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 课件(70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中学案
历史
大二轮复习
Ⅰ、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 网 知 热 专
向 络 识 点 题
分 构 重 素 训
析 建 构 养 练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考 向 分 析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Hale Waihona Puke 导航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中国古代思想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史的考查以选择题与问答题为主要形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 式,难度上以中等难度为主,内容上 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 相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儒学方面: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和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 2.文艺方面:主要以文学作品为载 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 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 种的产生和发展 解能力;考查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特 点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网 络 构 建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知 识 重 构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无为而治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___________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 的自由。 3.法家 以法治国 ,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 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___________ 时变法革新。 4.墨家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返回导航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规律认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2)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
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3)“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 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返回导航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跟踪训练〕 1.(2018·4月预测押题卷Ⅱ)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
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
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 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 ) A.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C.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关键词:“仁”“礼”、仁政、民贵君轻、无为而治、法治、变法革新、
兼爱、非攻
1.儒家 克己复礼 ”;首创私学,主张 (1)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 ___________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___________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在伦理 (2)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 ___________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2.(2018·北京卷·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 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C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
选C项;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项。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考点二
汉代儒学
关键词:无为而治、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
1.原因:①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②为加强 积极有为 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 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___________ 要。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解析】
“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
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说明孔子诠释礼的目的是符合社会时代 的需要,A项正确;礼的目的是恢复周礼,B项错误;礼提倡等级制度,C项错 误;墨家思想产生于战国,孔子生活在春秋,孔子不可能吸收墨家思想, D项 错误。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
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
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 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 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 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
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 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无为
而治 ” 是 道家的 观 点 ,与 儒 家孟子 的 观点不 符 ,排除 B 项; “ 以 力假仁者 霸……以德行仁者王 ”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
上主张“性本善”。
君舟民水 ”的著名论断, (3) 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 ___________ 认为“人之性恶”。
返回导航
大 二 轮 复 习 历 史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
2.道家
(1) 老 子 : 道 家 学 派 创 始 人 , 认 为 世 界 的 本 原 是 “ 道 ” , 主 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