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三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验收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沟长霞希望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
评估验收汇报材料
石道三小,又名登封市石道乡郭沟长霞希望小学,是一所定点小学。

位于登封市石道乡郭沟村,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1482m2,学校因发扬公安好民警任长霞精神并铸立长霞铜像而得名。

主要服务周边郭沟、苗庄、郝沟、范窑四个行政村和附近煤矿子弟。

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13名,其中中级职10人,初级职称3人;大专以上学历的7人,登封市级优秀教师5人,登封市级优质课教师3人。

全校共有6个教学班235名学生,90%的学生寄宿在校。

近年来,上级配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学校对老师进行了设备使用培训,同时不断深化课堂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素质提高和学校全面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乡质量检测中我校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多次获得乡“教学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登封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2011年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学校”;2013年我校被评为“登封市经典诵读示范校”。

2014年10月刚刚接受过“郑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2014年11月
28日又接受了“郑州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示范校”验收。

我校创建“行为规范示范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树一种理念,抓两条主线,变三种方式,选四个切点”。

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理念;抓住以感激教育活动为特色的育人工程,和以日常常规管理训练活动这两条主线;转变灌输教育为渗透教育的方式,转变单方面管理为全方位管理的方式,转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吸收的方式;选择感激教育、课堂教学、重大节日纪念日、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切入点。

下面就我校行为规范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是做好行为规范教育的基本保障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成立了行为规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层层分工,构成了德育工作的领导力量。

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和评价制度,如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德育管理工作评估制度等,始终围绕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大力
提倡“全员育人”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在日常行为的每个环节之中。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做好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
为建设一支强劲有力的德育队伍,我校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师行为十不准》,并积极开展师德承诺、宣誓等活动,严格制定了《师德评价体系》,为做好德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全体教师明确德育目标,把德育有机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而且,定期召开教师培训,在实践中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

班主任每年至少写10篇教育叙事,每学年必须研究一位当前教育名人,读一本有关名人的教育工作者名著,写一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的论文,在网上与各位专家及老师交流评议。

三、遵循科学的操作流程,做好德育常规工作和特色工作
(一)常规工作
1、以少先队工作为基础,严抓组织制度建设
认真制执行班级卫生、纪律流动红旗评比制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制度、校园值日、值周制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自主体验,快乐成长。

并按照“面向实际,严格管理,贵在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确实加强对班级工作的管理,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班级“五
个一”的训练,即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早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室内卫生和室外卫生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尊老爱幼,团结友善。

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2、以课堂为依托,渗透德育思想
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渗透是主要渠道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德育科开展的“全程育人”工程,注重课堂渗透及课间占有。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3、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学期,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通过学守则、学规范建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和行为规范学习班等活动,规范了学生行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遵章守纪的习惯,学生的一日常规得到了强化,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起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4、适时举行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良好品质。

只2013年下半年我们就举行各种活动20多次,大大丰
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助推了教育教学的大幅提升。

9月11日—9月17日,我们开展了“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9月17日,我们举行了“共话中秋节同抒一片情”诗歌朗诵会;9月27日,我们组织了“国庆同欢乐赛场竞风流”队列体操歌咏比赛;10月8日,成功进行了“加强消防演练确保师生安全”消防疏散演练,10月12日,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10月28日,进行了全校学生作业展评;我们坚持了“读好经典写好汉字”系列活动,我们认真组织收看《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

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活动中发挥着自己的潜能,感受着集体的温暖。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展示才华,张扬个性。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能力。

(二)、特色工作:感激教育
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努力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打造自己的德育工作品牌,以感激教育为特色项目,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实施:
第一、以国学经典进校园,规范书写进课堂为切入点,努力打造规范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每天早上有固定40分钟的读经典时间,每天下午最后一节是写经典时间。

每周升旗有经典专项展示,我们基本上
是天天有背诵,周周有展示,月月有活动。

我们非常重视墙体文化建设,看看我们的黑板报,图文并茂,栩栩如生。

我们还开设有书法社团,定期给孩子们上书法课,我们现在教室外面就有学生的书法习作展示。

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激发了学生读书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深刻体验幸福之源
为了使学生从实践生活中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随时随地把握教育时机,使感激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

第三、让感激教育进一步升华
在学校开展的“感激未来、憧憬美好明天”的演讲比赛中,学生们把自己在感激教育活动中发生的故事、内心的感受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使全校师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体验。

通过深入开展感激教育,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感激,做到了讲文明、懂礼仪、爱父母、敬师长、守秩序、护环境。

从而认识到了如何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第四、考核评价
结合感激教育,我们制定了评价手册,根据每月训练内容,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多元
评价方式,最终评选出感激之星。

不仅对学生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更是一种自我的肯定与鼓励。

四、开展德育科研活动,用教育的科学研究科学的教育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行为规范教育工作已初见成效:
(1)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教师爱益匪浅,全体教师从此次活动中真正认识到了遵规从教是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能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从教、廉洁自律,他们学在前,做在前,严谨治学,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行为规范教育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是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课间纪律得到了加强,乱扔废弃物的现象减少了,校园乱窜现象没有了,值得欣慰的是校内打架、骂人的现象没有了,如果你走进我们校园,我们的学生会彬彬有礼的跟你打招呼问好,我校有几个智障儿童,他们行动怪异,甚至不知羞耻的流着鼻子,踢啦着鞋子,掉着裤子,同学们不是围观嘲笑,而是劝告和帮助。

残疾学生郭心爱,吃饭有人端,行动有人扶。

五年级的一个学生,脸部烧伤,做了手术,不能招风,全班学生轮流为他打水盛饭一月之久。

整个校园被一股浓浓的爱包围,校园的和谐温暖也催生着好行为的养成,好品质的塑造。

二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开展荣辱观教育,感激教育,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在学校形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的习惯。

课堂秩序稳定,无乱班,学习主动积极,兴趣浓厚。

三是强化了学生思想,学生们思想境界明显提升,在日常小事中,环保的志愿者多了,收集废纸、废瓶的同学随处可见,拾金不昧的多了,一学期学生拣到现金10余次共300多元,助人为乐的多了犯错误的少了,劣迹学生不见了,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人生的目标明确了,立志成才的决心坚定了,为将来自强不息报效祖国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行为规范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学校实际,开拓进取,大胆实践,一如既往地继续探讨新形势下,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