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
摘要: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管网设计尤为重要,然而所涉及到的排水环节
更是稳定城市环境的重点工作内容,尤其是当前阶段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
于城市内各种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相关市政部门要想进一步保证对于城市水
循环的利用,就必须要推进管网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就目前来看,虽然相关
政府部门投入了一定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但是管网系统的建设仍旧面临着一
系列的发展难题,相关的建设工作仍旧是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市政规划;给排水;管网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市政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有
很多影响因素,其中排水管道的施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近些年来城市规模的增
大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增加了难度,同时这部分的施工也成为行业关注的一个重点。
基于此,提升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市政部门应该加强对排
水管道施工技术的研究,针对施工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把握施工技术重点,从整
体提升市政建设质量。
1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关注点
在市政给排水施工的具体工作环节中,应密切关注的是验收和收尾的相关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施工单位要确保对于管线进行有效的试验。
同时,要派出专门的人员对于相关内容进行记录,设置有效措施,及时拆除管道
临时的盲板完成施工。
第二,针对供水系统以及循环系统运转模式和供应模式进
行优化。
要合理选择好水泵让其服务于实践,让两个系统能够正常同时的进行工作。
第三,要针对于铸铁的管道以及非铸铁的管道进行有效的实验。
进而,能够
确保排水的管网实现合格化的验证。
要保证管网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的通透性,
保证管道的畅通性。
要保证邻近管网的同时运作,进而实现施工中的目标。
第四,要对于循环的水管进行安全的防护措施,不能够允许个人或者是未经允许的人员
靠近管道或者是随意地维修拆解管道。
应密切的关注上述内容,完成相关工作,
才会让市政给排水的施工成效得到凸显。
2市政给排水管网施工问题
2.1施工方案问题
管网施工质量,会受到技术人员的能力影响。
开展管网工程施工时,技术人
员要做好前期技术交底工作,维护工程建设质量。
施工人员明确管网设计图纸、
标准规范、工艺要求、细节标注、设计理念等,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
通过
上述措施,可以保障管网工程质量。
但是在具体施工中,突发性因素对工程施工
的影响较大,会加剧施工方案执行偏差,出现偷工减料行为,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
2.2路基沉降问题
在管网工程施工中,路基沉降问题无法避免。
我国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大,地势起伏明显,高填方路基比较多。
施工企业在填筑路基时,多采用回填法。
施
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影响土质分布。
开展管网工程时,地基内部石块、土质的影
响大。
在落实顶管设计方案时,管网上方产生空洞问题。
如果施工企业未及时回
填空洞区域,则会对道路安全性造成影响。
2.3基础不均匀沉降
管网工程施工期间,采用人工控制方式提升沟槽挖掘准确度,多数施工企业
依赖机械设备,从而提升施工工艺的精确度,但却忽视了人工操作优势,加大管
网工程的偏差。
其一,开发局部地基时,会影响地质结构;其二,机械设备选用
不合理,则会造成管道基础不均匀沉降。
比如在雨水天气下施工时,注重沟槽回填,避免雨水侵蚀沟槽内部,引发安全事故。
施工期间,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各
环节工程质量管控,对回填施工质量的认知不足,严重影响管网工程施工质量。
3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策略
3.1合理开展排放设计
工程雨水管道排放设计过程中,应对城市自然地形的坡度加以利用,遵循就
近排放原则,计算出最短的排放距离,尽可能将雨水管道设计成自流排放方式,
如此可节约工程成本,并可设计一个集中式的出水口,方便后期对排水水质情况
进行监测。
由于工程路幅宽度相对较窄,人行道空间需优先布置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等浅埋的市政管线,雨水干管铺设于机动车道的下方,但检查井井盖的
位置要避开车辆车轮轨迹线。
雨水口连接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5m,且坡度应大于1%。
为了方便维护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为确保车行道下雨水口连接管管顶覆
土厚度大于0.7m,需将雨水口连接管埋设的起始深度设置为1m,埋设终端的深
度以1.25m为宜,如此可降低雨水口埋深,并减少连接管长度,可为机动车道外
侧其它管道埋设留有空间。
设计排水管时,应加固设计车道上的检查井井圈,选
用具有噪音消除功能的球铁重型井盖座。
3.2做好节能设计
(1)节能雨水系统。
在整个雨水管道工程体系中做好雨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雨水系统模块所呈现的节能特征更加的显著,相关单位在具
体负责工程的过程中,需从节能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
然
后有效地将雨水的收集与调蓄运用到具体的方案设计当中,从而呈现出良好的雨
水处理功能优势。
在针对这一系统进行设计时,相关单位需做好全面性的调研工作,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具体的降水情况。
然后以此为依据就雨水的排水系
统进行优化设置,对管道的数量以及整体的布局进行科学地优化。
(2)节能污
水系统。
污水处理是给排水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功能模块组成要素之一,在整个工
程实践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从污水的角度出发就具体的作业方案以及整体
的布局进行优化。
这样能够保证所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与城市的排污需求具有
较强的契合性。
在进行污水系统设置的过程中,需遵循分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置。
并强调污水循环利用的战略原则,科学的构建污水集中处理装置。
并通过循环技
术的规范运用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从而实现循环水体系的科学构建,降低水资
源的浪费以及控制污染的范围。
(3)节能给水系统。
在整个供水工程设计规划
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重点关注系统本身供水功能的有效发挥。
并结合新时期的
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科学的节能技术,然后运用到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当中。
首先,加强对重力供水、循环供水、循序供水系统等相对节能技术的合理规划。
明
确不同技术所呈现的功能优势以及具体的适用范围,然后结合当地的给水工程的建设要求进行科学的检测。
不仅如此,还需重点加强新能源支撑的工程技术体系有效开发与构建,通过能源的转化来为给水提供一定的动力支持。
3.3统筹规划设计给排水系统
设计管线网络系统时,需要做到其与城市整体规划深度结合,并应做好与其他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设计时需充分协调排水管网与上下游管道的高程衔接,不但要能顺畅的排入下游管线,还应按规划预留上游管线接入的条件,根据城市规划发展情况,结合市政施工状况,合理确定覆土厚度,防止厚度设计过大。
可事先做好管线施工深度计算,防止施工深度过大导致给水管道及排水系统被干扰而使其安全运行受到影响。
雨水管道高程还应适当考虑接收电力通信检查井引排而来的积水的可能。
雨水管道平面布置上还应在给水管道排泥湿井附近设置雨水口或检查井,方便接收排泥湿井的废水。
结语
在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城市的不断发展视角下,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会带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优化给排水施工工作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需求,让社会发展进程下的民生问题得到快速地解决。
参考文献
[1]韩猛.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0):45-46.
[2]李晓峰,韩进军,李明明.市政和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J].居舍,2022(27):136.
[3]胡冬冬.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现状及改进提升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2(36):98.
[4]周焱辉.浅析如何提高市政排水设计合理性[J].中华建设,2022(2):116-117.
[5]周超,许重阳.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17):146.
[6]马昭煜.探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控制[J].四川水
泥,2021(0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