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悬浮液培养胡萝卜单个细胞可形成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形成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变化,下列对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
B.CD段始终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1
3.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C.N和Q/2D.N/2和Q
4.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5.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种类会发生改变
6.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细胞全能性升高
C.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的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产生子代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细胞癌变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加快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8.关于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且染色体组成相同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9.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也随之加倍
B.真核细胞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有高尔基体的参与
D.人体内所有细胞都具有增殖能力
10.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
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11.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2.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AaBBCc C.Aa D.Yyrr
13.下列各对基因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兔的粗毛基因和短毛基因
B.人的身高基因和肥胖基因
C.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对应的正常基因
D.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白化病基因
14.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16.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
亲本为纯种的黄色非糯性和纯种的白色糯性杂交,F
2
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3/16
B.6/16
C.9/16
D.10/16
17.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B.1:1C.1:2:1D.9:3:3:1
18.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A.X R X R×X r Y B.X r X r×X R Y C.X R X r×X r Y D.X R X r×X R Y
19.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雌雄配子结合方式、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A.8、1/4B.16、1/8C.16、1/16D.8、0
20.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夫妇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已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A.1/9B.4/9C.1/4D.2/3
21.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
交,F
1都表现为黄色圆粒,F
1
自交得F
2
,F
2
有四种表现型,如果继续将F
2
中全部杂合的黄色圆粒种子播种后进行
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25:15:15:9B.25:5:5:1
C.21:5:5:1D.16:4:4:1
22.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需在花粉成熟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去除
C.杂交时,需在花粉成熟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3.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
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的肤色都是一样的.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子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数目分别有()
A.27,7B.16,9C.27,9D.16,7
24.某植株中,当两显性基因 Y、R 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
一株红花植株与yyRr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
A.1/9B.2/3C.2/9D.8/9
25.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患者(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
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26.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
碘液变棕色。
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l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
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9:3:3: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7.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
1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28.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 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
推测双亲的遗传因子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29.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 F1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产生 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F3中灰身与
黑身果蝇比例为()
A.3:1
B.5:1
C.8:1
D.9:1
3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现象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31.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
32.四分体是指()
A.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
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
33.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
甲
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
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与之交
配的猫应选择()
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
34.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有误的是()
A.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B.间期复制后,每个细胞有适度生长,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变
C.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的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3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
B.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
C.染色体和纺锤丝消失
D.植物细胞中出现细胞板
36.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二、综合题
1.图是同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含有__________个四分体。
(2)图C处于__________期,含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3)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字母)。
(4)图B处于_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XY XX XXY XO
(1)果蝇与人相似,均属于型性别决定。
右表列出人、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
由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填“人”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
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
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问:
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雄。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其比例为。
(3)有一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
1
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
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和染色体上(如果在
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
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
3.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B、b)等相对性状。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
1
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窄叶植物的基因型为。
(2)现有纯合宽叶抗病和纯合窄叶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
1自交,F
2
有宽叶抗病、宽叶不抗病、窄叶抗病和
窄叶不抗病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
②若F
中的窄叶抗病植株与杂合宽叶不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其中宽叶抗2
病植株占后代总数的。
河北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悬浮液培养胡萝卜单个细胞可形成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形成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①胡萝卜单个细胞发育成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①正确;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因为种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多细胞的胚,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胚已经是一个幼小植物的原始雏形了。
其结构分为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个部分。
四个部分中,胚芽将来发育成地上部分的茎和叶、子叶提供营养、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的结合部分、胚根发育成植物的主根。
当种子萌发形成植株时,实际上只是植物个体发育的一段而已。
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②错误;③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③正确。
综上所述,B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全能性
