于吸收量, 体内有所积存,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阻滞或心搏停止。
5.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成人每日镁的供给量为每1000kcal热量 120mg,总量约为300~350mg。
植物性食品含镁较多,粗粮、干豆、坚果、 绿叶蔬菜中含量都比较丰富。动物性食品一般 含镁较少,加工精制的食品及油脂含镁量最低。
正常情况下,很少有镁缺乏,在一些疾病状 态下易发生缺乏。镁缺乏的因素可能是长期酗 酒、营养不良、糖尿病、肝硬化、吸收不良症 候群、利尿剂过多使用者等。
(五)矿物质的缺乏
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的分布不平衡 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矿物质拮抗物 食物加工过程中造成矿物质的损失 摄入量不足或不良饮食习惯 生理上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
一、钙
(calcium, Ca)
1、99%以羟磷灰石结晶[3Ca3(PO4)·(OH)2] 形式集中在骨骼、牙齿,是钙的储存库。
磷、钙和维生素D是相辅相成的,磷的吸收和代 谢过程与钙相似。钙磷比例适当,约有70%的磷可被 小肠吸收;维生素D能促进磷的吸收。当钙在体内利 用不良,妨碍钙磷的吸收;食物中的钙、镁、铁、铝 等金属离子及植酸可与磷酸形成难溶性盐类而影响磷 的吸收。谷粮中所含主要为植酸磷,难于吸收利用。
(2)代谢 磷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当血中磷浓度降低时,
瘦肉、禽、蛋、鱼、坚果、海带、紫 菜、油料种子、豆类等
三、镁
1.含量与分布 镁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仅次于钾
和磷。人体约含镁20~30克,是必需常量元素 中含量最少的。其中60%集中于骨、牙,其余 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液和软组织之中,肝脏和 肌肉是镁浓度最高的软组织。分布于细胞外液 者仅占镁总量的1%,但却发挥极为重要的生 理作用,如唾液、胆汁、胰液、肠液都含镁。
含量 435 284 264 241 247 676 118
各人群的需要量
用于胎儿生长(30g)+母体本身需要 孕期吸收率↑20w时达非孕期一倍,并保持至末期,孕中期1000mg/d 孕末期1500mg/d.
乳母营养需要*
钙——“生一子,落一齿” 人乳钙含量34mg/100ml,按750ml/d计乳汁钙损失约255mg 膳食钙不足消耗母体钙乳汁钙恒定。
镁主要由尿中排出,体内镁的水平主要由肾脏调控。 粪便和汗液亦可排出少量的镁。胃肠功能紊乱、消化 液大量丢失,可使血镁浓度降低。蛋白质-热能缺乏、 营养不良儿童的腹泻,可造成镁大量丢失。
3.生理功能
(1)镁与钙磷构成骨盐。 (2)镁是体内磷酸化和一些酶系统不可缺少的激活
剂。
(3)镁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与钙、钾、钠一 起,和相应的负离子协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神 经肌肉的应激性。镁与钙相互制约以保持神经肌肉兴 奋与抑制的平衡。严重缺镁还可出现震颤性谵妄等症 状。
③ 汗液也是钙的排泄途径,但个体差异较大,如高温作业者经汗丢 失钙可高达1g/d.
④乳母通过乳汁约排出钙150-300mg/d; ⑤在整个妊娠期,约30g的钙由母亲转运给胎儿; ⑥ 补液、酸中毒、高蛋白或高镁膳,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激素、
甲状旁腺素或Vit D过多,以及卧床均可使钙排出增多.
钙的储留
概念
由于进化原因,人体组织内几乎含有自 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而且与地球表层的元 素组成基本一致,这些元素中,约20种左右 的元素为人体必需;除碳、氢、氧、氮主要 以有机化合物存在外,其余统称无机盐(矿 物质 / 灰分,minerals)
(一)矿物质的分类
常量元素:钙、磷、钠、钾、氯、镁、硫等。 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
(三)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
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组成激素、维生素、蛋白质 和多种酶类的成分
(四)矿物质的平衡
矿物质总是存在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中,每日都有一定的量随各种 途径排出体外。矿物质的代谢与年龄、摄入量、活动情况、需要量、 有无维生素等都有密切关系。
1.矿物质的吸收
铜、钴、铬、铁、氟、碘、锰、钼、硒、锌 ★可能必需微量元素
硅、镍、硼、钒 ★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可能有功能作用的微量元素
铅、镉、汞、砷、铝、锡、锂
(二) 无机盐的代谢特点
随年龄↑而↑ 但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 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体内不生成 也不消失 必需经膳食补充 吸收 利用上存在拮抗-协同作用 体内在吸收、贮存上存在平衡调节关系*
2.吸收与代谢
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是镁。
食入的镁主要在小肠吸收,由血运行。其吸收量与钙 平行,且与摄入量、在肠内停留时间、水分吸收速度、 肠管内镁的浓度、以及膳食中其它成分都有关系。
含镁低的膳食吸收率可达76%,而含镁高者吸收率约 为40%左右。氨基酸、乳糖有利于镁的吸收;草酸、 植酸和钙盐多时影响吸收。含磷多能影响钙、镁的平 衡。高热量低镁或高钙膳食可导致镁的缺乏。
(4)镁是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因子,为维护心脏正常 功能所必需。镁可以预防高胆固醇饮食所引起的冠状 动脉硬化;缺镁易发生血管硬化、心肌损害。
4.缺乏与过量
引起镁缺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以
及多种临床疾病等。镁缺乏可致血清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对血管
功能可能有潜在的影响,有人报告低镁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
室速与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镁对骨矿物质的内稳态有重要作用,镁缺乏
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危险因素;少数研究表明镁耗竭可以导致胰
岛素抵抗。
在正常情况下,肠、肾及甲状旁腺等能调节镁代谢,一般不易发生镁中
毒。用镁盐抗酸、导泻、利胆、抗惊厥或治疗高血压脑病,亦不至于发生镁
中毒。只有在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酮症的早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