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空气》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2、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3、理解空气对生命和环境的重要性。

4、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难点
(1)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和改进。

三、知识梳理
(一)空气的成分
1、氮气(N₂)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78%,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2、氧气(O₂)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1%,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
吸的气体。

3、稀有气体
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等,
它们的含量很少,但都有各自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4、二氧化碳(CO₂)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0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5、其他气体和杂质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03%。

(二)空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3 克/升。

3、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的沸点为-1958℃,凝固点为-2184℃。

(三)空气的重要性
1、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

2、氮气可以用于食品防腐、灯泡填充等。

3、稀有气体在电光源、激光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四)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
(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止水夹、导管、烧杯。

(2)药品:红磷。

3、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

(2)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4、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1/5。

5、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6、误差分析
(1)测量结果小于 1/5 的原因:
①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

②装置漏气,使外界空气进入。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测量结果大于 1/5 的原因:
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太慢,使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②止水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B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D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C 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D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汽水
C 液态氧
D 水泥砂浆
五、课后拓展
1、查阅资料,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哪些,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思考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环境。

六、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物理性质、重要性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相关习题。

2、以“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