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相关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转基因农产品与贸易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现状、我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担忧以及目前我国在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进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如何进行转基因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管理。

Abstract:Pres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genetically modifi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n our country public safety concerns and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n the impor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ty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how to do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od safety 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转基因农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科技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那么何为转基因农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形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即是人们常说的基因技术,将这种技术运用于农作物上就是转基因农产品了。

一、人们对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认知
转基因食品由于是新生农产品,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人们对它的安全性必将产生担忧。

于是逐步形成了支持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支持方认为转基因农产品的产量比传统农作物高,可以减少食品生产的投人,有助于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间题;转基因农产品具有抗病虫害特性,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有益于环境的保护;转基因农产品的问世可以增加食物品种,使食物更加可口。

另一方的观点是转基因农产品是不同物种的基因相互融合,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引起生物学上的混乱;转基因农产品可能存在毒性问题,它对人体的长期影响难以确定;一些人对转基因农产品存在过敏反应;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作用、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对环境的威胁等问题还未得到证实或解决;一些实验和事实已经表明了转基因农产品的负面影响。

转基因农产品作为新兴农产品,其自身安全性能还要通过提升科技检测手段和经过时间
检验。

本着对国民食品安全负责的态度,必须在转基因农产品进口上严把关。

二、国际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现状
近十余年来,随着基因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植物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

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

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

随着转基因农作物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额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据统计,1995 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销售额为7 500 万美元,2009 年达到83亿美元,14 年增长了近109. 67 倍。

1996 - 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生产经营的经济获利累计约440 亿美元。

有学者预测到
2025 年美国转基因农产品的市场贸易总额将达到25 200 亿美元。

由此可见,转基因农产品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各主要农产品贸易国都对转基因食品的国际贸易采取了不同立场,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国际贸易争端不可避免。

最明显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开放主义”与欧盟为主的“抵制派”的对抗。

美国政府主张转基因农产品在生产、流通中不给予任何限制,不人为划分消费食品是否属于转基因种类,基因改造农产品毋须用标签注明,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对转基因食品施加贸易壁垒。

但是在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美国政府规定当事人必须取得农业部的许可。

美国对转基因农产品在进口环节的标识也有特殊要求:通过邮寄进口的,必须在外包装上明确标识下列内容----转基因农产品的主要自然属性和数量,研究、生产、培育、加工的国家和地区,承运者、所有者的名称和地址,进口许可证书的编号;通过其他方式进口的,还必须标识接收者的姓名、地址和电话;所有的转基因农产品在离开出口地直到进口美国前,必须附具标明该产品主要属性的发票和包装清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倡导的“无限制、无标识”是针对他本国出口给其他国家,自己进口依旧有很严格的标准。

这一行为类似于“此贸易规则解释权归美国所有”。

欧盟对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持谨慎态度,要求在其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产品加贴标签,提醒消费者可能存在风险,强调世贸组织成员国应有权采取预防性措施,主张制订有关生物标签的多边规则。

欧盟自1998年实行对生物工程类农产品推迟审批的非正式贸易限制,对任何有可能存在的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基本上采取抵制行为。

受此影响,中国、西班牙等农业出口国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其他国家面对转基因农产品虽未明言禁止,但是在没有证据显示基因食品是否有害的情况下,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此类国家以英国、俄罗斯为代表。

与欧盟近似,对转基因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的国家还包括韩国泰国等国家。

这些国家多为农产品贸易保护色彩比较浓的国家,转基因产品贸易限制除了安全方面的顾虑外,,以技术壁垒和进口许可制来抵抗外来农产品,提高本土农产品的竞争力,实际上这一方式已经成为对本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三、我国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现状
目前,与我国进行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欧盟、阿根廷等,其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是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当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农产品主要的进口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设置种种进口限制后,转基因农产品的种植大国将出口目标转向发展中国家,我国首当其冲,成为转基因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由于我国在2002年以前没有在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方面采取特定的规定和措施,所以转基因农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以低廉的成本冲击中国农产品市场。

目前数据显示,我国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以大豆、
玉米、油菜、棉花等为主,其中国内绝大多数大豆需求依靠进口完成。

四、转基因农产品进口贸易存在问题
我国转基因农产品贸易在与日俱增的需求量背景面前,存在些许不足:
1、政策法规多漏洞
出于对国民健康与环境考虑,大多数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进口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我国曾颁布过:《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

但是政策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和不明确的地方。

立法者与检测技术实施者沟通脱节,检测标准模糊;市面上流通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标识较为混乱,很多条例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导致一些国外公司向我国倾销转基因农产品而得不到合理规范和约束。

2、管理混乱
与要求严格的欧洲市场和完全开放的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市场相比,我国采取不禁止也不完全放宽的政策措施,初衷是好的,既解决了国内广大市场需求与自身农产品数量质量供应部协调的问题,同时亦不过分放宽市场,引起消费者恐慌与抵制。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政策较晚,政策与进口量不协调,导致农产品进口量得不到控制,冲击国内市场。

3、检测水平落后
由于转基因农产品先进技术多掌握在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手中,我国虽然对此设立检测手段和标准,但是由于起步晚,依然在检验上慢他国一拍,难以有效检验出转基因农产品真实质量。

五、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几点问题与不足,给出以下建议
1.完善政策法律法规:政策法律法规我国管理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制定时应当积极考察实情,确保制定的法规切合实际;同时加快进度,将转基因农产品写入法律执行,相比松散的法规,制定成法律后的相关规定必将更加有力地为市场提供支持与服务。

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

消费者拥有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转基因产品在越境转移时应当明确标识,应进一步完善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制度。

在制定后要坚决贯彻落实,不能沦为一纸空文。

2.建立进口预防性管理措施。

可以利用相关的国际协议来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政策法规,建立进口预防性管理措施。

可以效仿国外先进经验,在市场需求与消费者期望之间找出平衡折衷点。

3.提高转基因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水平。

中国应加大对检测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设立专项经费,提高转基因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水平。

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加强对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与国际权威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对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的检验检测方法,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与国际相接轨的检验检测技术。

4.积极扶持国内农业生产。

我国成为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大国,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农产品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通过税收等政策优惠,加快科技成果向商业应用转化以及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用我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填补国内缺口,减少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量,保护中国的食品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六、结束语
我国应高度重视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在看到生物技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要住规避其存在的风险。

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但相对于传统的农产品而言,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与未知的长期效应,其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的检验。

我国不可忽视其潜在的或已被证实的风险, 要对其长期可
能产生的效应、对子孙后代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充分的考虑。

目前,中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检测水平相对落后,而且在安全性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因此,加强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的安全性管理,对于保护中国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产品安全性、保障,提高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程涛.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研究[D].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士生论文,2005.
马述忠,黄祖辉.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初探[J].福建论坛,2001( 6) : 29 - 33.
王静.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调研世界,2004( 11) : 21 -22
魏蕾:我国转基因农产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农业新技术,2002,(1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