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瑶
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
情感教育是针对认知教育而存在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也是新课改推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

通过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课堂与认知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变化,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出现了过大的精神压力和学习负担。

情感教育理论的提出,则更多的是从学生主体的所需所想出发,缺点,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为其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本文结合情感教育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实施原则,深入分析了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式,并对其现实效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对情感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1.情感教育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1.1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习的动力
与传统课堂和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同,现代教育理念下师与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辅助的关系。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二者的地位,对于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提供了先决条件。

小学英语的理论知识相对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新型关系的引导下,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

1.2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与互动积极性
与传统课堂上被动的听讲不同,在新课改理念的带动下,英语课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状况,增加很多互动与引导的环节,持续调动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不但能够得到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且还能够提升其思考力和探索力,调动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模式的变化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点的效率,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

1.3将英语教学从课堂延展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教育理论使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认知目标拓展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拓展到了生活中。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开始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主张在实践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觉悟,在长期的引导与拓展过程中,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

2.情感教育理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2.1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让学生有感而学
陶行知先生一直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组织生活才是学习的舞台,这一理念成为了情感教育理论的基础。

在情感教育理论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有感而发,从生活场景中寻找情感源头,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效率,并且结合所学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实际作用。

比如在学习“Last weekend ”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述自己在上个周末做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切入新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过去时”的含义,并且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能力。

2.2坚持多元化教学原则,丰富课堂的形式
在开展情感教育教学时,要不断创新形式,拓展内容,将多元化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传统教学理念课堂形式比较单一,部分英语课堂存在着一言堂的情况,这对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起到了阻碍作用。

因此坚持多元化的教学原则,积极融合多种教学设备,加强互动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可以更加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

比如在学习小动物的课件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利用3D 打印机打印小动物,让学生在新奇的感受中进一步深入地记忆单词。

2.3坚持以文化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英语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不能脱离文化土壤。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存在着忽略文化背景的弊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情感教育理念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文化为导向引导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文化背景中,理解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和思
教学理论与实践
11
维差异,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的语言结构,提高语言认知能力。

比如在学习天气的课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英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与中国人的不同,英国人互相打招呼往往是从“天气”着手的。

这种以文化背景为引导的学习更加利于学生发现英语的实用价值。

3.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新课改对基础学科教学的客观要求。

现代课堂主张以生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反映,这与情感教育理论的实施策略有异曲同工之效。

教师要通过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比如在学习如何描述一个人物的外部特征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学生词,背课文的方式,在课堂上开展Who is it?的游戏,让学生上台去表达一位同学的基本外貌特征,如“She is a girl.”“She wears a red coat.”“She like reading books.”等句子,然后让其他学生去猜测这个人是谁?这种游戏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互动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的情绪。

3.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英语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它考验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能力的差异性,不能采用片面的评价方式要求学生,甚至苛求学生。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不是以掌握单词数量的多少和对语法的认知程度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因此教师要加强完善课堂评价机制,让学生认识到,在游戏中学同样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快乐又充满成就感的事。

比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并且会潜移默化地记忆生词与句子。

学生在配合表演的过程中互相提醒,互相纠正,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教师要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改变学生以题目对错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片面认知,从而使英语学习的效果得到增强。

3.3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思考创新
英语学习不是简单的背诵,也不是片面地追求词汇的数量,而应该是在跨文化交际与基本的思想政治引导背景下,融合听说读写多层次的语言教育。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英语应用。

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斥责,尤其是对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学的战战兢兢,生怕出现错误。

这种教学方式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应该加以改正。

比如学习与小动物相关的单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或利用单词卡片,动物玩偶等多种媒介,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学生回答出动物的名称。

也可以通过肢体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互动,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单词,从而达到记忆的效果。

4.实施情感教育理论教学中的现实作用4.1有效缓解应试教育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一直以来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了焦虑的情绪,在这种背景下新课改应运而生,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也不断成熟,并运用到课堂中。

情感教育理念的实施,让教师把关注的重点从成绩,从认知转移到了学生本体,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4.2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符合“双减”的要求
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丰富,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比较深刻,教师可以减少重复性的帮助记忆的作业内容,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课后作业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短视频或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场景中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或者让学生自制创意短视频,结合重点单词或句型设计场景,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5.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情感教育理论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对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切实将尊重学生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关注,早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曹庄小学)
教学理论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