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过秦论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2024/3/26
第一句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威武之势,通过"振长策"、"吞二周"、"履至尊"、"执敲扑"等动作,展现了秦始皇的霸气和强势。
第三句则揭示了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包括废除先王之道、焚书坑儒、毁坏名城、杀戮豪杰等,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弱民的目的,但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二句描述了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的历史事件,突出了秦朝在军事上的强大和对边疆的有效控制。
26
2024/3/26
从第一句中可以领悟到,一个强大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统揽全局、指挥若定的能力,同时也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句启示我们,在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同时也需要注重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发展。
虚词运用得当
虚词在古文中占有重要地位,《过秦论》中虚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句子更加流畅自然。
15
2024/3/26
04
CHAPTER
历史背景及影响分析
16
2024/3/26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出现。
《过秦论》对于后世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广泛地传颂和学习。
19
2024/3/26
05
CHAPTER
文章主题思想阐释
20
2024/3/26
贾谊通过《过秦论》一文,深刻阐述了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他认为,秦朝的灭亡是由于其政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只有通过政治改革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政治改革
06
CHAPTER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24
2024/3/26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主题思想比较
两篇文章都以史为鉴,探讨国家兴衰的原因。《六国论》着重从六国破灭的原因出发,阐述“弊在赂秦”的道理;而《过秦论》则通过对秦朝兴盛和灭亡的叙述,阐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
论证方法比较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论证、事实论证等法,但具体运用上有所不同。《六国论》以对比为主,通过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实力、策略等,揭示六国破灭的原因;而《过秦论》则更注重事实论证,通过详细叙述秦朝的历史事实来支撑其论点。
过秦论课件
1
2024/3/26
目录
引言文章结构与内容概述语言文字特点与修辞手法历史背景及影响分析文章主题思想阐释
2
2024/3/26
目录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知识拓展:相关文学作品比较阅读课堂互动环节
3
2024/3/26
01
CHAPTER
引言
4
2024/3/26
随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对《过秦论》等经典名篇的解读与教学需求逐渐增加。
CHAPTER
文章结构与内容概述
8
2024/3/26
通过叙述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引出全文的主题。
引言
分析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秦始皇的统治策略。
论述部分
总结秦朝的兴盛与衰败,提出作者的见解和警示。
结论
9
2024/3/26
引言部分
简述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
《楚辞·招魂》
30
2024/3/26
阅读《史记》中的其他相关篇章,如《陈涉世家》、《项羽本纪》等,了解秦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英雄人物事迹。
阅读唐代其他著名文人的作品,如韩愈、柳宗元等,了解他们对国家政治、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
阅读现代学者对秦朝历史的研究著作,如林剑鸣《秦史稿》、王子今《秦统一研究》等,深入了解秦朝历史和文化背景。
背景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过秦论》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目的
5
2024/3/26
政论文,具有深刻的政治见解和雄辩的说理艺术。
文章体裁
主要内容
艺术特色
通过对秦朝兴亡的论述,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安邦的策略。
采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33
2024/3/26
合理分组
明确讨论任务
鼓励自由发言
汇总小组意见
01
02
03
04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
老师应给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讨论任务,如分析秦朝的兴亡原因、评价秦始皇的功过等。
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应鼓励每个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应汇总成员的意见,形成统一的观点,并向全班汇报。
比喻
如“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通过排比手法列举四公子,增强气势。
排比
如“锄櫜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运用对偶手法使句子更加整齐美观。
对偶
14
2024/3/26
长短句结合
文章中既有长句铺陈,又有短句精悍,使文章节奏鲜明,富有变化。
善于用典
贾谊在《过秦论》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如“焚百家之言”、“隳名城”等,使文章更加含蓄深刻。
10
2024/3/26
论点一
论据二
论点三
论据三
论点二
论据一
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是因为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
秦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稳定;推行法治建设,社会秩序良好。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发展。军事力量强大,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
秦始皇的统治策略对秦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仁政主张
批判暴政
22
2024/3/26
启示后人
贾谊通过《过秦论》一文,旨在为后人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他希望后人能够从秦朝的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引以为戒
贾谊强调,秦朝的灭亡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后人应该引以为戒。他呼吁统治者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改进政治制度,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23
2024/3/26
秦始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注重军事建设,保卫国家安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误,如焚书坑儒、暴政等。
秦朝的衰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秦朝的衰败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暴政和民生疾苦所致。这也提醒后人要注重民生福祉、推行仁政。同时,秦朝的兴盛与衰败也表明了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治国理政能力密切相关。
11
2024/3/26
03
CHAPTER
语言文字特点与修辞手法
12
2024/3/26
简洁明快
古文以简洁为美,用词精准,表达力强。
典雅庄重
古文语言典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韵律和谐
古文注重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13
2024/3/26
如“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将秦国的强大比喻为挥鞭驾驭天下。
政治优势
阐述秦国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策略,如中央集权、法治建设等。
经济优势
分析秦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
军事优势
介绍秦国的军事力量和战争策略,以及其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作用。
秦始皇的统治
评价秦始皇的统治成就和失误,如推行一系列改革、焚书坑儒等。
结论部分
总结秦朝的兴盛与衰败,指出其历史教训和启示。
17
2024/3/26
秦国在战国初期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但后来逐渐崛起。
秦国的崛起离不开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明智的政治策略,如商鞅变法等。
秦国先后灭掉了其他六个诸侯国,实现了中国的首次统一。
18
2024/3/26
《过秦论》是中国古代一篇重要的政论文,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它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和主张。
03
02
01
6
2024/3/26
作者
贾谊,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具有远见卓识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时代背景
西汉初期,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政治腐败。贾谊针对时弊,积极上书言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的政治主张和文学才华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但最终因遭权贵排挤而抑郁而终。
7
2024/3/26
02
31
2024/3/26
08
CHAPTER
课堂互动环节
32
2024/3/26
03
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01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在课堂上,老师应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难点、疑点等方面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02
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应及时给予清晰的解答,消除学生的疑惑。
第三句则提醒我们,在治理国家时不能采取过于严厉或极端的措施,而应该注重民心和民生的保障,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也警示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谨慎。
27
2024/3/26
07
CHAPTER
知识拓展:相关文学作品比较阅读
28
2024/3/26
写作背景比较
两篇文章都写于国家动荡、政权更迭之际,作者都希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来为国家政治提供借鉴。
贾谊在文章中强调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重视民生,关注百姓的疾苦,以赢得民心。这也是他提出政治改革的重要出发点。
民本思想
21
2024/3/26
贾谊对秦朝的暴政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呼吁统治者要摒弃暴政,实行宽政。
在批判暴政的同时,贾谊提出了实行仁政的主张。他认为,仁政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34
2024/3/26
35
2024/3/26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36
2024/3/26
29
2024/3/26
1
2
3
唐代杜牧所作,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
《阿房宫赋》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及秦朝历史的详细记载,为我们了解秦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
屈原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命运的关切和对楚王的忠诚,同时也揭示了楚国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现实问题。