【名师点睛】细胞全能性的知识总结:
1.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基因,都有发育成个体所必需的全套遗传信息。
2.特点:①分化程度的高低与全能性大小成反比;②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大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③全能性从大到
小依次是:受精卵、配子、体细胞。
3.结果:形成完整个体。
4.易错点: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着分化程度的升高,全能性降低,但是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故动物细胞核移
植技术获得克隆动物的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由细胞发育成个体,而发育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发育成组织或器官,如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以发育成成年动物的任何一种组织。
2.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变化,下列对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
B.CD段始终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1
【答案】C
期(DNA 【解析】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G
1
期(DNA合成后期),分裂期被人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A.从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
2
图中曲线分析可知,AB段属于G
期,BC段是S期,进行DNA复制,复制结束出现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
1
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
核仁和核膜在前期解体消失,在末期重现,B错B.CD段包括细胞分裂间期的G
2
误;C.每个动物体细胞含有一组中心粒,在进行细胞有丝分裂时,这组中心粒在间期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故
CD段含有两组中心粒,C正确;D.原来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染色单体,进入后期之后,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故DE段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0,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的特点
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它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此,包括分裂间期
1.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的特点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
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段。
2.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同时,核仁解体,核摸消失,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从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二。
3.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C.N和Q/2D.N/2和Q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从前期开始,由于分裂前期DNA和染色体已经复制,但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开,
数目没有加倍,因此前期和中期细胞内DNA数是体细胞的两倍,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故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2,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DNA数、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以植物细胞为例,设体
细胞有染色体2对):
44488―→4
4.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
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DE段是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BC段是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CD段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C错误;D.一个细胞周期应包含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可以用图中(BC+CD)或(DE+EF)表示,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5.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种类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A.细胞分化会改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不会改变细胞表面结构;细胞癌变才会导致细胞表面结构改变,如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会减少,使得细胞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A错误;B.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器的种类,但是可能会改变细胞器的数量,B错误;C.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C正确;D.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改变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的种类,仍然是DNA,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
【名师点睛】细胞分化的知识点总结
1.原因: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普遍性。
3.结果: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4.意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6.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细胞全能性升高
C.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答案】A
【解析】A.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控制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全套遗传信息,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正确;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会降低,B错误;C.幼小的植物体内会存在衰老的细胞,衰老的植物个体也会存在年轻的细胞,C错误;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坏死才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名师点睛】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坏死和癌变的比较
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的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产生子代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细胞癌变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加快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答案】B
【解析】A.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蓝细菌是原核细胞,A错误;B.正常细胞都会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造血干细胞是正常体细胞,B正确;C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如成纤维细胞是梭形的,癌变后变成球形;癌细胞的代谢速率加快,说明其水含量升高,C错误;D.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癌变
8.关于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且染色体组成相同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答案】D
【解析】A. a图是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b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错误;B.四分体是减数分裂联会过程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分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牵引后分别移向两极,b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四分体,c图是有丝分裂中期,没有四分体,B错误;C. c图有4条染色体,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d图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条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图中的b是均等分裂,故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雄性个体,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比较(以含2对同源染色体细胞为例)
1.图像比较
快速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判断方法:
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
②二看——先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
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9.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也随之加倍
B.真核细胞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有高尔基体的参与
D.人体内所有细胞都具有增殖能力
【答案】C
【解析】A.分裂间期每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2条染色单体,这2条染色单体都由同一个着丝点相连,所以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DNA数目加倍,A错误;B.真核细胞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B错误;C.高尔基体参与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形成,细胞板进一步形成细胞壁,C正确;D.人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增殖能力,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10.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
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答案】C
【解析】甲中的字母是A和a,乙中的字母是B和b,故该实验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甲、乙两个容器模拟的是两对非同源染色体,A错误;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代表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种类,B错误;C. 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D. 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必须相等,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性状分离比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实验的注意事项
1.选择小球大小要一致、质地要统一、抓摸时手感要相同,以避免人为误差。
2.选择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采用小桶或圆柱形容器,而不要采用方形容器,以便摇动小球时能充分混匀。
3.每个桶内两种字母的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如A、a的小球必须1:1,且每次抓出的两个小球必须统计后各自放
回各自的小桶,以保证机率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